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杨得志途经天津不打招呼,气得当市委书记的老战友拦军列

野史记录 2024-02-27 21:58:47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发展迅速,全国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生征战的杨得志将军担任陕西军区司令员,但工作重心却已经从指挥作战转移到建设工作上,负责修建铁路和屯田垦荒。

老搭档急了

1951年2月,抗美援朝已经持续了半年有余,战场局势越来越激烈。志愿军当时虽然局面占优,但随着美军逐渐适应志愿军的打法,开始慢慢稳住局面,我军必须要投入新的生力军,才能确保继续掌控战局的主动性。

杨得志这位昔日的战将,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满载着荣誉再次披甲上阵,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亲自率部入朝作战。杨得志率部乘军列向朝鲜进发,途经天津时军列短暂停留,由于时间紧迫,军列停留期间杨得志未与任何人打招呼,很快就要再次出发了。

但就在军列即将启动时,却突然又停了下来,杨得志疑惑之时,有战士跑来向他报告:“有人拦军列!”杨得志半生戎马,一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期间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次生死危机,没想到有人竟然敢拦他的军列。

杨得志顿时动了怒火,决定亲自下去去看看是谁。结果,杨得志没等走出车厢,一个人就迎了进来,两人对视片刻,默默无言,杨得志的怒容早已烟消云散,随后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时任天津市委书记的黄敬,杨得志在冀鲁豫军区担任司令员期间的老战友、老搭档。

深厚的革命情谊

1943年春天,冀鲁豫地区饱受日寇和灾荒的双重侵害,一时间出现大量灾民,导致冀鲁豫军区的抗日形势愈发艰难。黄敬正是在此危难之时调任冀鲁豫军区政委,与杨得志一起搭档,并将冀中办救灾合作社的经验倾囊相授,令杨得志激动不已:“办合作社好,灾民有救了!”

在杨得志的带领下,救灾合作社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冀鲁豫根据地办起来,辅以减租减息等一系列的利民政策下,很快就解决了灾民的问题。灾民的难题解决以后,根据地村民又共同恢复农业生产,把握住了春耕的时机,当年获得了大丰收,冀鲁豫的这次危机顺利度过。

同年6月下旬,冀鲁豫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蒋介石竟然在此抗日关键时期,撤走了黄河防线上的守军,共集结3个集团军的兵力,由胡宗南统一指挥杀奔陕甘宁边区。国难当头,外敌入侵,蒋介石却全然不顾国家危亡,竟然将枪口调转向同胞,简直可恨。

杨得志很愤怒,决定率部主动出击,多打几个胜仗支援延安。杨得志当时最大的对手是李仙洲,李仙洲一直以来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是“蚕食”计划,由李仙洲不和伪军杜淑部队冀鲁豫根据地形成夹击之势。

杨得志与黄敬等人商议过后,决定立刻集结兵力,先打击最靠前的伪军文大可部,再兵分两路分别进攻李仙洲部和杜淑部,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一仗打得出其不意,这一仗取得了重大战果,不仅逼退了李仙洲,还全歼了伪军的一个师和两个独立旅。

打了大胜仗以后,黄敬拿出了一直珍藏的一瓶酒,又搞来一袋白面,亲自动手包了一顿饺子,算是摆下一桌庆功宴。杨得志和黄敬都很高兴,毕竟打了大胜仗嘛,但他们一切准备就绪,举起酒碗准备畅饮时,仿佛定住了身子,这碗酒举了良久,却谁也没有喝下去,气氛反而越来越沉重。

杨得志和黄敬等人举起手中的酒碗那一刻,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在此战中牺牲的战友们,一股强烈的悲痛感涌上心头,手中的酒就再也喝不下去了。良久无言,最后还是杨得志率先打破了沉默:“既然大家都喝不下去,我们就用手中的这碗酒祭奠那些牺牲的烈士们吧!”杨得志说完这番话,在座众人纷纷将手中的酒洒向地面。

1943年10月,日伪军对冀鲁豫根据地发起了“秋季大扫荡”。敌军来势汹汹,日伪军的兵力多达三万余人。日伪军的这次进攻明显蓄谋已久,因为在此战之中,日伪军采取了多种作战方式,“铁壁合围”、“坚壁清野”、“连环合击”、“拉网扫荡”等等,可谓是煞费苦心。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杨得志与黄敬并不畏惧,研究出了主力部队跳出合围,从外线打击日伪军的作战方案。杨得志的指挥作战能力很强,非常完美的执行了作战计划,日伪军的这波预谋已久的“扫荡”很快就被瓦解了。

但在激战的过程中,我军也蒙受了不小的损失,被孙良诚部抢占了大片地区。杨得志与黄敬再次一起商议办法,最后决定利用敌军立足未稳的特点,采取直捣黄龙的“牛刀子”战术,对孙良诚部的首脑机关发起奇袭。

孙良诚当时抢占了不少地区,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向日寇请功,哪里会想到我军根本不休整,反而主力部队直插他的总部所在,顿时被打得溃不成军。

分别与重逢

至此,杨得志与黄敬之间,早已经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刻并肩作战,是可以将背后互相托付的战友,一次次渡过难关,又一次次赢得胜利。他们本打算继续携手扩大战果,却没想到次年年初就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命令,要杨得志率部赶赴延安,保卫中央。

杨得志临别时,情绪十分激动,他紧紧地握着黄敬的手说道:“我是不愿离开同志们的,但又不能不离开大家”。这是杨得志的心里话,又何尝不是黄敬的心里话?但他们都清楚,此时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两人就此分别。

1951年,黄敬在天津担任市委书记,而杨得志率部入朝作战途经天津。黄敬早就想和杨得志重聚了,得知消息以后翘首以盼,却没想到杨得志的军列抵达天津以后,杨得志竟然没有和他联系,甚至都没有打招呼。

杨得志的做法一下子就惹急了黄敬,他不想错过这次重聚的机会,情急之下派人去拦下杨得志的军列,自己则风尘仆仆的赶了过去。没等杨得志下车,他就一马当先的冲上了军列,这才得以与阔别多年的老战友、老搭档重聚,两人紧紧相拥,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实,杨得志怎么可能不想念黄敬呢?只不过当时战局紧张,正如当年一样,他还是要以大局为重,所以才没有在天津逗留。黄敬自然也明白他的想法,所以匆匆见面以后,就立刻送杨得志出征了,目送杨得志的军列消失在视野之中。

杨得志后来回国后,专门安排了时间去见黄敬,两位老战友再次相聚,秉烛夜谈,总有说不完的话。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