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基辛格来中国,周总理罕见动怒,美方:第一次见这样的对手

东场的校尉 2024-02-29 18:32:58

在中国人民欢庆元宵,吃甜水汤圆,放满天响炮之际。

隔着太平洋的美国国内,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激烈的声音正在对擂互喷。

当今国际,除了两个炸药桶噼里啪啦,美国左右互搏也非常精彩。

简单提两点:

一个是尼基黑利仍在和懂王打擂台赛,在家乡州落后约20个百分点选票;

另一个是胚胎算不算人,让美国人民吵翻了天。

如今我国和美国的关系,相比于53年前中美破冰之际已经好了太多。

所以我们才能这样“友邦惊诧”。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之后,中美关系迎来破冰点。

于是他第二次公开访问。

却没想到,破冰,并不代表着春天就这么来了。

“民主手段”

当时,尼克松授权基辛格代表自己。

这位将军不仅带来美国建交的信号,还带着一份公报初稿。

这份文件,不仅确定尼克松访华的相关事宜,还要简单阐述了中美双方的关系。

这已经是基辛格“梅开二度”:

第一次秘密来访,连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罗杰斯也一无所知。

他坐飞机抵达京城,周总理亲自接待。

然而,就在这趟长途飞机上,基辛格发现:行李箱中竟然没有正装衬衫。

老将军有些汗流浃背了。

西方外交是颇有一些门道的——又或者说,在礼仪方面“斤斤计较”。

考虑到,西方常有几百年的贵族世家。

从英国殖民下独立的美国,有样学样也可以理解。

举例说,正式社交宴会上,光是餐具都可能分出20多个。

他们以己度人,认为互不往来20多年的中国,很可能就细节问题发难。

焦灼之下,基辛格问遍了所有随行人员,结果只有身高1.95米的助手多带了一件,基辛格比助手矮20厘米!

最终,他不得不穿着不合适的衬衫会见周总理。

美方,还是比较重视与中国的历史会面,给基辛格准备的开场稿有7cm厚。

但基辛格拿出来以后,周总理笑道:

“谈话聊天,何必照着念呢?”

基辛格便发现,他们关于衬衫的纠结,大概是东施对镜贴花黄——白费心思。

不过,正因为他们看中第一次秘密访谈,才会有基辛格光明正大的第二次会谈。

美国才真正看懂了中国。

基辛格,曾在回忆录中说:

“周总理是我遇到的最有魅力的人……凭借过人的智慧,他在谈判场上力压对手…对于分歧点,从不喜欢遮遮掩掩……”

这“分歧点”,就是周总理发怒的地方。

在基辛格带来的公报初稿上。

美国外交部,用了大量空泛的话夸大中美双方的共同点,而两者的分歧,他们含糊其辞。

本来中美第一天会见,定下了尼克松2.21访华。

并说第二天由中方外交部部长,参会讨论更多细节。

但周总理第二天亲自来了,他说:

“美国不能用老一套糊弄中国!”

“与众不同”

西方国家在合约、谈话甚至媒体报道上,喜欢什么样的风格。

想必关注国际时政的朋友,都比较熟悉了。

例如,巴以冲突后,联合国开了无数个相关的会议,并提出无数个挽救人道主义危机的提案。

其中有一个提案说:建议以巴两国暂停交火。

他们玩了一个文字游戏:“暂停交火”和“停火”,是不一样的。

暂停,表示这次停了,还会再次开始;

而停火,就是不会再起冲突。

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意见不同的时候,往往不愿意直接说明白,不想破坏“平等”、“民主”等理念。

这种老一套话术,很明显在我们这里是行不通的。

50多年前,周总理明确说:分歧点不讲清楚,对于两国友谊毫无益处。

基辛格,则在中美建交的档案文件里说:

“周一定是听从了毛的指示,才会在第二天的会议上这样严苛地批评公报初稿。”

中国字字珠玑,不愿意让别人误会。

用那些含糊的话语中,别国会揣测,中美是否达成了见不得人的交易。

在钓鱼台的20多个小时里,中美双方就建交的各种问题基本达成了一致,除了美国在台湾有军事防御部署这个问题外。

一切都尘埃落定。

等到尼克松访华,美国也承认了一个中国原则。

由此,我们很容易得出:和外国人打交道,一定要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不然只会吃暗亏。

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就有网友分享到:

带外国甲方到公司,他不会说中文,公司同事下班呼到:

“走了!”

他也兴高采烈跟着“走了!”,一群人热火朝天地走。

结果等送别,这位外国人笑嘻嘻地说:

“真有意思,像动物一样。”

网友气急,表面却月淡风清:教你这个,最容易。

百姓之间交往尚且如此,更别提国家之间了。

我们不仅要在军事、经济上强大,态度上也要不卑不亢,平等交流。

不能像日韩之流,身处东亚,却以欧美国家自居,最终只会“舍本逐末”。

目前国内一些群众,认为“欧美是文明先驱”,“民主平等令人向往”,是国内比不得的。

这样的认知,应当改变了。

君不见,加沙南部唯一一所正常运行的医院,在以色列人的枪炮下没了水电。

美国关于移民问题的讨论,更是到了“互扇巴掌”的地步……

没有限度的民主,只能成为个别人手中的玩具。

没有规定的自由,只会是三匹马拉两架车。

我国的“与众不同”,并不是特立独行,而是一种坚定自身。

写在最后

2024,已经过去两个月。

很遗憾国际上的争端,依然没有一个结果。

某些国家不停地“一票否决”,带着自己的羽翼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

诚然,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历史而言只是一眨眼。

就好像中美建交的50多年,其实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

但是对于缺衣少食的人们而言,对于身患重病的人们而言,一天便有可能致命。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让我们可以回望过去。

以史为镜,得到许多的启发,少走弯路。

但是对历史短暂的国家而言,也许只会在7厘米发言稿做文章,而在大是大非面前装糊涂。

和这样的国家来往,我们必须要不忘初心,坚定自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