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入伏,“旱不旱,看入伏”,今年伏天旱不旱?看农谚咋说

农民说农 2024-05-09 23:59:16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而入伏当天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如今便利的种地条件,主要依赖自然天气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如果当年风调雨顺,庄稼产量就会高一些,如果出现干旱或涝害,产量就会低一些。

除此之外,古时还没有天气预报,古人们通过常年的观察和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农谚,通过这些农谚,来预测天气冷暖,墒情好坏。

“旱不旱,看入伏”就是不少地区民间所流传的一句农谚,从字面意思来说,当年旱不旱,只需要看入伏天气(或时间)即可判断。

有朋友会问了,具体通过入伏该咋看?有哪些方面?今年到底旱不旱?本篇内容,笔者就结合具体农谚,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第一种方式:看入伏的早与晚

三伏天的入伏时间不是固定的,根据入伏时间的不同,民间把入伏分为“早入伏”和“晚入伏”。判断方法主要有2点:

其一,通过入伏当天农历时期所在的月份来确定。每年入伏农历时间不是在五月份,就是在六月份(受闰月影响)。如果农历五月份就入伏了,那么当年就属于“早入伏”。相反,如果农历六月份才入伏,那么当年就属于“晚入伏”。

今年入伏时间是7月15日,当天的农历时间是六月初十,在农历六月份,因此,按照这种方法来说,今年属于“晚入伏”。

其二,通过夏至和入伏之间相隔的时间来确定。老话说“夏至三庚便入伏”,意思是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是每年入伏的时间,这也是确定当年入伏的方法。

由于夏至节气和“庚日”都不是固定的,因此,夏至到入伏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有些年份会超过25天,有些年份则不足25天。

一般情况下,把两者之间的间隔时间低于25天的年份,称之为“早入伏”。相反,如果两者之间的间隔时间大于或等于25天的年份,称之为“晚入伏”。

今年夏至节气是6月21日,后面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这也是今年7月15日入伏的由来。查看两者间隔的时间,恰好是25天,按照该判断方式来说,今年属于“晚入伏”,和第一种判断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相同。

“早入伏雨涟涟,晚入伏旱了田”

针对“早入伏”和“晚入伏”与当年旱涝的关系,民间也流传着农谚“早入伏雨涟涟,晚入伏旱了田”的说法。

从字面意思来解释,如果是“早入伏”的年份,或预示着当年伏天降雨较多,不会出现干旱的情况。如果是“晚入伏”的年份,或预示着当年伏天降雨较少,田间出现干旱的情况。

上面已经讲到,今年属于“晚入伏”,但从民间流传的农谚来判断,今年伏天内,降雨会比较少,要提前做好防旱工作。尤其是对于田间的农作物来说,如果长时间处于干旱的生长环境下,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减产。

以玉米来举例,如果在开花期时遇到长时间干旱,再加上高温,会导致花粉因失水而失去活力,花柱容易枯萎,难以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秃顶缺粒增多,从而造成减产。

如果在授粉期遇到长时间的干旱,会造成花粉生命力下降,影响授粉,形成稀粒棒或空棒,看似玉米棒很多,等到收获时,能形成产量的有效棒很少,减产也比较严重。

所以,想要保障夏季作物的高温干旱条件下的正常生长,就需要农户们及时做好灌溉浇水工作,如今还未到三伏天,刚好给了大家提前准备的时间。

第二种方式:看入伏当天的天气

想要判断当年伏天旱不旱,根据入伏当天的天气好坏,也可以进行判断。这就要结合“晒了伏头,旱到伏尾”这句农谚来说了。

农谚“晒了伏头,旱到伏尾”的意思很好理解,如果在入伏当天是晴天,或将预示着整个三伏天降雨都比较少。“晒”指的是晴天,“伏头”指入伏的第一天,“伏尾”指末伏的最后一天。

按照这种说法,今年如果7月15日当天是晴天,就要做好伏天降雨少,田间或干旱的准备了。反过来说,如果当天是雨天,或预示着伏天降雨相对较多,不用担心田间干旱了。

综合上述全部内容,“旱不旱,看入伏”的说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至于今年伏天是否会干旱?按照农谚“早入伏雨涟涟,晚入伏旱了田”来判断,或会出现干旱情况。按照农谚“晒了伏头,旱到伏尾”来判断,就需要看7月15日当天是否是晴天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