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校收割机:当一所“世界神校”扎根中国“培养改变世界的人

顶思课程 2024-09-10 20:39:25

随着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文化自信、创新精神、理想主义情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面对这一个个关键词,一所扎根中国的全球知名学校给出了独特的答案。它的到来,也让常熟这座江浙沪后花园小城的神秘感拉满,收获了中国国际化教育面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自2015年创校以来,这里被称为“藤校收割机”“小联合国”。一个个心怀天下的创变者聚集在一起,让教育的理想主义在现实中开花,闪耀动人。

01 创立手语社团,以理想主义为底色,“关怀精神”直达UWC理念内核

这是Kyrie同学初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二周。在这所名声显赫的“藤校”,Kyrie发觉这个理想与现实相交织的跨文化“地球村”令他陌生又熟悉。学习、行动、思考……这里的一切都让他忍不住数次回溯高中留给他的珍贵记忆。

Kyrie是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以下简称常熟UWC)的最新一届毕业生。对他而言,这段经历将会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部分,“这也是未来我会讲述给我的孩子的故事。”Kyrie说。

作为中国内地第一所、全世界第15所UWC,常熟UWC自诞生起就备受关注。秉持着通过教育,联合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从而促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常熟UWC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服务精神的未来领袖。

对于kyrie而言,常熟UWC带给他的是理想主义的精神底色。在这里结识的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友所带给他的收获,远比优异的学术成绩和申请季的几枚offer更值得回味。

▲关注“顶思”公号,回复【UWC】预约招生宣讲

一直以来,常熟UWC都拥有一个自由、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并鼓励学生成为敢于冒险的创新者(Risk Taker),不拘成见的开明者(Open-minded)和批判认知的思想者(Critical Thinker)。这样的氛围中,Kyrie身边被一群立志改变世界的师友所围绕。然而,在Kyrie看来,UWC对他影响最大的品质其实是“关怀精神”(Caring)。

Kyrie认为,在当下物质至上、效率至上的快节奏社会,人们被利己主义的氛围浸染,往往忽视了关怀精神。这种“关怀”不仅指向周边的人和社区,甚至还可以扩展到更远的世界。作为学校首个手语社团(Sign by Side)的创始人,Kyrie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并肩携手的关怀力量。

当时,对计算机语言充满好奇心的Kyrie偶然接触到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并开始加入语言学社团,逐渐对各种语言产生浓厚兴趣,特别是手语的独特性。“它没有文字,与平时所习惯的语言系统如此不同,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语言?”Kyrie不禁思索。

▲手语活动

起初,在探索精神感召下,Kyrie参与了学校组织的“Empathy Lab”(同理心实验室)活动,与当地残障人士合作设计为他们提供便利的日常器材。为此,Kyrie还了解到,一般人能够学习到的是通用手语,而聋哑人实际上使用的却是自然手语,两者差异巨大,这就让交流更添了一重障碍。

因此,Kyrie当机立断,与好友一同创办学校首个手语社团,希望促进“听人”与聋哑人群体之间交流与理解。在社团整个科普过程中,Kyrie坚持用“听人”称呼听力在正常范围值的群体,拒绝用简单的“正常人”和“聋哑人”将两者区隔。对于Kyrie而言,聋哑人除了在听、说层面有独特性,在其他方面与“听人”无异。而在观念层面上破除歧视,与行动上的坚持同样重要。

▲手语社团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模拟法庭的知行活动中,担任“证人”角色的Kyrie开始思考,如果聋哑人作为证人将面临怎样的困难?经过调查,Kyrie发现,当下,由于专业翻译人员短缺,手语交流困难导致沟通不畅,聋哑人法律权益保护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全国仅有一家律所能够为聋哑人提供专业服务。

因此,Kyrie毅然决然地申请前往这所位于重庆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在实习期最后两天,一位“不速之客”让Kyrie坚定了未来致力的方向。这是一位聋哑女生,她走近律所后便焦急地打着手势,一开始Kyrie以为又是一个“被骗钱”的声讨,后来他发现这一事件涉及到胁迫、暴力等刑事犯罪。由于受到手语交流、女生受教育程度和案件复杂程度的影响,女生第一次求助没有得到积极反馈,无奈之下才来到这家“救命”的律所。

对此,Kyrie又一次陷入反思。比起这些不能言说的人,自己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自由选择生活方式,已是极大的“特权”。而天然拥有优势的自己,应该要去贡献和回馈,去改变世界,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部分。由此,Kyrie下定决心想要攻读法律,为弱势群体“发声”。这一次,常熟UWC所深植的关怀精神再一次复苏,饱含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

02 百余个社团,体验式学习“知行合一”,从行动中领悟

手语社团、武术社团、街头实验、中国文化晚会……回忆起一个个贯注心血的组织与活动,Kyrie不禁感概,每一个高光时刻的闪耀都来自常熟UWC倡导的“体验式学习”。

作为享受校园生活,沉浸校园文化的一份子,Kyrie受益于UWC这一教育模式,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为此,常熟UWC专门设置了EL Office,即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办公室,为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与支持,帮助他们将想法落地为现实。

其中,常熟UWC超100个社团活动又被称为“知行”项目,其目标是让学生有机会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技能、价值观运用到实践中去,并鼓励学生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作为常熟UWC教育理念的一部分,“知行”二字源于王阳明所倡导的“知行合一”,同时也是贯彻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方针,它不仅符合IBDP的要求,特别是创造、行动、服务三大核心概念,更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

在常熟UWC,学生们如果想发起一个社团或者社会实践,需要提交活动提案,只要有合理的计划,学校都会给予支持。在想法成形的过程中,EL office的老师们会全力帮助同学们细化想法,并提供实际操作建议,同时协助他们做好出行前的安全准备和预算规划。

在“知行”项目中,“止戈”是Kyrie首创,且引以为豪的武术社团。Kyrie发现,许多人对武术有误解,认为武术是为了“打斗”“护卫”,甚至被贴上了“花拳绣腿”“迂腐无聊”的标签;另一方面,许多人认为武术门槛高,需要长年刻苦训练,因此不愿意轻易尝试。对此,Kyrie发起武术社团,倡导“化干戈为玉帛”“以武止戈”的和平精神,不少对武术感兴趣的外国同学纷纷加入。在学校的中国文化晚会上,中外学子一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

▲中国文化晚会武术表演

在Project Week的实践活动中,Kyrie受到街头艺术家启发,也在南京大街上做了一场关于破除刻板印象的行为艺术。为此,Kyrie穿着贴满社会刻板印象标签的浴袍,如“男生不能哭”“女生只能当主妇”等,并邀请路人撕掉自己讨厌的标签,同时希望他们说出原因,整个过程将拍成视频,形成作品。

▲揭露“刻板印象”街头行为艺术

当时,最让Kyrie触动的是,一位中年男人徘徊不前,最后决定勇敢地撕下“男生不能化妆”的标签;同时,一位清洁工阿姨,不紧不慢地将自己的清扫工具整齐摆好,以尊重对待学生们的实践尝试,并撕下“读大学才等于成功”的标签。对她而言,虽然囿于家庭条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不高,但她始终相信,成功就是今天的自己活得比昨天好。

在社团与实践活动中,Kyrie越来越相信“知行”的力量。每一次的尝试都是日后可以不断反刍的经验。在常熟UWC,学校越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学生也就越来越独立、自主。每年的三大晚会(中国文化晚会、圣诞晚会、同一个世界音乐会)就是例证。学生们全情投入,筹备工作完全由学生们负责,每一个节目都历经多次审核,只为达成最好的效果。这不仅是学生才华的展示,更是自治能力的体现。因此,每一年的晚会,都是校园里最值得期待的文化盛宴。

▲Kyrie主持中国文化晚会

03 打破“小圈子”文化,在“小联合国”学会跨文化理解

至今,Kyrie仍记得,当年初到常熟UWC时所感受到的多元与包容。作为一个在幼时有两年私塾经历的学生,一直以来Kyrie的年龄都较同班同学偏大。初中时,同学经常带着偏见看待Kyrie的年龄,而来到常熟UWC之后,Kyrie自在了许多。

在这里,有许多拥有形形色色,不同经历的学生,Kyrie的“转折”并不奇怪。而在学校的混龄宿舍制度下,国籍与年龄的限制被打破,Kyrie的室友就分别来自伊拉克和越南。在日常的相处中,他就每天都在感受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此,Kyrie笑谈,自己还曾抱着好奇的心态尝试过穆斯林同学的“斋月”,只为亲身体验别样的文化特色。

▲Kyrie与室友们

在常熟UWC,Kyrie总是被身边师友们所倡导的包容与理解而感染。对于Kyrie来说,地理老师Sammy对他的影响颇深。在他看来,这位老师是一位真正关心身边,关注社区的有心人。在学校,Sammy致力于一个反对歧视、鼓励平等的社团,旨在通过各种活动,帮助校园内的少数种族更好地融入多元大家庭。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Kyrie渐渐学会在跨文化理解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彼时,疫情刚结束,国际学生大规模返校。一时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有沟通不畅的情况,产生了一些隔阂与误解。

对此,Kyrie与几名外国同学主动发起了Special Meal倡议,在餐厅的一隅布置了几张桌子,邀请同学们走出自己熟悉的小圈子,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交流,加强理解,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开启认识新朋友的第一步。

▲Kyrie在表演中号召同学们参加special meal活动

在Kyrie看来,在常熟UWC这个“小联合国”中,不同国籍的学生们待在自己的文化圈层并不是长久之计,“大家最终还是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Kyrie说。

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是Kyrie身上最典型的UWC特质。在UWC的最后一年,Kyrie还做了一件让许多人至今印象深刻的事。当时,正值申请季,学校制定的“门禁卡”措施在学生中存在一些反对的声音,Kyrie和同学们没有选择去社交平台上宣泄情绪,而是组织大家连夜开会商量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写了一份名为“We Want To Be Heard”的倡议,并在校园内Teams上公示。Kyrie理性的处理方式和建设性的建议也得到学校的重视与同学们认同。

在常熟UWC宽松自由的环境下,Kyrie身上“实干的理想主义者”精神和“外交家”才干进一步得到发挥。他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才是理解的基础。尽管离开了高中校园,UWC依然在持续地给予他滋养。在他初到宾大之时,现实的变化让他陷入短暂的迷茫与焦虑,而UWC强大的校友网络却在社交上给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不论是校友的“认亲”,还是学长学姐们倾情帮助和友善建议,UWC总是连接他们的强韧纽带。虽然平时联系并不多,但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却总能串起一段段回忆和一个个话题。“尽管未来并不会一帆风顺,但UWC始终提醒我,要坚持让心中的理想主义在现实中开花。”Kyrie说。

▲关注“顶思”公号,回复【UWC】预约招生宣讲

作者 | Iris

图片 | 由学校提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