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富,拿下港股今年最大IPO!

栗滴看商业 2024-09-14 03:14:56

港股年内最大IPO来了!

美的即将成为第二个“A+H”上市的白电巨头。

虽然2012年就已退居二线,82岁美的创始人何享健却并没有停下脚步。

他正带领超4000亿的美的集团向港股市场发起最后冲刺。

近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的集团”)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并披露了聆讯后招股书。

消息称,美的即将于9月17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目前正处于招股阶段。据香港《星岛日报》消息,美的目标在9月完成集资最多30亿美元(约合213亿元,233亿港元)的上市计划。

如果顺利完成上市,美的将成为今年首家募资超10亿美元的大型新股,并成为今年最大型的新股。

获得海内外资金的美的,或将进一步扩大千亿版图。

01

在中国家电行业,何享健绝对算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

1942年,何享健出生在广东顺德一个小渔村。

小时候的何享健吃了不少苦。父母为了让他能认识几个字,还是供他上完了小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读上几年书,何享健强过不少同龄段的孩子。

但小学一毕业,何享健不得不辍学,开始在家务农。

从工厂学徒到工人再到公社街道干部,25岁之前的何享健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直到1968年,不甘于平淡生活的何享健带领23位居民,以借款方式每人出资50元,再多方想办法凑出5000元,创办了“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

在那个动辄被批被斗的特殊年代,这种归属于集体经济但又游离于计划体制之外的灰色地带,随时都可能被迫关门,受到处分。

可见,年轻时的何享健,不仅胆子大而且非常有魄力。

工厂成立之初,他用沥青纸搭建起20多平的小作坊。从只能回收废弃塑料到加工生产塑料瓶盖到生产皮球,“生产组”尝试各种小玩具的加工制作。

十余年间,为了糊口何享健没日没夜地穿梭在县城的大街小巷。

尽管生意异常艰难,但总算是解决了生计问题。

1973年,何享健迎来了一个大的转机。

当年,国家开展民生工程,一批汽车配件订单落在了顺德。此时的何享健,正在为塑料生意的停滞不前而发愁。听到这个消息的他,果断将塑料品生产线改进成金属制品生产线,工厂也由“街办塑料制品生产组”更名为“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拿下了一大批订单。

在积累资本后,何享健开始引进设备,扩大生产产能。原本十余人的工厂慢慢发展成了百人团队。

到了1977年,工厂已经实现年产值24.4万元,利润达2.6万元。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可以说是中国发展的分水岭。中国整体经济随着改革的号角悄然发生变化。

随着国门的开放,彩电、洗衣机、电冰箱被引进国内,也成为当时最为抢手的“三大件”。

何享健经过一番市场研究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进入家电行业。

1980年,何享健顺利“拿下”广州第二电器厂,成为当时风靡全国的“钻石”牌风扇的配件供应商。

经历三年的摸索,开始尝试自己组装创建自主品牌。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何享健做得风生水起,美的电风扇一经上市就创下了年销售额300万元的佳绩。

1985年,工厂正式更名为“顺德县美的风扇厂”。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美的正式进军家电行业。

有了资金的美的,收购了一家经营不善的空调生产线,成立美的空调设备厂,引入一批高技术人才,并着手开始了空调的组装生产。

1988年,随着美的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大批产品涌入国际市场,优质的品质、低廉的价格,使得美的迅速崛起,高达810万美元的出口创汇,让它成为顺德十家超亿元企业之一。

02

如果说,美的的异军突起是踩着改革的风口,那么美的能从众多品牌脱颖而,成为一家千亿巨头绝对离不开何享健远见和决策。

1992年,国务院决定选择少数上海、深圳以外的优质股份公司到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

当时的资本市场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不少企业不愿冒险,在陌生的资本市场面前选择了观望。

但何享健却主动争取把美的作为股份制产权改革的“试验田”。

在何享健看来,“美的规模小,资产只有五六亿元,办好企业首先要引进好的机制!股份制改造能使企业更加规范,通过上市可以获得融资,有了资金,有了好的机制,企业何愁不能发展?”

就这样,美的抢先一步走上了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1993年,美的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第一家乡镇上市企业。

1996年,家电行业爆发了一场巨头厮杀大战。

伴随着激烈的竞争,美的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美的空调从行业前三下滑至第七。

残酷的竞争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期间,一度有传闻称”因效益不佳的美的将要被科龙兼并”的消息在顺德传播开来,闹的满城风雨。

为了摆脱困境,何享健开始引入了松下的事业部制,开始推动美的进行大刀阔斧改革。

以产品为中心,何享健将美的分成了空调、风扇为代表的五个事业部,各事业部独立运营,独立核算。

何享健自己下放权力,并建立了股东、董事会、经营团队“三权分立”的经营模式,

为此,美的特地制定出长达70多页的《分权手册》,权利和责任清晰划分,事业部高度自治,负责人甚至可以自行组织团队。

1997年的改革,对美的来说可谓是“刮骨疗毒”,多位跟随何享健鞍前马后的老将被劝退,90%的老销售被更换,取而代之的是50多位职业经理人和150多名大学生。

能者上,庸者下,是何享健的用人标准。就是在这个时期,现任美的掌舵人方洪波被破格提拔。

至今,美的内部仍流传一句名言——“宁可容忍一个亿的投资失误,也绝不容忍机制的弱化和衰退。”

在经历一年多的内部改革,1998年美的销售额就翻了一倍,达到50亿。之后四年,美的营收一路突破百亿大关。

03

何享健不止一次表达:“美的集团从来不是家族企业。”

早早建立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以及何享健“任人唯贤”的伯乐眼光,美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被称为家电行业的“黄埔军校”,何享健也被称为“穿着西装的刘备”。

2010年,美的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广东民营企业之首。

在完成这一目标的两年后,何享健终于开始着手卸下重担。

2012年,何享健将掌舵权传给了一手提拔起来的方洪波。

将一家千亿级别的民营企业竟然不是传给自己的子女,反而是交给了一个职业经理人。

这一举动,震撼了整个民营界,这也在国内民营史上,从未有过。

但是,在何享健看来“一个公司如果要公开、公正、透明、规范,家族管理难以做到”。

何享健一直期望美的能像欧美的大企业那样,经营上即使没有大股东参与,也能健康运作:“到一定时候,我连董事会都可以不参加。”

何享健也在卸任时说,不再参与日常经营,但会以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身份,继续关心、关注和全力支持美的电器的发展”。

方洪波也没让何享健失望。2017年,美的营业收入超2419亿,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变成了3434亿,带领美的冲上了行业前三的位置。

截至目前,何享健仍是美的集团大股东,直接或间接持有约30%的股份。

何享健之子何剑锋虽未接班却在公司一直担任董事。就在今年,何剑锋似乎也退出了董事行列。

据6月14日,美的集团发布了董事会选举公告显示,过去的12年里,一直担任集团董事的何剑锋,没有出现在最新的候选名单里。

但何剑锋也有自己的事业。目前,他还间接控制了4家上市公司,包括美的置业、盈峰环境、百纳千成和顾家家居。

退下来的何享健也没闲着,2013年,他捐出4亿人民币,创立了“广东省何享健慈善基金会”。三年后,又拿出1亿股的股票和20亿现金,折合人民币60多亿,用于精准扶贫、教育和养老等。

尽管选择了退居幕后,但何享健的影响和对企业的战略决策,从未真正离开。

在美的关键时刻,总能看到何享健的身影。如2021年,美的股价出现波动,为了稳定股价,何享健亲自出马,拟拿出不低于8亿的真金白银,增持自家股票提振市场信心。

2023年胡润百富榜,何享健以2000亿财富排名第八位。

如今,美的在港冲刺IPO关键时刻,何享健势必不会成为一位旁观者。

如果美的顺利在港完成上市,将是何享健个人传奇的延续。也会为美的在全球化拓展布局增添助推新动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