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赵秀才三告李知县

民间事见秽 2024-11-17 16:24:41

清朝乾隆三十二年,江西各地连遭水灾,鄱阳湖边的南康府星子县,低田颗粒无收,高地也只收到五成,老百姓喝稀粥度日,连湖滩上一种叫做“半年粮”的野菜都挖光了。这年秋后,皇上征粮的时候,为了安定民心,下了一道圣旨,说江西遭重灾,粮赋征三免七。这大灾年岁,要征上三成粮,老百姓都很难交得出,可是这道圣旨到了星子县,倒变成了征七免三。

原来星子县的知县李应龙,是个心狠如狼的贪官,他接到圣旨,心里打起了鬼算盘:皇上的圣旨,老百姓谁也不晓得,我把它掉一个头,那四成不就归我姓李的了! 他主意一定,就向全县发下了征七成的纳粮券,又派出差役挨村挨户催逼,限期交清,交不出的按抗粮问罪。一时间,全县百姓叫苦连天。

没几日,催粮的公差到了最边远的七都。七都湖洲上住着一个穷秀才,姓赵,名叫拔萃。赵秀才虽是个读书人,可性情很爽直,有胆有识,敢帮穷苦的人说公道话,乡亲邻里都跟他合得来。今年遭大灾,他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天天靠借粮过日子。

这一天,赵秀才从德安县的亲戚家里借到几升杂粮回来。一进家门,妻子就哭着说:“你出外后,县里派人来催皇粮,限三日交清,不交要按抗粮论罪。”妻子拿出纳粮券交给拔萃,拔萃看了,气得把脚一跺,说:“官府真是虎狼口,这样大灾之年,怎么能按七成纳粮?”妻子又说:“明天就到期限,这粮如何交得出?”拔萃问:“乡亲们可有交的?”妻子说:“没有一户能交得出。”赵拔萃想了一想,说:“我明天去拜见李知县,要他为百姓着想,减轻粮赋,放宽期限。”

七都的乡亲们听说赵拔萃回来了,都来找他出主意。赵拔萃把自己要去县衙门请愿的想法一说,大家听了都说很好。这时,只有一个人说:“请愿有什么用? 只怕有去无回。”大家一看,这说话的是个外乡的人,叫项希廉,家中有些田地,也因为交不出粮钱,来七都躲避的。赵拔萃听他那样一说,就问:“你说请愿怎么没有用?”项希廉说:“皇上已下圣旨,粮赋征三免七,这征七免三是李知县搞的鬼。”拔萃又问:“这可是真的?”项希廉当着大家说:“绝无虚言,我表弟在南康府当差,他亲眼看见了上面下来的文告。”乡亲们听了,恨得破口大骂。赵拔萃也气得指着纳粮券说:“好个李应龙,竟敢瞒上欺下,贪赃枉法,我要去告你!”项希廉又说:“你去告状,我们都把名字签上去。”

赵秀才一状告到了南康府,南康府的知府叫杨志清,他接上状子一看,心里一怔,急忙问:“你告李知县改旨贪赃,有什么证据?”赵拔萃就把一张纳粮券递上去,杨知府接到手仔细一看,不觉得口里叫出声来:“啊呀呀,这还了得!”赵拔萃赶忙施礼,说:“望大人明鉴,惩办贪官!”这一下,倒吓得杨知府半天张不开口。原来,南京的三省总督高杰是李知县的亲外甥,李应龙就是凭着这座靠山,胡作非为,杨知府心里十分明白,此案非同一般,弄不好,不但乌纱帽要丢,就连性命难保住。

杨志清想了半天,只好叫两厢衙役退下,再把实情告诉了赵拔萃,劝他不要惹火烧身。谁知赵拔萃反倒生气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杨大人惧怕权势,却不管万民疾苦,怎能为官?”几句话说得杨知府面红耳赤,他一拍桌子,说:“我若不管,你能怎么样?”赵拔萃说:“我要层层上告,要是上面准了我的状,到时候查下来,只怕杨大人也前程难保!”杨知府万万没想到,这个穷秀才还有这股犟劲,真叫他左右为难,思忖了片刻,又说:“也罢,本府自有主张,若三日之内没有发落,你就不必再来了。”

赵拔萃回到家中,等了三天,真的有两个衙役来了,说是杨知府请他带上粮券到星子县衙门议事。赵拔萃高兴答应,后仔细一想,心里又疑惑:既是杨知府请我去,为什么又到县衙门,恐怕有诈。他急中生智,马上到邻居家里借了一张粮券,与自己的一张都带在身上。来到县衙门,看见公堂上坐着李知县,根本不见杨知府。李知县一见赵拔萃就装出笑脸说:“赵秀才,你受刁民唆使,在南康府告了我,本知县并不责怪,只因本县对你关照太少,现将你家粮赋全免,特请秀才来收回粮券。”赵拔萃把李知县伸过来的手挡了回去,说:“我赵拔萃告状,并非为我一家,李大人若知错,应将全县粮赋按圣旨减免,我便收回状纸,不告大人欺君之罪。”李知县看赵拔萃不受贿赂,马上变了脸色,喝道:“大胆赵拔萃,敬酒不吃要吃罚酒,你平白无故诬告本县,该当何罪?”赵拔萃拿出一张粮券说:“怎么是诬告?这就是铁证!”李知县一把抢过粮券,奸笑说:“一张废纸,何足为证?”说完把粮券撕了个粉碎,当下叫衙役把赵拔萃关押起来,并命令守卫不准给他送饭。

七都的乡亲们得知这个消息,都纷纷到监牢来探望。可是一连几天,不但见不到赵秀才的面,就连带来的一点吃的东西也送不进去。后来,项希廉拿钱买通了一个牢头,把一张用西洋参水煮湿的草席送进了牢房,要赵拔萃吸洋参水活命。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星子县,引起了全县民众的公愤。项希廉和赵拔萃的亲友们,纷纷到南康府为赵拔萃喊冤。可是,南康府衙门关得紧紧的,说是杨知府因病告假。

李应龙得知了这些情况,心里有些发慌,他一面叫人给赵拔萃送饭;一面派人送了一封信去南京,要当总督的外甥高杰帮他拿主意。高总督回了信,要李知县赶快把赵拔萃放出来,稳住他不告状,就可以安然无事。李知县赶紧照办,把赵拔萃放了出来,还送给他一些银钱,说:“本县遵南京高总督之命,念你是个秀才,救你无罪。这些银钱,送给你养家置业,好生读书,求取功名。倘若再煽动刁民抗粮闹事,一定严惩不贷。”赵拔萃也不答话,接下银钱就出了衙门。

赵拔萃离开了县城,朝跟七都相反的方向走了一天,来到九江城外一家小客店里。这客店的老板姓熊名礼,也是星子七都人,与赵拔萃是知心朋友。三年前他因为得罪了李知县,才被逼得离乡背井到这里来,开了一家小店糊糊口,今天两个好友见面,分外亲切,摆上几个小菜,一边喝酒,一边谈起告状的事来。熊礼问赵拔萃:“如今你打算怎么办?”拔萃说:“我要到南京去告他。”熊礼说:“听说南京总督高杰,惩办贪官很有声望,不过,你告的是他亲母舅,恐怕不那么容易。”拔萃说:“我就想试试他执法如山是真是假,只怕有去无回,特来找你商量。”赵拔萃就把自己想好的主意告诉了熊礼,又写好两张状子,一张交给熊礼,说:“你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投到京都刑部姚大人那里。”熊礼点头说:“你放心,我一定办到。”赵拔萃就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自家的纳粮券,把它撕成两半,半张交给熊礼,自己留了半张。

几天之后,赵拔萃来到南京总督府,只见门前戒备森严,两旁还立着一块块木牌标语,里面有一块写着“严惩贪官污吏”。赵拔萃想了一下,振作精神走到府门前,把一面大堂鼓“咚咚咚”重打了三下。一下子府里面喝声阵阵,十分威严,高总督升堂,传赵拔萃进去。赵拔萃递上状子,高总督看完,瞪起眼珠说:“赵拔萃,我已命星子县令将你释放,为何又告到本府来了?”拔萃回答说:“回大人,我本不想上告,是大人府下一位先生召我来的。”高总督大怒:“本府岂有如此胆大妄为之人,他姓甚名谁?”拔萃说:“他姓严名惩。”高总督想了想说:“你胡说,本府并无此人。”拔萃说:“他每日都在大人府前,只是大人把他忘记了,”高总督被赵拔萃说糊涂了,想了好久也想不出来,就说:“你去把他唤上堂来。”赵拔萃赶紧走到门口,把那块“严惩贪官污吏”的标语牌拿来,竖在公堂上说:“就是它叫我来的。”赵拔萃这一弄,使得高总督一时不晓得说什么好,他振作了一下,就叫衙役把木牌拿走。赵拔萃急忙阻拦说:“大人且慢,等真正惩办了贪官,星子县的百姓们一定会给大人换上一块金字牌。”高总督没办法,只好问:“你告状可有证据?”赵拔萃拿出粮券说:“在县衙被李知县撕破,现只剩下半张。”高总督看了一下,说:“此案本督自会查明,你且退下。”

高总督退堂以后,独自思忖:这两年各地灾情严重,一些方官吏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弄得民愤很大,皇上还在担扰。舅舅这件事要是被人告到朝廷里去,一定难保性命。高杰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老母亲。老夫人关照儿子说:“你一定要好生保舅舅过这一关。”高杰叹气说:“这事真叫儿为难,要是泄露出去,不仅是我的名声被毁掉,就连官职也难保住。”老夫人听了,气得骂儿子说:“你这不孝之子,为娘守节半世,抚育你成人,如今你身为三省总督,还连自己的亲舅舅也见死不救。”高总督没有办法,只好派了一个亲信,快马去星子县接李知县来南京。这时,李知县也探听到赵拔萃去南京上告的消息,他也快马加鞭要赶到南京来找外甥商量对策。正巧,在半途中与高杰派来的人相遇了。

再说,赵拔萃在南京等了几天,每天到总督府来探听,一直没有怎处李知县的消息,他就带着那块“严惩贪官污吏”的木牌子,站在总督府门前的大街上,把李知县贪赃枉法、为非作歹的罪行和告状的经过当众讲出来,来往的行人听了,没有不气愤的。

高总督知道了这个情况,气得火冒三丈,派人把赵拔萃传进总督府。赵拔萃上堂一看,那李知县也在堂上,他晓得事情有变,正想开口讲话,就被高总督喝住:“赵拔萃,现有南康府星子县李知县告你煽动刁民,抗交皇粮,该当何罪?”赵拔萃回答说:“回禀总督,分明是李知县擅改圣旨,鱼肉百姓,反陷害我,物证俱在,请大人明察 。”高总督拿出半张粮券,抛在赵拔萃面前说:“这粮券上分明是征三免七,你为何无中生有,戏弄本上督?”赵拔萃一看,发现已不是他原来的粮券,就要分辩,高总督又喝住说:“百姓诬告县官,那加一等。赵拔萃,你是飞蛾投火自焚身。”赵拔萃说:“我原是望光而来。”总督说:“难道你不怕死?”拔萃说:“我为民除害,死而无怨。可笑你好一个执法如山的南京总督,原来是个徇私枉法的昏官。”赵拔萃说完,举起那块“严惩贪官污吏”的木牌,使劲向地上一摔,把木牌砸了个稀巴烂。高杰暴跳如雷,命令衙役把赵拔萃拿下,加上“诬告地方官吏,捣乱总督公堂”的罪名,打入了死牢。

当天,高杰又与李应龙秘密商议,伪造罪证,准备上报,把赵拔萃处死。哪晓得他们的手脚不还没做好,乾隆皇帝的圣旨下来了。高杰连忙跪下接旨,传旨官念圣旨说:“查江西南康府星子县知县李应龙擅改圣旨,重征粮赋,贪赃枉法,鱼肉乡民,经江西巡抚查明属实,特命南京总督高杰,将李应龙正法,钦此。“高杰听完,险上由红变紫,由紫变白,连忙叩头谢旨。再看那李应龙,早已吓得瘫倒在地上,原来,乾隆皇帝正想着手惩办一些民愤特大的贪官污吏,稳定民心。刑部奏上赵拔萃告状一本,皇上决定杀一儆百,把李应龙处死。

第二天,高总督只得把李应龙绑赴刑场斩首,接着,又给赵拔萃披红挂彩,赏给他五百两银子还乡。当日,赵拔萃就高高兴兴离开了南京,他想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星子县的老百姓,后来,赵秀才又把那五百两银子用在星子县造桥修路上,人家问他,他说:“我告状不为名利,民害已经除掉,我的心愿就满足了。”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