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炒作,剧烈分化,今年房地产的形势越来越清晰了

蓝白侃楼市 2023-10-11 17:14:04

大家好,我是蓝白。

这两天有一类热搜我老是刷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个吉林大哥去了几次淄博,喜欢的不行,直接买了个120多平92万的房子定居。

枣庄做自媒体的两口子到淄博后爱了爱了,租房租门头直播卖手串。

一个衢州的大哥,觉得淄博离浙江就隔了个江苏,杭州丽水金华太贵了,顺带手买了个小公寓。

总之,这一类热搜的共同特点是:“从进淄赶烤,到进淄定居。”

大哥们去趟两元店,也不至于这么随意吧。

这种密度的热搜,刷新了我的认知。

按理说,一个城市火了,有租房的有买房的很正常,宋大哥有宋大哥的兄弟,华强有华强的朋友,这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事。

但是,有些声音没活硬整,生拉硬扯的把这些个例往房地产头上按。

本来上一期聊过淄博不想聊了,可眼下这股风向,多少有点不对味。

如果真是不差钱的富哥还好,买10套也是人家的自由,可要是给那些计划下血本买房的人造成误导,来骗来偷袭,那就不好了。

咱们就认真的抠一抠数据,从淄博楼市聊起,再看全国,现在的房地产到底是个啥样子。

上个月,淄博新闻办说,3个月时间,卖了120.6万平米的房子,同比增幅61.9%。

这个数字,放眼整个烧烤界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我觉得这两天我老是刷到的热搜,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酝酿的风向。

过程是这样的:

官方只是简单发布了一个数字,媒体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有血有肉的各种故事,然后有人再用“烧烤带动外地人买房”这种过于魔幻的逻辑,证明万物皆可房地产。

不对,深究起来是不对的。

烧烤的热度,是从3月份开始升温。

我查了一下,3月中旬到发旅客人数达到了4万人次以上,还成立了烧烤协会。

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客流,来自省内其他城市的大学生打卡带动。

真正火起来,还是4月开始,各路网红和探店博主狠狠的助推了一波,至此火遍全国。

4月15日和16日这两天,只算淄博火车站,不算淄博北站和临淄北站,到发旅客都达到了8万人次以上,比3月份夸张多了。

而这份卖房的数据,是整个一季度的合计,基于常识,网签数据一般也都是有延迟的。

所以,3个月卖120万平米,不能说跟烧烤没一点关系,只能说一点关系都没有。

哪怕是城市名片爆火的4月份,数据也并没有太离谱。

参考易居的4月50城新房成交报告。

1-4月份,淄博卖了10417套房子,成交面积是133万平米,同比增速都在70%以上。

同比看起来还行,但那对比的是去年4月份。

重点应该看火爆的4月,环比还没爆火的3月,成交反而降了8%。

这样来看,烧烤卖房的逻辑,当然也就不成立了。

淄博这个城市,以前一直是山东的小透明,但凡爱炒房的都去看青岛济南了,再不济也是烟台,论经济不如几个大哥,论人口也不如临沂潍坊。

跟大部分不拔尖不拖后腿的地市一样的剧本,早些年靠棚改没少涨,这几年顶不住压力,既不限购也不限售,还有各种补贴。

七普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3.24%,年轻人去省会的比较多。

下面有五区三县,房价坚挺的地方主要是张店,尤其是西边的齐盛湖得1万多,高新和经开前几年也涨的很猛,跟老城区基本都是7K-9K的水平,下面的县区里,临淄、桓台房价也不低。

山东还有河北地级市的房价,着实有点看不下去,比起河南安徽的地市明显贵了一大截,这当然也是有原因的,这里先摁下不表,后面再聊。

其实,全国这种类型的城市都一个套路。

棚改拆迁户买一波,新区扩张涨一波,高铁新城、单位搬迁、大学城再来一波,去化基本都靠本地人。

如果不是烧烤热度过于炸裂,很难会让人想象,在全国绝大部分城市都老大难的2023年,淄博能被拉出去当卖房排头兵。

真要牵强的说烧烤能带来购买力,那也只能是一个无法提供太多购买力的群体:

烧烤店老板。

实惠的烤串当然好吃,专业的城市运营必须要点赞,但这一股试图把房子捆一块的风向,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聪明,小聪明啊。

从淄博看全国,真正能带动一个城市销量的条件是什么?

年轻人,准确的说,是愿意在这个城市结婚的年轻人。

再准确的说,是想在这个城市买房结婚的年轻人。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家庭小型化。

富哥和投机者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中国人买房,个人对于购房决策的影响可以忽略,买房行为,是家庭决策的结果。

1,家庭中非农就业人口比重越高,就越有可能进城买房。

2,子女为教育、工作和更好的生活进城买房,前提是进城结婚。

这就会导致“一代户”的比重大幅增加。

我以河南统计局发布的七普《全省家庭户状况分析》为例:

同一辈人居住的一代户占比42.99%,与六人普相比上升了17.83个百分点。

二代户占比39.95%,下降了12.31个百分点。

小两口不跟父母在一块住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再看全省家庭户年龄状况的城市分布:

最后一名是漯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占其总家庭户的比重最大达到了41.92%,其次是焦作的41.17%。

排第一的,也就是最年轻家庭结构的城市是郑州,只有28.22%。

人口流入越多、家庭小型化程度越高的城市,对婚房,独居房的需求越强烈。

去淄博玩的大哥当然可以不眨眼买房,但愿意到淄博结婚组成家庭的,100个里面有几个?

有人说那直接看结婚率不就妥了么?哪个城市结婚率高,哪个城市房价会涨。

那倒不是,在我们特定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区别下,初婚人口和初婚率,并不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婚房需求。

比如,在2019年,北京常住出生人口数量达到了17.14万,但当年北京登记结婚人数只有8.12万人,出生初婚比接近2倍,即使考虑二孩因素,新生儿为非京籍的比例,粗略估计也能达到1/4。

户口迁不进来,结婚率的指标贡献给老家了,钱和人都贡献给大都市。

克而瑞有个报告,用疫情前2019年的“常住出生人数/近两年初婚登记对数”,也就是出生初婚人口比,看外来人口对一个城市婚房需求的影响。

山东、河北、上海、湖南、浙江、广东、福建、江西、广西、北京高于全国水平。

这个排名是非常有意思的。

北京上海就不用说了,常住人口远远大于户籍人口,浙江广东福建也是一个逻辑,都是两口子在这定居买房生孩子,结婚回的是老家。

排前两名的山东跟河北,很有迷惑性。

上面提到,山东河北的地级市,像邯郸唐山临沂之类的,房价普遍比河南安徽的地级市高一截,形成原因很复杂。

一个可能是区位,比如河北,京津冀城市群的保定廊坊拉高了均价。

山东地市的GDP,也都比河南安徽高一截,还有济南青岛双核对周围城市的带动。

另一个,反映到指标上,就是这两个省份的常住人口出生率都很高,但对比相同体量的人口大省,初婚人口相对比较少。

初婚率的指标我没查到,但是看结婚率,跟河南安徽明显就不一样了。

比如,在2020年,山东结婚登记数是48.74万人,同样是人口大省的河南高达62万多人,河北只有37.49万人,安徽却有47万多人。

这样一来,出生初婚人口比自然看起来就高了,对比其他省份,似乎婚房需求是不错的。

但是,有一点必须要考虑,报告用的是2019年的数据,而经过疫情这几年,山东河北的人口形势正在急剧下滑。

2019年的时候,山东出生人口能排到全国第三,到2020年,山东出生人口跌破了100万。

到了2022年,山东出生人口跌破了70万大关,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几十年来首次告负,常住人口减少了7万人,河北降的更多,少了28万人。

与此同时,广东连续三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去年浙江常住人口猛增37万人,哪怕安徽也增加了14万人。

这就是山东河北,跟京沪浙江广东最大的区别。

婚房需求曾经一阵风的抬高了房价,常住人口出生率一旦崩掉,一个城市房价的地基就会松动。

论卖房,烧烤不如丈母娘。

当家庭小型化,常住出生人口,初婚登记数量,造成婚房需求两极分化的时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不同城市的结构分化,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我们从时间上的强烈落差,就能看出大小城市的剧烈分化。

淄博一季度为什么成交看起来很强?

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强,而是因为全国都强。

国金证券的报告,截至3月下旬,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已达2019年同期水平,比2022年同期提升59.4%。

全国代表性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比2019-2022年平均水平提升66.8%。

但是,进到4月份,买房子的瞬间消失了一半,30城新房销售降到了2020年同期水平,二手房销售降到了2021年同期水平。

与此同时,4月北上广深房价全线上涨,成都厦门也挤进了全国房价涨幅TOP10,上海土拍溢价率创两年新高,一个月卖了534亿的土地,广州土拍触顶率高超过50%,合肥4月平均溢价率达到了12.15%,卖地大市杭州1个月又卖掉了100多亿的地。

一季度全国表面上看起来都很强,4月份就开始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两极分化。

钱总是流向不缺钱的人,和城市。

你可以去小城市旅行夜市打卡拍照,领略不同地域风貌的一幕一景,一树一草,感慨人生无常命运起伏。

但是,最好不要去那买房。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