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率先解放了情感咨询的生产力

娱乐硬糖 2024-03-03 18:54:46

作者|刘小土

编辑|李春晖

“怀孕六个月,我老公跟前妻一起带他们的孩子出去玩,三个人只开了一个标间。我老公说什么都没发生,但我还是觉得很崩溃,跟他大吵了一架,在家里抱怨了一通,把我婆婆气到住院了。我老公骂了我一顿,把我拉黑,半个多月没回家,生活费也不打,要怎么办?”

这是硬糖君在某社交媒体刷到的真实热帖。将其抛给情感领域的从业者,我得到三个答案。

心理咨询师说,“没办法回答。需要了解更多细节,比如她老公和前妻为什么离婚、小孩现在几岁了、日常生活模式是怎样的……只有从更深层处找原因,才可以给出尽可能专业的建议。”

网红情感导师说,“任何关系的原则都有价码。她还在问怎么办,说明没有决定彻底结束这段婚姻,最好放下情绪、抓住机会,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至于怎么利益最大化,我们会提供一对一陪跑服务,制定详细方案。”

情感主播说,“姐妹,这种情况沟通相当重要。你应该先做好个人情绪管理,不要动不动就崩溃,先去了解你老公的动机和立场,搭配学习《绿茶攻防术》一类女性情感逆袭课程,完成危险关系的重构。”

事实上,第三个答案并非来自真实的人类从业者,而是AI。情感主播只是将其念出来,起到个“真人”安慰剂的效果。

负责孵化情感主播的李斯(化名)告诉硬糖君,其团队训练的AI不止能回答具体情感提问,还可以熟练编写相关课程,比如上文提到的《绿茶攻防术》。“我们刚用AI写了本《魅力提升术》,用时不到半个月,以后甚至可以再快些。”《魅力提升术》已在直播间卖出3000多单,营收15万左右。

一道问题,三个答案,些许白描出如今的情感内容生态网。心理疗愈是当下少数风口行业之一,而在心理咨询师和情感导师各领风骚之后,情感主播正全面崛起,在专业和流量之间摸索出了一条“规模化”新路。

尤其乘上AI的东风,情感主播的创作产能一日千里,行业转眼已蔚为大观——毕竟,这种风口+风口的新职业,实在没几个。

情感主播,夹缝里的大需求

说到情专,话题往往聚焦在几个头部网红身上。ayawawa、雪地女王、曲曲大女人都阶段性爆火过,至今呈现一种“王不见王”的竞争格局,适应不同群体的情感需求。

这些网红导师提供的服务基本相似,通常是一对一的定制内容,相关课程的客单价较高,动辄几千上万,吸引的往往是付费意识较强的一二线城市用户,因此单打独斗仍能有可观收入。

不过李斯也发现,这些网红导师很依赖个人影响力,即便是带出来的金牌助理也没太多知名度,变现能力相对较弱。“客户花那么多钱是为了得到高人指点,肯定想要享受最高配置的服务,学徒模式在她们那里很难行得通。”

这就形成了明显的供需缺口。在李斯看来,现代人普遍爱用过剩的精力追求所谓的情绪价值,尤其是直播、短视频的流行,让很多人拥有了把现实生活变成戏剧表演的方式。他们在互联网世界不断感受关系焦虑的同时,也参与制造更多关系焦虑。

“缺乏真实的爱的能力。你晃一晃那些恋爱脑、性缘脑,掉出来的都是爱情攻略、情感热帖。”而一二线城市为情所困的消费者,花个大几千购买网红情感导师的服务,或许只是洒洒水。但对低线城市的痴男怨女们来说,这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他们有大量情感问题。甚至因为太闲了,比都市打工人更有时间来演鸡飞狗跳的爱情戏。他们没钱,就只能选择更经济适用的服务。”李斯分析。而这,正是情感内容降级消费兴起的关键。

一大批专注孵化情感主播的机构涌现,向下沉市场输送低价的内容和服务,以走量的方式赚得盆满钵满。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爆款情感课层出不穷,这些团队不得不加快更新内容的速度,转而向AI寻求产能释放。

现实场景也要求他们向AI寻求帮助。情感主播主要通过和用户连麦答疑获取流量,这相当考验临场应变能力。加上从业者本就良莠不齐,在直播里出现卡壳、冷场,极易拉低粉丝转化率。而相关团队训练AI处理大量情感问题,让它充当情感主播的“助播”,可以明显减少翻车情况。

在李斯看来,AI对情感服务的介入还可以更深。“可以让AI处理一切创作方面的内容,主播只负责内容销售。以前三、五年才出一个网红情感导师,现在谁都能当情感主播。AI还可以及时更新、调整理论体系,解决用户当下的焦虑,业务场景也变多了。”

如何“喂”出一门情感课

先不用担心,眼下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情感课程,大多数还出自真人情感导师之手。如《金贵的关系》《断联理论》,曲曲大女人、雪地女王等网红在情感领域深耕已久,服务过大量用户,拥有足够多的分析样本,因此梳理出一套理论,自成一派。

情感主播走内容降级路线,创作出来的课程明显粗糙,但胜在效率够高。他们传统的写课方式简单粗暴:通常是先全网搜索爆款选题,将相应内容分类归纳,如出轨、捞金、断联、职场等等;再据此寻找垂直赛道的人气导师、网红导师,结合一些经典理论“洗”出新课程。

至于直播连麦,团队也是在豆瓣小组、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扒案例,重点找极具争议性、延展性的话题,再把评论区的犀利观点也搬运过来,化用到答疑过程里。“人类的悲欢其实是相同的,被出轨的人都受一样的苦,只是具体诉求不同。负责任地说,情感服务都大差不差,你抄我我抄你的情况很普遍。”李斯总结道。

这种创作方式成本极低。前期工作找脑子活泛、有网感的实习生就能做,难点无非是整理成系统性课程。情感主播赛道火热后,各家都疯狂加快写课速度,有人每个月都能出新课程。加之绝大多数情感课程都没有版权保护,上线卖一段时间就会在网盘满天飞,价格低至三、五十块。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频繁优化内容,给用户提供更多新的观点和学习体验。

在卷速度这方面,AI肯定比普通人有优势。去年初,李斯的团队开始尝试用AI写课,还专门招了训练模型的员工。

“第一门写的是‘吸引法则’的课程。因为模型没有形成它的思维能力,产出的内容非常一般,只是理论和素材的堆砌,需要文案团队再精修。我们后来喂了大量心理学著作、人气情感课,现在效果好多了,稍微润色下就能上架销售。主要是定价够低,用户不会有太高期待,很多人买了估计也就看个开头嘛。”

比较棘手的是如何把AI培养成情感主播。比起起码算是大浪淘沙的网红导师,量产的情感主播大多是门外汉、野路子,他们可能前一天还在朝九晚五的上班,摇身一变就成了深耕情感领域多年的专家、陪跑师。

据李斯透露,情感主播没有什么成长时间,孵化一个最快只要三天。“第一天面试,看看个人形象和表达能力,初步筛选下。后面两天正式上播,安排工作人员连麦实战,找找感觉。半个月还没适应的话,我们大概率不会签约。”

直播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连麦可能遇到各种奇葩问题,主播很容易被带跑偏。为了提升工作效率,李斯团队特意请来人工智能训练师,在幕后针对性调较模型,不断地对系统进行提问,进行文本提取和提示词标注,让AI反复训练、吸收、学习,慢慢就能回答各式各样的情感问题,给主播提供指导和参考。

“创作模式还不够成熟,但已经能提供明显的辅助价值,以后肯定会进化的。但好的训练师要价上万,还最好搭配一个专业心理医生,这样的话可以取长补短。”李斯停顿片刻,补充道,“但绝对不能找那些上人工智能网课的学生,太水了。”

都是同行,他当然知道对方有多水。

销售才是核心竞争力

再智能的生产,也是服务于销售的。情感主播就是一个走量生意,对于孵化情感主播的公司来说,创作课程并不是最难的环节,销售才是。

这还是要考验真人主播的能力。李斯表示,现阶段情感主播主要流行两大人设——暖心帅哥和熟龄大女主,面向不同类型的用户,“需要是下沉市场喜欢的‘帅哥’和‘熟龄’”。

暖心帅哥的帅,并非逆天的颜值、诱人的身材,而是一种让人亲近的氛围感。硬糖君仔细观察了一些典型代表,他们的长相勉强算标致,穿搭和气质甚至有点土,颇有老家精神小伙的韵味,却靠着一声声“我的好姐姐”,成了直播间里中年妇女的芳心纵火犯。

类似这种感觉

在李斯的团队里,目前业绩最好的一个男主播,以前是镇上的汽车销售。他在熟龄社交产品里积累了一些粉丝,后来转型做网络陪聊,绕了一圈又进入情感服务赛道。这位男主播的特点是毒舌又贴心,擅长把直播间连麦的姐姐大骂一通,再声泪俱下地表示,自己也是“心疼没忍住”。

这类男主播能给粉丝提供情绪价值,适合上架挽回、修复类情感课程,引导客户培养高情商。“老姐姐生活很空虚,她们一把年纪了,其实也不指望自己真能变成绿茶、狐狸精,买课纯粹是为了求个心理安慰,把人哄开心,成交量就上去了。” 李斯说。

照硬糖君看,还是熟龄大女主的直播剧本更带感。这里的熟龄也不能太熟,一般是三十五岁左右。这类主播本质还是走曲曲大女人路线,无非是从傍大佬捞金变成哄老公花钱,从自我价值提升变成个人魅力修养,让“向上社交”变得更具可操作性。

据李斯介绍,生活富足的宝妈主播尤其受欢迎,“她们有点小钱,但又活在主流秩序里,不是那种需要仰视的独立女性,更能让下沉市场产生代入感。”

而无论是哪种情感主播,直播始终是圈粉的主要方式。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在直播时陪用户认真演戏,引导对方购买相关课程,完成最后的收割和转化。情感主播基本没有底薪,全靠卖课拿提成。“定价199元的课程到手将近100元,一场买个三五百份没什么问题。单日收入能够破万,努力的月薪能有十多万。”李斯介绍。

销售压力下,情感主播会摸索一些运营技巧,如社群维护、拼单促销等等。在某些直播间,三、五个被出轨的小姐妹/小兄弟组团,就能以历史低价拍下一门挽回课程(AI写的),团主还能再享九折优惠。

心动的朋友,赶紧叫上你的失恋小伙伴,一起来享受这个AI教你谈恋爱的时代吧!话说当年写《QQ爱》的作者,不考虑再写一首《AI爱》吗?

AI爱,哎哎哎。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