AI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若干年前还十分“前沿”的词汇,如今已越来越频繁地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大众广泛熟知和接受。在医疗领域,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又会指引向怎样的未来?2024年10月12日,以“守护健康·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在广东横琴盛大开幕,众多学者大咖齐聚盛会,共话呼吸健康新未来。此次大会举办期间,新华日报健康客户端专访了大会执行主席、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从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出发,畅谈手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在肺癌早期治疗中的应用优势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揭示了医工结合的重要意义与广阔前景。
手术机器人:提升肺癌早期治疗效果的“精准利器”
伴随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手术机器人必将成为临床医疗的重要帮手。访谈中,何建行教授强调了手术机器人在肺癌早期治疗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尽管消融技术是对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的一种有效替代,但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手术机器人相比传统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机器人能够大幅提高医生的操作精度,将误差控制在5毫米以内,并减少了手术中的多次穿刺操作。这一技术优势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在肺部手术中,这一点显得尤为关键。
何建行教授介绍说,目前手术机器人在精确穿刺方面的表现已经令人惊叹。医生手动穿刺时,经常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准确到位,而机器人能够在99%的情况下一次完成穿刺,这种稳定性大幅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此外,机器人还能按照预设计划避开血管,降低了术中出血的风险,从而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术机器人还将不断升级,实现更高效的人机协作。未来的目标是让手术变得像胃镜检查一样简单,让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快速恢复。
何建行教授同时强调,提高肺癌早期治疗效果,手术机器人也并非是唯一选项,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需要发展更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因此未来肺癌治疗将更加注重多技术融合,包括疫苗、靶向治疗、消融技术等,从而为每一位肺癌早期患者给出治疗方案的“最优解”,这其中的每一种技术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比如对一些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消融治疗同样是有效的选择,特别是针对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大规模手术的患者,当前肺癌消融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是由于肺部的空气量大,导致热传导不均匀,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未来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克服这些物理学上的难题,进一步优化消融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助力肺癌早期精准诊断的“智慧帮手”
精准治疗不可或缺的一个前提就是精准诊断,除了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AI技术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访谈中何建行教授介绍说,AI技术恰恰在精准诊断层面有着很大的用武之地。AI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赋能医疗领域,减轻医生的负担,提高医疗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通过CTAI加上血浆DNA的甲基化检测等手段,人工智能技术使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这一突破大幅提升了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减少了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同时他也强调,尽管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开发和使用仍需依赖人类的智慧,只有将人类的创造力与技术的进步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医疗领域的创新突破。
何建行教授进一步指出,AI技术不仅在诊断领域表现出色,也可以应用于治疗过程中,通过AI与手术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应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医工结合:推动医疗创新技术造福患者的“关键纽带”
专访中,何建行教授多次提到医工结合的重要性。他认为,医工紧密结合是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落地的关键所在。医生需要将临床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技术需求,而工程师则需要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实际的产品。这种跨领域的合作能够促进创新医疗装备的开发,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医疗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并且不断推动各方加强合作,采访中何建行教授强调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重要性。他指出,尽管我国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真正能够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并不多,往往是因为缺乏中间纽带的支持。这就需要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通过合规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能够造福患者的医疗产品。他同时指出,医生和工程师在各自领域内有着不同的专长,而企业则扮演了桥梁的角色,能够有效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通过这种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动医疗创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让医疗更加精准、高效、便捷,最终造福广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