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取代东晋自立的枭雄桓温,为什么没有成功?又为何遗臭万年?

乖乖每日更新历史 2024-05-23 07:49:13

东晋大司马桓温留下过一句名言“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可以通俗的解释为:大丈夫活在世上,无论做好人还是做坏人,都必须要有一番作为。

这种是非不分的错误观点,却被后世推崇了一千多年。桓温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更是这样做的,最终使自己沦为了千古笑柄。

在门阀士族制度达到顶峰的东晋,出身于龙亢桓氏的桓温,不仅家世十分显赫,而且个人能力也非常强。

史书记载桓温姿貌伟岸、风度不凡,拥有万夫不敌之勇。为了替父亲桓彝复仇,单刀赴会手刃仇敌,他的英勇之举为时人所称赞。

那么,为什么权倾一时的桓温,没有能力取代东晋呢?这个曾经想要流芳百世的男人,为何会遗臭万年呢?

东晋四大家族之龙亢桓氏

桓温是谯国龙亢县人,即今安徽怀远县。谯国桓氏是东晋时期的一流门第,在那个遵照士族子弟门第高低,瓜分特权的混乱时代,他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据《晋书》记载,桓温乃是东汉大儒桓荣的后裔,其父桓彝是桓荣的九世孙,而三国时期的曹魏大司农桓范,则是桓温的高祖。

按理来说,以桓温的出身来看,堪称当之无愧的世家。但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桓范领兵逃出洛阳,他不禁惊呼:“怎么能让他跑了呢?我们该怎么办?”

桓范身为曹魏谋士,其谋略和智慧皆在时人之上,所以才深受司马懿忌惮。但不幸的是桓范兵败被俘,最终死于非命。

在桓温15岁时,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枉死于叛军将领韩晃之手。至此,其家族地位开始走下坡路,而桓温则将为父报仇,当成了人生第一要务。

手刃仇家,重振家族

桓彝罹难之后,桓温整日郁郁寡欢,经常为父亲的不幸遭遇哭泣。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他18岁那年,终于找到了为父报仇的机会。

桓彝之死除了和韩晃有关之外,还与泾县令江播的谋划有直接关系。公元331年,桓温趁江播新死之际,假扮前来吊唁的宾客,堂而皇之的混入了丧庐之内。

江播有三个儿子,桓温手起刀落砍杀江彪,随后又去追杀趁乱逃跑的老二,终于大仇得报。即便桓温的行为有一些过激,但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许。

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桓温不忘父仇并手刃仇人,他的做法非常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观,所以才赢得了时人的称赞。

桓温颇具声望之后,引来了社会上很多人的关注,在豪爽的性格和器宇轩昂的外表加持下,得到了南康长公主的青睐,后来二人结为夫妇。

南康长公主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嫡女,闺名司马兴男。其弟是晋成帝司马衍,母亲庾文君出身于颍川庾氏家族。

曾经备受煎熬的桓温,摇身一变成为了东晋驸马爷,在姻亲关系的加持下,很快便被加拜驸马都尉。同时,他还被准许承袭父亲的万宁县男爵位。

正所谓生得好不如娶得好,彼时的桓温终于实现了振兴家族的夙愿。年仅23岁时,他便被委以重任,担任琅琊内史期间升任辅国将军。

公元343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桓温,再度抓住了晋升的机会。当时,朝廷命荆州刺史庾翼率军北伐,而桓温则成为了他最得力的助手。

期间,桓温在冲锋陷阵之时不畏生死,在指挥作战时调度有方。为此,同年十月升任徐州刺史。与此同时,还被赋予了全权都督青、徐、兖三州军务大权。

从辈分上来讲,桓温应该叫庾翼一声舅舅,因为他和庾文君都是左将军庾琛的子女。为此,庾翼对桓温非常照顾,二人之间的关系甚笃。

逆天改命,步步高升

公元345年,庾翼因北伐时期过于操劳,再加上年事已高,患上了难以医治的重疾。临终之前,他曾想让儿子庾爰之继任荆州刺史一职。

但荆州辅政侍中何充却认为:“纵观朝野唯有桓温可担此重任。”但时任丹杨尹的刘惔却有不同意见:“桓温是旷世奇才,但这他野心太大,恐日后会有异心。”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如此神奇,桓温最终以当仁不让的姿态,不仅成功当上了荆州刺史,而且还被晋升为安西将军。

桓温终于实现了一步登天的愿望,此后他开始持节掌管六州军事,同时还身兼护南蛮校尉一职。东晋在长江上游的军事控制权,尽被桓温收入囊中。

这一年桓温才33岁,正是人生春秋鼎盛之时。随着权力不断攀升,他的欲望和野心也不断膨胀,以至于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

桓温为了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在没有得到朝廷允许的前提下,便私自率兵向成汉发起了进攻。他这样做的目的十分明确,通过建功立业提升个人威望和爵位。

趁虚而入,率军伐蜀

成汉是十六国时期,由氐族建立的偏安王朝,兴国太祖是益州蜀郡李特。他在率军攻打成都时,被殊死抵抗的守军斩杀。

其子李雄继位之后,继续率兵对成都展开进攻,最终在攻下城池后自立为成都王。公元306年成汉建立,但却开启了混乱的统治时期。

李雄病死之后,成汉在皇位继承上,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即便李雄曾留下遗诏,让侄子李班继承皇位,但他的儿子李期却弑君自立。

后来,李特的亲侄子李寿又斩杀了李期,并改国号为“汉”。相比之前的几位成汉君主而言,他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还不断增加徭役,致使蜀地百姓苦汉久矣!

荒淫无道的李寿一命呜呼之后,其子李势成为了成汉的当家人,而他则是一个性格残暴、大肆杀伐之人,继而导致国势日渐衰微。

公元346年,桓温给朝廷写了一封奏疏,大意就是兴兵伐蜀。但彼时性格跋扈的桓温,尚未等到朝廷下达旨意,便与周抚和司马无忌一起率军西进了。

朝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认为桓温太过于莽撞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算成汉已经衰弱不堪,但在敌众我寡的前提下,贸然出兵极有可能失败。

在一众朝臣中,只有刘惔坚决支持桓温,他认为桓温是百年不遇的奇才,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他此次伐蜀一定会凯旋而归。

次年,桓温亲自率领东晋大军直逼成都,李势对此十分忧惧。即便成汉将领李福回军支援,但却无法抵抗桓温的攻击,最终东晋取得了三战三捷的战绩。

成汉军队根本无法抵抗桓温的进攻,很多将领为了保命望风而逃,就算有敢于抵抗者也是一触即溃。

最终,李势不得不出城投降,随后被送往建康治罪。成汉自成立至覆亡仅有45年,成为了历史上又一个短命王朝。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班师回朝之后,桓温非但没有因擅自用兵受到责罚,反而还因功受封为征西大将军,以及临贺郡公爵位。

并且,桓温还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权力。简而言之就是拥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可根据需要招募属官和兵卒,而这也让他的野心逐渐暴露出来。

其实,最开始朝廷准备授予桓温豫章郡公爵位,但却在尚书左丞荀蕤的极力反对下作罢。他之所以反对,正是因为看到了桓温的野心。

但历史的车轮却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桓温依仗平蜀之战名声大噪,很多人都十分惧怕他的权力过大,有朝一日会重蹈篡位的历史覆辙。

事实上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桓温的势力范围已经拓展到了八个州,并且他还大肆招募兵卒,继而成为了东晋半壁江山的真正拥有者。

身为拥兵一方的诸侯,桓温对朝廷的征召屡有不从,而且还一直想通过扩大战功的方式,不断攫取更大的权力,以图达到取代东晋的目的。

三次北伐,梦想破灭

从公元354至369年,在长达16年间,桓温曾三次率军北伐,但遗憾的是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他原本想借助北伐的声势,为自己取代东晋做铺垫,但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按照桓温的设想,自己一旦实现了北伐的梦想,或者说再度大胜而归之时,便可以要求朝廷受封自己九赐之礼。

西汉时期的王莽、东汉末年的曹操,无不是因功接受九锡,他们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桓温却因为北伐失败,没有得到九赐之礼,于是顿生废立之意。

最终,在桓温的逼迫下,司马奕被废黜,理由居然是他不能生育。虽然,桓温和伊尹、霍光一样,都成为了强倾朝野的一代枭雄,但最终却没有实现代晋自立的野心。

不过,值得桓温欣慰的是,他没有实现的梦想,却被儿子桓玄实现了。他取代东晋建立了桓楚,虽然也是个短命王朝,但桓温却因此被追封为宣武帝。

结语

桓温是东晋时期的权臣,而且还曾占据过半壁江山,但他却因为得不到其他士族和手下的支持,最终沦为了孤家寡人。

桓温的失败似乎是性格决定命运,实则却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简单说就是倒行逆施,根本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正所谓方向一旦错了,那么就会越努力越失败。当然,他骨子里的优柔寡断,也是他错失良机的根本原因,最终沦为了遗臭万年的跳梁小丑?

1 阅读:7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