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刘备入川的详细过程,看庞统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熠彤说历史 2023-02-17 18:41:07

我们观察一个人,可以看他完整地做一件事。庞统随刘备入川三年多,足够看清他的优缺点。

说服刘备入川

210年十二月,周瑜病死于巴丘(今岳阳市)。被他重用的南郡功曹庞统,约于211年初左右加入刘备集团。

211年三月,曹操命令在长安的司隶校尉钟繇准备攻打张鲁,刘璋担心下一个就轮到自己,非常恐惧。

还好曹操此举引起了马超、韩遂等(潼)关西诸侯的不满,联合起兵与曹操大军对峙于潼关。

益州别驾张松抓住机会,劝刘璋趁曹操与马超大战,迎刘备入蜀,抢先攻取张鲁的汉中,凭险抵御曹操。

于是刘璋派军议校尉法正领四千人马,再次到荆州,迎接刘备入川。

(张松劝刘璋请刘备讨伐张鲁)

法正一直负责刘璋与刘备的联络工作,因在刘璋手下不能一展才华,与好友张松早就希望奉刘备为主。

法正到荆州后悄悄劝刘备:“内有张松响应,趁现在刘璋邀请西取益州,可成大业。”(《三国志·法正传》)

刘备犹豫不决,荆州治中兼军师中郎将庞统,陈述荆州目前的劣势,向刘备阐明取益州的必要性:

“荆州遭遇几年来的大战,已经田宅荒芜残破,人才凋零。现在东边的孙权、北边的曹操都比我们强大,仅凭荆州是无法实现三足鼎立的设想的。应该趁这个机会取富庶的益州,才能实现主公您的理想。”

刘备还是犹豫,说:

“曹操是我的敌人,我只有在他做得不好的地方反着来,才能得人心啊!现在要我因小利而失去大信义,这不划算!”

(刘备不愿失去信义)

庞统又劝道:

“乱世之中,权变之时,主公不能死守信条而错失良机!兼并弱国攻打失民心者,这是古时候五伯所为,并不失大义。虽是通过背叛的方式取得益州,但只要取得后用心治理百姓,封给刘璋大片土地,报之以义,又有什么失信呢?何况现在我们不取,刘璋终将被曹操或者孙权所取。”

庞统的思维是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刘备被其说服。(裴注《三国志·庞统传》引《九州春秋》)

于是刘备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主力留守荆州,带庞统、黄忠、魏延等及两万步兵,随法正沿长江逆流入川。

刚加入刘备集团两三个月,庞统便踏上了去益州之路,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场征程,也是唯一的一场。助刘备取益州仿佛是他人生的使命和宿命。

他的弟弟庞林等追随者也随军同往。(裴注《三国志·庞统传》引《襄阳记》)

涪县谋刘璋

刘备军沿长江西上进入益州境内,刘璋让沿途郡县给予刘备军无计其数的补充物资,刘备军就像是回家了一般。

抵达江州(今重庆主城)北后,刘备的船队驶入垫江水,在广汉郡的涪县(今四川省绵阳市)上岸,距离成都只有三百六十里。(《三国志·刘二牧传》)

(刘备从荆州抵达涪县)

一路上,庞统和周瑜制定的取蜀方案(合集有专文解析)用不上,张松、法正为刘备画的西川地图山川处所(裴注《三国志·先主传》引《吴书》)也暂时只起到旅游指南的作用。

刘璋率步骑三万人,带着充足的物资车队,浩浩荡荡地也来到涪县与刘备相会。

车队车辆上都悬挂着鲜艳的帷幄,在阳光下耀眼夺目。(《三国志·刘二牧传》)

张松事先就传信给在刘备军中的法正,让他劝刘备在会面时袭击刘璋,刘备觉得太仓促拒绝了。(《三国志·先主传》)

庞统就再劝刘备:

“只要在会面时捉住刘璋,就可以不用兵,便可坐拥一州。”(《三国志·庞统传》)

看上去庞统和法正说的一样,为什么要再劝刘备呢?原因在于庞统比此时的法正更懂刘备。

他劝刘备不是袭击刘璋,而是捉住;然后让益州百姓不遭受兵灾之苦,取得益州,这是能让宣扬“仁”的刘备更动心的。

(刘备与刘璋涪县会面)

作为谋士如果不能把好的建议,以主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被采纳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郭图话术水平很高,袁绍总是能采纳;而沮授更有远见,说的话却说不到袁绍心坎上,屡次献计不能被用一样。

虽然刘备仍然也没听从庞统的这个建议,他认为初到益州恩信尚未建立,即便这样得了益州也难以平定治理。(《三国志·庞统传》)

但我们可以看到,庞统跟刘备短短时间,便能总把话说到刘备内心深处,这就是他作为谋士能力之高的一个表现。

献取成都三策

在涪县,刘备、刘璋两军高度交往,欢宴了百多天,也就是三四个月之久。(《三国志·刘二牧传》)

刘璋又拨给刘备兵马和大量物资,这才让刘备去攻打张鲁,并且兼驻扎在白水县白水关一带的边防军也交给刘备他指挥。

此时刘备已拥有三万多兵马,军械钱粮等物资十分充足。(《三国志·先主传》)

刘璋怎么不留刘备过完年再去打仗呢?这老哥真是太实诚了。

刘璋回成都,刘备也动身到了广汉郡葭萌县(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石盘村土基坝)。

(刘备从涪县到葭萌县)

在这里,刘备并不去讨伐张鲁,而是只顾着广施恩惠,收买人心。

一晃时间过了一年,到了212年十月,曹操潼关之战打败了马超等关西诸侯,现在又已往东到濡须征讨孙权。

冬十二月,星孛于五诸侯。--《后汉书·孝献帝纪》

“五诸侯”即五诸侯星官,指天庭的五位地方诸侯。这就说五诸侯星旁边出现了异星,预示人间的诸侯将有难。

不知道庞统会不会夜观星象,反正就在这时候他向刘备献上了取成都三策:

现在悄悄挑选精兵,直袭成都。刘璋不懂军事,又一直没有防备,大军突然一出现,可一举而定。这是上策。

驻守白水关的杨怀、高沛是刘璋手下的名将,都手握重兵据守险关。听说他们好几次上书刘璋,请求将我们打发回荆州。

将军您可以派人去告诉他俩,说荆州有紧急情况,要回去救,让全军整理行装,装作要撤军的样子。

他们俩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希望我们回去,一定会没有防备来见您,您就趁机把他们拿下,然后兼并他们的军队,再向成都进攻。这是中策。

我们撤到三峡口的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内),背靠荆州,大军慢慢攻打益州。这是下策。

(庞统取成都三策路线图)

反正庞统有周瑜取蜀的详细方案,并且刘备手上有西川山川处所地图,从白帝城从头再来也是可以的。

但若刘备真选了下策,庞统真敢跳起来骂刘备是扶不起来的那谁。

庞统献出这下策主要起个对比铺垫的作用,主公您若上中策不选的话,就看这个下策您受不受得了。

而他的上策,也不是没有可行性。但是在一生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刘备眼里,战争形势波云诡谲,哪有那么多依照计划走的。

如果战争都能按战前的计划发展,我老刘这辈子就不会落个“跑路将军”的名号了。

而且现在毕竟是孤军深陷益州,没有试错的机会,要把败后的事情提前考虑到,还是稳妥点好。

庞统在刘备眼里,只不过是个容易年轻冲动,从没经历过战场挫败的的天才小伙。庞统你有非常好的、新奇的智谋建议,但拿主意还是要老年人我自己来!

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而且一点都不伤小年轻的自尊。

(郑度建议坚壁清野区域)

后来益州从事郑度,建议刘璋把巴西(益州巴郡西部)、梓潼县的老百姓全部迁走,将涪水以西刘备的进军路线所在区域粮草全部烧毁,深沟高垒、坚壁清野阻挡刘备。(《三国志·法正传》)

刘璋手下也是有人才的。

刘璋之子刘循坚守雒城一年,也是有顽抗之士的。

庞统认为的上策,也许并不是真的上策!

宴会与刘备吵架

定好执行中策后,刘备给刘璋写信,说要回去救孙权了,如果不去救,曹操打完孙权就会攻打荆州,打完荆州就会来攻打益州,这是比现在征讨张鲁更急迫的事,要求刘璋给他增拨兵马和物资。

刘璋心里肯定不舒服,按他的要求拨了减半还少一点。不过刘璋真的算是好人了!

刘备就在葭萌借此激励士气,说刘璋小气啊,我们来帮他,他还对我们这么吝啬。(《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激励士气)

成都的张松以为刘备真要回去,就给在刘备军中的法正写信,劝刘备不要回去。

张松的哥哥张肃此时担任的职位很敏感,正是葭萌、涪城所在的广汉郡太守(驻雒城),怕受牵就连告发了张松。

张松被斩,然后刘璋发出文书给各关隘,不许再放刘备军马通行。(《三国志·先主传》)

事情败露,彻底翻脸了!

刘备依照庞统的中策,召来白水的杨怀、高沛杀掉。

然后一边派黄忠、卓膺带主力南下向成都进军,一边亲自领兵北上进驻白水关,吞并了白水兵,然后南下与黄忠会合,向涪城进军。(《三国志·先主传》)

郑度此时让刘璋献坚壁清野之计,刘璋不忍让百姓受苦没有答应。(《三国志·法正传》)

213年五月,刘备与黄忠、卓膺顺利进军到涪县,占据了涪城。

(刘备占据涪城)

刘璋派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各路人马,集结到涪县以阻挡刘备军继续南下。(《三国志·先主传》)

结果老黄忠常常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勇毅冠绝三军(《三国志·黄忠传》),刘璋各路人马全部败退到绵竹(今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以北),吴懿投降(《三国志·杨戏传》)。

在涪城打了大胜仗,刘备就举办大型宴会为诸将庆功。

刘备对庞统说:“今天真高兴啊!”

庞统道:“讨伐诸侯之国觉得高兴,这不是仁者之师该做的事!”

刘备酒喝高了,听后怒道:

“周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他不是仁者之师吗?你说得不对,赶紧出去!”

庞统“逡巡引退”,就是动作很快,倏地一下站起来就出去了,明显也生了气。

不一会儿,刘备后悔了,请庞统回来。

庞统回到宴席,坐回原位,也不向刘备道个歉啥的,只管在那里吃吃喝喝。

(庞统和刘备犟)

刘备就主动打破僵局,对他说:

“小庞啊,刚才我们的争论,究竟谁错了啊?”

庞统回答说:“都有错!”

刘备并不介意这年轻人的犟脾气,听后哈哈大笑,于是宴会气氛才恢复如初。(《三国志·庞统传》)

此时庞统已跟随刘备两年多,都是出门在外,朝昔相处,已是相当熟悉了解各自的脾气了。

庞统从小“钝”(《三国志·庞统传》)的一方面,随着才智和阅历的增长,骨子里仍有保留,做官并不十分圆滑,还是爱耍小性子。

但也许正是在刘备对他的一贯包容之下,他才能像曾经和庞德公、司马徽泛舟汉江(《水经注》)一样,随意表露自己的真性情。

这场争吵,其实更反应出了这对君臣关系的融洽,刘备对庞统的喜爱之深。

说回吵架的内容,可见庞统虽然劝刘备取蜀,却并非毒辣无义之徒,也和刘备一样有仁者之心。

毕竟陈寿说他: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三国志·庞统传》)

(经学思谋)

只是为了刘备的利益,他需要使用些非常手段为刘备谋求利益最大化。

并且他敢于直言劝刘备,也是为了维护刘备仁者的光辉形象。

他把刘备放的位置比自己重要,宁愿自己形象受损的是自己,也不愿刘备的形象受损。

也许这两年的相处,他对刘备也产生了一种敬爱,就像对待当年一直引导他的叔父庞德公一样。

战死雒城

刘璋又派出护军李严和费观(《三国志·杨戏传》)到绵竹,督率败退到这里的各路溃军。

估计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李严、费观(《三国志·杨戏传》)投降,费诗献绵竹城(《三国志·费诗传》)。(《三国志·先主传》)

这下,刘备的兵马更加强大了,于是就像下围棋一样,该把深入死地的棋局连成活棋了。

派出将领率军占领周边各县,并让荆州的诸葛亮率兵西上。(《三国志·先主传》)

刘璝、张任、刘循又从绵竹败退到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刘备进军围攻雒城。

(庞统围攻雒城)

围城期间,张任出城迎战,于雁桥战败被擒,张任不肯降,为避免刘璋其他将领效仿,处斩。(裴注《三国志·先主传》引《益部耆旧杂记》)

一晃到了214年闰五月,雒城已坚守了一年。

此时诸葛亮已派张飞平定了江阳、犍为,派赵云平定了巴西、德阳。

指挥攻打雒城的庞统,自视甚高,不甘人后,心里开始着急了。

(刘备)进围雒县,(庞)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庞统传》

作为战场最高统帅,他来到了敌军弓箭射程范围指挥作战,可见其内心的急切,但却不幸中箭身亡。

(庞统攻打雒城中箭而亡)

失去庞统,刘备非常痛惜,每当提及都为之流泪。后来拜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再升为谏议大夫,由诸葛亮亲自去宣读圣旨,足见刘备对庞统的厚爱。

总结

庞统跟随刘备三年半,基本都在谋划取西川,及攻打西川。

他给刘备出谋划策,计谋高超、思维缜密,而且很容易说到刘备心坎里,让其接受,而且有很强的行动力,每当需要他的时候,总是能献上很好的建议,首先是位非常优秀的军师。

他与刘备建立了一种近似亲情的关系,为了维护刘备的形象,维护刘备守护的道义,敢于直言冒犯,有情有义,更是忠。

规劝刘备仁的本身,说明他实质也遵循仁。

但他做官不圆滑,有时候脾气有点倔,正是前文分析过的他有容易自暴自弃的缺点,本质是对自己期望过高,努力后还实现不了,就常常不计后果摆烂。

正是这种高期望,一旦得到重用,他就会非常非常地努力去证明自己,所以做事略显得过急,最终因此丧命。

人无完人,庞统亦不例外。我们或许无“凤雏”之才,但可以汲取他的教训,让自己更好一点点。

(庞统系列完)

1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