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期间,和校长米夫“关系很好”。王明回国后,是党刊“《向导》”的编辑等基层职务。后来米夫成了“共产国际”的领导人,就“操作任命”王明为“政治局委员”;向忠发被捕叛变后,王明成了中共中央领导人。
王明成为领导人后,指出党内的危险是“右倾”,要实行“进攻路线”;先实现一省、数省的胜利,进而推进全国的胜利;把自己的一批亲信、年轻小伙子,安置在各级领导机关;向全国的各个根据地“空降领导人”,控制根据地、打击排除反对同志;一大批反对“左倾冒险主义”的同志,被“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1931年,王明去苏联“共产国际”工作,王明“指定、任命”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政治局常委”,博古为“总负责”。
博古被“任命”为“总负责”后,继续王明的“左倾路线”,派特派员、中央代表到各个根据地,进行“反右倾”,导致“肃反”扩大化,一大批革命同志、红军将士被杀。
之后,博古来到中央苏区,让李德指挥红军,红军连打败仗,丢掉根据地,只得长征。
王明、博古派到“洪湖根据地”的是“夏曦”,夏曦被“任命”为“洪湖苏区党政军最高领导人”后,不停的杀人、逮人,红军领导人段德昌、柳直荀等人被野蛮杀害,其他根据地的同志,被杀了几千人。
被“任命”为“西北根据地领导人”的是朱理治、聂鸿钧、郭洪涛等人;这几人“到任”后,胡作非为、被根据地军民唾弃。红25军到陕北后,朱理治、郭洪涛等人“力量增强”了,就进行了“大肃反、大杀人”,根据地干部、红军将士,被一批批的杀害。
被“任命”为“鄂豫皖苏区最高领导人”的是张国焘;张国焘到鄂豫皖苏区后,搞“小圈子”、拉“亲信心腹”,严厉打击反对自己错误意见的同志。后来,干脆搞“白雀园大肃反”,疯狂的杀人、严刑拷打,捏造罪名、杀害革命同志。红军将领许继慎被杀害,其他被杀的同志,则更多。
······
这些党史上的“惨剧”、“悲剧”,在当时和后来,许多人进行过“反思”,思考其发生的根源是什么,也做出了一些结论。
其中一个“根源”,就是“任命制”。
为什么呢?如果不是“任命制”,王明、博古、张国涛、夏曦、朱理治、聂鸿钧、郭洪涛等这些人,他们根本成不了“领导人”。
既然成不了“领导人”,他们又如何能残害革命同志。
当时的体制是:斯大林任命共产国际领导人,共产国际领导人任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共领导人任命各部门、各根据地领导人;就那样“逐层任命”。
结果,一些善于阿谀奉承、投机钻营、巴结上司的“奸险小人”,获得上司的信任、博得领导的欢心,所以被“任命”为领导人。
这类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人格品质,在“掌权”后,就“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在“为人”上,他们对上司谄媚、对下属跋扈,所以,和根据地同志搞不好关系,就憎恶那些和他们“走的不近”的同志,认为“坚持原则”的同志是“异己”、“不听从自己”。
他们的认知、观点,是严重错误的,许多根据地同志反对,其性格又十分“刚愎自用”,容不下反对意见,所以,就借口“肃反”,进行镇压、杀人、排斥异己。
这就是党史上的那些“肃反悲剧”的形成根源。
就像一个“金字塔”,处在“塔尖”的人,逐层任命下属。结果,被任命的那些人,没有“群众基础”,到任后,与下属、群众搞不好关系,就利用职权,搞“肃反、镇压”,“打击、排斥”,引发了一系列悲剧、惨剧。
所以,合理的“体制”,应该是“从下到上”;各级领导人,应该由党员选举产生。
“候选人”,当然不是一个,其中,最受拥护的人、被大多数人选举了;这“大多数人”,就是“多数派”。
既然是“多数派”,就代表了“主流意志”、大多数同志的“意见”;而“主流意见”往往是正确的、代表了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想避免那些悲剧、以及从那些惨剧之中反思吸取的“教训”,就是不能“任命”,而是要“选举”。
像王明、博古那些“小青年”,如果选举的话、他们根本当选不了;估计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当选”了。
那是一个假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