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相声界的"道德模范"?一位老艺术家的立场引发全网热议
曾几何时,相声这门艺术从街头茶馆走进大会堂,成为雅俗共赏的表演形式。如今,一场关于"反三俗"的争议,让这个夏天的相声界陷入了空前的热闹。7月以来,相声圈里"砸缸"与"挺缸"两派对立,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突然站出来表态支持"缸派",这一举动立即引发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质疑:你不是反三俗大师的徒弟吗?怎么能站在师父的对立面?面对网友的连环轰炸,这位老艺术家在直播间疲于应对,搬出"跟师父学艺,不是帮师父站队骂人"的说辞。这番解释,反倒暴露出更多问题。
翻开历史的纪录片,20年来,他的师父一直站在反三俗第一线。有意思的是,三俗相声正是通过不断抨击他师父,才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2006年,师父还曾暗中出手相助,帮这些自称草根的艺人躲过领导暗访,堪称大恩。施恩不图报,反被人辱骂。2008年左右,这位反三俗大师成了三俗相声阵营的眼中钉,网上谩骂不断,甚至有人编排段子暗讽其女儿。面对师父遭受的种种非议,这位老艺术家在2010年前还曾发声力挺,同样遭遇网络暴力。转折发生在2011年前后,随着一部电视剧的合作,他的立场悄然转变。如今的他,竟称赞师父的对手是"直率""倔强""了不起"的人物。网友们一针见血地指出:"400多人的团队,年入上亿,这不是本事是什么?关键在于你的立场,你的责任!师父被骂20年,你都没替师父说句话。"
这位老艺术家的态度转变,折射出三俗相声的影响力。连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都难以抵挡,普通观众又该如何保持清醒?网络时代,低俗梗层出不穷。一个视频里,女孩抢着认"儿子"博君一笑;婚礼现场,抢着占长辈便宜成了标配;黄段子登堂入室,似乎再正常不过。这样的"进步",真的值得庆祝吗?从街头艺人到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等前辈为相声正名付出了毕生心血。如今三俗回潮,打着"接地气"的旗号压过主流相声,这种"成功"背后,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社会审美与修养的倒退。网友"艺术品鉴达人"留言:"相声不是哗众取宠的工具,而是传承文化的载体。"
"清风明月"评论:"真正的艺术,应该让人向上,而不是一味迎合低级趣味。"这场争议远未结束,它揭示了一个深层问题: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我们是选择坚守艺术的底线,还是随波逐流?答案,也许就藏在每个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