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我的阿勒泰》朴实的乡土气息

正瑜河套 2024-08-01 04:20:43
原文

我从乌鲁木齐回来,给家人买回了两只小兔子。卖兔子的人告诉我:“这可不是普通兔子,这是‘袖珍兔’,永远也长不大的,吃得又少,又乖巧。”所以,一只非得卖二十块钱不可。

结果,买回家不到两个月,每只兔子就长了好几公斤。比一般的家兔还大,贼肥贼肥的,肥得跳都跳不动,只好爬着走。真是没听说过兔子还能爬着走……而且还特能吃,一天到晚三瓣嘴咔嚓咔嚓磨个不停,把我们家越吃越穷。给它什么就吃什么,毫不含糊。到了后来居然连肉也吃。兔子还吃肉?真是没听说过兔子还能吃肉……后来,果然证实了兔子是不能吃肉的,它们才吃了一次肉,就给吃死了。

还有一次,我从乌鲁木齐回来,带回了两只“金丝熊”(乌鲁木齐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当时我蹲在那个地摊前研究了半天,觉得这种“金丝熊”看起来要比上次的兔子可靠多了,而且还更便宜一些,才五块钱一只,就买了回去。我妈一看,立刻骂了我一顿:“五块钱啊?!这么贵啊!真是,咱家还少了耗子吗?到处都跑的是,还花钱在外面买……”我再仔细一看,没错,的确是耗子,只是少了条长尾巴而已……

只要我从乌鲁木齐回家,一定会带很多很多东西的。乌鲁木齐那么大,什么东西都有,看到什么都想买。但是买回家的东西大都派不上什么用场。想想看,家里人都需要些什么呢?妈妈曾明确地告诉过我,家里现在最需要的是一头毛驴,进山驮东西方便。可那个……我万万办不到。

家里还需要二十到三十公斤马蹄铁和马掌钉。转移牧场的牧民快要下山了,到时候急需这个。另外我叔叔给牧民补鞋子,四十码和四十二码的鞋底子没有了,用来打补丁的碎皮渣也不多了。我家杂货店的货架上也空空落落,香烟和电电池一个月前就脱销了。

可是每次我回家,带给大家的东西不是神气活现的兔子,就是既没尾巴也没名堂的耗子。

我在乌鲁木齐打工,也没能赚上什么钱。但即使赚不上钱,还是愿意在那个城市里待着。乌鲁木齐总是那么大,有着那么多的人。走在街上,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纷至沓来,走在街上,简直想要展开双臂走。

晚上却只能紧缩成一团睡。

被子太薄了,把窗帘啊什么的全拽下来裹在身上,还是冷。身上穿着大衣,扣子扣得一丝不苟,还是冷。

我给家里打电话,妈妈问我:“还需要什么啊?”我说:“不需要,一切都好。就是被子薄了点。”于是第二天晚上她就出现在我面前了,扛着一床厚到能把人压得呼吸不畅的驼毛被。

原来她挂了电话后,立刻买来驼毛,连夜洗了,烧旺炉子烘干。再用柳条儿抽打着弹松、扯匀,细细裹上纱布。熬了一个通宵才赶制出来。然后又倒了三趟班车,坐了十多个钟头的车赶往乌鲁木齐。

以上内容摘自《我的阿勒泰》,李娟著。

解读感悟

一想到阿勒泰,便会想到李娟。作家刘亮程如此评价李娟:“只有像李娟这样并非作家的山野女孩,从事着裁缝工作,售卖着小百货,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独自一人面对整个山野草原,写出了与众不同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

《我的阿勒泰》这本书,我反复阅读了多遍,其作者是个“未曾接受过十分正规的教育、阅读范畴主要是金庸、琼瑶,一直生活在漠北极荒之地的女孩”,然而阿勒泰赋予了她以及她笔下的文字无比鲜活的生命力。

章诒和讲道:“去新疆,就是回归自然;同时也能让蒙尘的心灵得到修复,还原人心本来的温软和澄澈。无论是一棵树,还是一群羊,都能让你长久伫立。大自然是那般朴素,但世间恐怕再没有比朴素的大自然更为深奥,也更能触动你、感动你的了。”我未曾去过新疆,但个人认为上述这番话语或许是一个外来者典型的感慨,就如同我们常常身处异乡,把镜头中的诗画当作生活的真实,进而欣赏,进而敬畏,进而发出自以为是的感慨。

大自然固然极具吸引力,但在面对大自然的残酷时,人性的温暖往往更令人感动。

章诒和写给在新疆支教的朋友的信中有一句话我极为认同:“到生命难以抵达的地方去感受生命的渺小和孤绝;在极为陌生的地方找到回归乡土的亲切感觉。”在李娟的阿勒泰中,我读到了生命的孤绝,更多的,我读到了艰辛岁月里未曾消逝的人间温情与人性的乐观。李娟的文字中有着“别样干净明亮的生命”。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