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三十一岁的咸丰皇帝由于长期吸食烟叶,沉迷丝竹,贪恋酒肉,加之陷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巨大悲痛中,终于在承德避暑山庄暴毙而亡。
咸丰死后,年仅六岁的载淳被推上皇位,由咸丰委派的八大臣共同辅政。然而,对权力欲望极大的慈禧联合六王爷奕忻发动的一场“辛酉政变”,让整个朝局瞬间改变,从此,年轻的载淳便开启了他长达十三年的傀儡生涯。
慈禧虽是载淳的亲生母亲,却一点也不顾念母子亲情,无论在权力上还是在个人婚恋上,都对载淳横加干预,更以近乎残忍的方式,让他一段真挚的爱情变得支离破碎。
于是,正处青春叛逆期的载谆便用一种极端下作的方式与他悲催的人生、压抑的环境来了场无声的抵抗,殊不知,死神正在一步步夺取他十九岁正值美好韶华的生命……
短暂中兴,终生傀儡
同治所处的时代,刚刚结束了“太平天国”与英法联军侵华,纵观整段清末历史,无论是之前的道光、咸丰的太平天国,还是之后的光绪、宣统的甲午海战,都没有同治朝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无疑为实施新政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然而,满清统治集团内部却没有真正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依旧鼠目寸光,我行我素,在全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良机。
慈禧联合奕忻搞垮八大臣后,与慈安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将载淳的年号由事先拟定好的“祺祥”改为“同治”,单此一项,便可以窥视出慈禧极强的野心与对儿子的掌控欲。
但,不得不承认,在两宫太后的执政初期,还是小有一番作为的。她们大胆启用汉臣,笼络人才,大兴科举,剿灭太平天国,支持洋务运动,并且努力向西方学习,试图通过改革来摆脱积贫积弱的现状,整个朝局为之焕然一新,史称“同治中兴”。
然而,在这表面的和谐之下,却潜藏着一个让大清朝走向灭亡的巨大危机。慈禧是个对权力极度贪恋的女人,原本早该还政于载淳的慈禧,总是以“典学未成”为由一再将他的大婚拖延。
直到载淳十七岁,才不得不将载淳的大婚事宜提上日程。然而,在选择皇后问题上,两宫太后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在所有进宫待选的秀女当中,慈安相中了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慈禧则更加看重侍郎凤秀之女富察氏。
而一向对亲生母亲唯命是从的载淳,在事关自己终身幸福的大事上,首次与慈禧发生了剧烈的矛盾。当慈禧假意将选择权交到载谆手中后,载淳竟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慈安一边,建议立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慧妃。
这一行为,无疑狠狠打了慈禧的脸,从此,母子二人相互心存芥蒂,感情也日渐疏远。
提线木偶,浪荡相抗大婚之初,载淳还天真地以为,母亲尊重自己的选择,让阿鲁特氏成为自己的嫡妻,是释放信任、疼爱、期许的信号,然而,不久后,载淳便为自己的“天真”买了一次大单。
自古以来,婆媳都是中国社会最难维护的一种关系,何况在被权力蒙蔽心智与良知的慈禧面前,连亲生儿子都可以随时舍弃,区区一个阿鲁特氏,更是被慈禧视为草芥。
阿鲁特氏属蒙古正蓝旗,其父崇绮在同治三年成为大清开朝两百年来首位旗人状元,母亲是郑亲王端华之女。按理说,这样的出身被立为皇后也算够格的,毕竟阿鲁特氏一门联姻的对象除了宫廷、王府之外,主要就是世家大族。
而慈禧却从富察氏身上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所以尤为喜爱。富察氏所属的满洲镶黄旗乃是八旗一等世家,比之阿鲁特氏的正蓝旗,自然要高贵许多。
但慈安却认为:富察氏虽然美貌艳丽,但举止轻佻,不足以母仪天下!而且其心机颇深,若是让此人坐上皇后,后宫将永无安宁之日。
相比之下,阿鲁特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是中宫正主的不二人选。
载淳与慈安对阿鲁特氏的偏宠,让慈禧大为老火。在日后的相处中,她处处针对阿鲁特氏,时常找茬使之难堪,更有甚者,慈禧还逼迫载淳与富察氏同房,迫于母亲的威势,载淳不得不选择委曲求全。
但当他与富察氏同处一室时,却对其敬而远之,从未与之睡到一张床上,然而,这只是载谆对跋扈母亲反抗的第一步,接下来,他将以一种十分荒诞的方式,让这份无声的抵抗更加白热化。
六王爷奕䜣之子载澄是个轻浮放荡的纨绔,他与载淳年纪相仿,早年又同在上书房学习,所以彼此间都很熟络。长大后,载澄经常出没于声色犬马之地,见多识广,常把外间的奇闻趣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小皇帝听。
同治大婚后,载澄见他整日郁郁寡欢,长吁短叹,便怂恿他溜出宫外去那花花世界找找乐子,保证他乐不思蜀,烦恼全抛。
或许是抵不住对纸醉金迷的诱惑,或许是出于对母亲慈禧的极度厌恶与反抗,从此刻起,载淳便时常被载澄带出宫外,在那烟花之地,风流缱绻,
此时的载澄,已经化身成《浮士德》中的魔鬼,将单纯、可怜、懦弱的载淳慢慢地引入坟墓!
被母操控,豆蔻夭亡根据史料记载,同治与康熙帝一样,得的也是在那个时代被视为绝症的天花,但载淳明显没有康熙那么好的命格,长期的高烧不退,红疹难消,已让他的生命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尽头。
原本,凭借皇宫那么好的条件,载淳的生命尚可以拖延一年半载,但是,接下来所发生的突发事件,却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道夺去载淳十九岁年轻生命的催命符!
其实,导致载淳病情急剧恶化的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便是慈禧对载淳的极度控制。载淳在刚刚进入青春期那会儿,对一名宫女产生了情愫,慈禧知道后,大为光火,斥责他不思进取,遂命太监捉拿了他的心上人,此事件在载淳心里留下了严重的阴影。
此后,慈禧在载淳身边安插了许多眼线,一旦他与宫女有染,慈禧便会第一时间知晓,并采取极端措施,用残忍的手段对宫女进行处理。
这不仅剥夺了他的行动自由与处理政务的权力,而且宫中太监无时无刻都在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在此期间,载淳如同木偶般被慈禧任意操控,这就导致了载淳终日郁郁的状态,最终成了剥夺他生命的杀手锏之一!
在载谆生病期间,贤惠的阿鲁特氏始终陪伴在爱人身边,不离左右。这本是载淳大婚以来最为幸福的时光,然而,阿鲁特氏随口而出的一句抱怨,却将这极为卑微、简单的幸福画上了一个凄惨的句点。
出于对载淳的关心,阿鲁特氏竟将心中对慈禧的憎恨,向丈夫一吐为快,并且劝其暂时忍耐,假以时日,总有出头之日!不曾想,此番“大逆不道”之言正好被躲在墙外的慈禧听到,她当即气血上涌,怒不可遏,一把薅住阿鲁特氏的头发,甩手便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面对阿鲁特氏的百般委屈,此时气若游丝的载淳有心无力,他忧愤的目光中闪烁着绝望与悲苦的泪水,他恨自己,白活了十九年,身为一国之君,竟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这样的傀儡皇帝不做也罢!这样悲惨的人生弃它何妨?
1875年1月12日,十九岁的大清同治帝载淳终于得到解脱,去了无痛苦、无烦恼的西方极乐世界。不久,他所珍爱的阿鲁特氏也奔赴蒿丘,去与她的爱人上演一场“人鬼情未了”。
而导致这对痴男怨女早殇的始作俑者慈禧,则继续掌舵着大清这艘千疮百孔的巨轮,将之引向无底深渊……
结语有人戏称:大清江山行于叶赫那拉氏(孝庄),亡于叶赫那拉氏(慈禧),而纵观大清十二帝,竟无一人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无道昏君,以至到了晚清时期,从咸丰到光绪,曾经也是满怀豪情,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无奈几代君主,都受制于对权欲极为贪恋的慈禧,以致短暂的中兴之象,也犹如流星一般,稍纵即逝。而身为一国之母的慈禧,却一度只顾及自己的享乐和权力,致使原本尚可奋发图强的大清彻底失去昔日的荣光,成为待宰羔羊的同时,也让中华民族遭受千年未有之屈辱!
参考资料:
《清史稿》
《贾熟村:《清代皇帝传略》之同治帝载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