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里谁的容貌最美?在曹雪芹笔下,他似乎默认钗黛为最美,故而太虚幻境中“美”的化身为“兼美”,兼的便是黛玉之风流袅娜、宝钗之鲜艳妩媚,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1921年《晶报》载《红楼佚话》,文中就提到贾家三小姐探春才是最美的金钗:又据濮君某言:其祖少时居京师,曾亲见书中所谓焙茗者,时年已八十许,白须满颊,与人谈旧日兴废事,犹泣下如雨,且谓书中诸女子,最美者为探春,钗黛皆莫能及。
林黛玉初见贾家三艳
容貌评价本身就是极为主观的,但贾探春的美却是毋庸置疑的,依第三回探春出场之容貌记录,写的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探春的身材和晴雯很像,晴雯是“水蛇腰削肩膀”,这跟探春的“削肩细腰”是一个意思,极言腰身纤细,无一丝赘肉,“削肩”更是贴合了中国传统审美中“美人无肩”的观点。
探春是长挑身材,而晴雯的身高也高于其他丫鬟,具体佐证可参考第五十一回,麝月让晴雯帮忙把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理由是“你的身量比我高些儿。”
可能是为了重点突出钗黛,曹雪芹只是如实描摹了探春的外在形象,而没有花费太多笔墨夸赞她的美貌,曹公另有他法——贾宝玉作为男主,许多描写往往是围绕他展开的,所以跟贾宝玉关系亲密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则被视为女主一般的人物,其实探春跟贾宝玉也有许多交集,贾家三艳里,只有探春和贾宝玉保持了一种亲密的兄妹关系。
贾探春议起诗社
贾探春和贾宝玉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他俩都喜欢“美学”,纵观横览红楼全书,探春和宝玉的交集,都不脱一个“雅”字。
这种交集首次出现在第二十七回,探春拿出梯己钱让贾宝玉外出帮买物件:
探春又笑道:“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好轻巧顽意儿,替我带些来。”宝玉道:“我这么城里城外、大廊小庙的逛,也没见个新奇精致东西,左不过是那些金玉铜磁没处撂的古董,再就是绸缎吃食衣服了。”探春道:“谁要这些。象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枢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我喜欢的什么似的,谁知他们都爱上了,都当宝贝似的抢了去了。”宝玉笑道:“原来要这个。这不值什么,拿五百钱出去给小子们,管拉一车来。”探春道:“小厮们知道什么。你拣那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些东西,你多多的替我带了来。”——第二十七回
若是持小人之心的读者,不免认为探春此处是在笼络宝玉,并以此奉承王夫人,加之“辱亲女愚妾争闲气”一节,探春曾公开表白,否定赵姨娘、赵国基的亲妈、亲舅舅身份,而认王夫人、王子腾为母亲、舅舅,似乎探春为了攀高枝儿,所以才处处敬重王夫人,笼络贾宝玉。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而细读原著,贾探春和贾宝玉之间的欣赏是相互的,甚至在美学方面,两人互视对方为知己。
探春若要采买,安排下人或奶妈出府即可,根本用不着贾宝玉亲自去,故而贾宝玉闻说后自述“拿五百钱给小子们,管拉一车来”,以示此乃些微小事,何须如此认真,而探春购物是有要求的,那就是“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这个要求只有同样具有美学执念的贾宝玉才能完成,若让小厮出去采买,只能买回来一车探春看不上的俗物。
以上一例,乃是探春主导,不红君再举一例,以证贾宝玉和贾探春的惺惺相惜。
贾探春花笺邀请贾宝玉
诸君请看第三十七回,怡红院的白玛瑙盘子无故失踪,众丫鬟交头接耳问了半天,才慢慢回忆起盘子的去向:
袭人回至房中,拿碟子盛东西与史湘云送去,却见槅子上碟槽空着。因回头见晴雯、秋纹、麝月等都在一处做针黹,袭人问道:“这一个缠丝白玛瑙碟子那去了?”众人见问,都你看我,我看你,都想不起来。半日,晴雯笑道:“给三姑娘送荔枝去的,还没送来呢。”袭人道:“家常送东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拿这个去。”晴雯道:“我何尝不也这样说。他说这个碟子配上鲜荔枝才好看。我送去,三姑娘见了也说好看,叫连碟子放着,就没带来。”——第三十七回
宝玉给妹妹探春送荔枝,居然用怡红院的古董器具缠丝白玛瑙碟子,这个碟子原本是屋内的摆件,甚至当初建造怡红院时,就按照碟子的形状打造了槅子,专门用来摆放,因此脂砚斋生怕读者忘记这件事,特意写下批语:
妙极细极!因此处系依古董式样抠成槽子,故无此件此槽遂空。若忘却前文,此句不解。——庚辰双行夹批
荔枝表皮鲜红,放在白玛瑙碟子中更显得红白相映,堪称赏心悦目。
这种审美的体验,袭人、晴雯这些丫鬟们是无法体会的,故而袭人才��疑惑地询问:家常送东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拿这个去。晴雯也说:我何曾不这样说。
贾宝玉知道探春好雅,故而连送个荔枝都要精心搭配,探春也意识到了哥哥的用心,故而留下盘子来再三欣赏,竟迟迟没有归还。
蕉下客贾探春
这种感受延续了很长时间,到了“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贾探春给众人发请柬,其中给贾宝玉发的是一张花笺,足见探春尊重并理解贾宝玉“女儿是水,男人是泥”的个人观点,所以才用女性化的“花笺”相赠,这与第六十四回,妙玉祝贺贾宝玉生日所用信笺为“粉笺”真乃隔空照应,非细心读者不能察。
探春和宝玉的知己之情,也体现在信笺内容里,探春在信中写道:
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哉!
探春此封信补出前文,原来贾宝玉不仅送了荔枝,还送过探春颜真卿的墨宝,这幅墨宝后来还出现过——第四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携一行人来秋爽斋游玩,曹雪芹细致地记录了秋爽斋内部装饰: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此处的“颜鲁公”便是颜真卿的别称,再结合前文中探春在信笺中所写内容,这幅颜真卿的墨宝恐怕就是贾宝玉送给探春的那一幅,探春异常珍惜,将其挂在米襄阳的《烟雨图》旁边。
贾探春所居秋爽斋
贾宝玉、贾探春的兄妹关系,就隐藏在这些细节当中,不红君常闻读者间盛传“红楼全书无闲笔”,可读其分析,不过咬文嚼字,各种穿凿,打着“无闲笔”的名义,宣传阴谋论,殊不知曹公埋伏的细节是何等详实、何等细腻,完全无须进行天马行空式的延伸,慢慢读,慢慢品,读出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方是会读红楼。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