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叶剑英元帅去世前一年,曾召集鄂陕川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开会,会上曾布置过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要找一个人。”
叶剑英严肃的望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缓缓说道:
“这个人叫廖乾五。”
即便时隔60年,叶帅也没忘记廖乾五的名字,他深情回忆当年与廖乾五一起工作时的点点滴滴,心下有许多感触。
“1921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广州成立,我作为大总统随员与孙中山到广西桂林参与北伐准备工作,后随江防舰队护卫孙中山南下广州。那时我自己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并肩战斗。当时领导共产党武装力量的人就是廖乾五。”
不过,在叶帅的回忆里,党史上如此重要的人物,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竟然音讯全无,好似凭空消失了一般。
事实上,廖乾五并非是消失,而是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经牺牲了。
一寻找廖乾五,一个最重要的讯息是,他的出生籍贯。
如果能知道一个人出生几何,家住何方,这样对于寻找他的生平是非常有帮助的。
不少当年曾参与寻找廖乾五的工作人员回忆时都称:
“寻找廖乾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革命英雄,对他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党史研究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叶帅嘱咐那天开始,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工作者便四处走访,时任陕西省委书记的马文瑞对此项工作十分支持,当时陕西《革命英烈》编辑部张敏、西军电(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董建中老师、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守宪三人分别组建了三个工作组,奔赴全国各地寻找。
直至半年后,才有了突破。
说来也是一个特别凑巧的事儿。
1986年6月17日中午,陕西《革命英烈》编辑部张敏率领工作组来到湖南醴陵县革命英烈资料馆查找资料,偶然碰到了一位姓崔的女同志,这位女同志在资料馆工作多年,知道不少情况。
也是在闲聊时,张敏偶然提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这位女同志立马回忆起来:
“这个名字我好像有印象。我年轻时看过一个带“乾”的名字,请教过别人,还和别人争论过,所以还有印象。”
更准确说是,当年曾有一封信寄到了湖南醴陵县革命英烈资料馆,信上的内容是寻找一个人下落,而且还是这个人的老家寄来的。
不过,因为年代久远,这名女同志只记得是找一个名字里面带“乾”的人,但具体是什么名字却不记得了,只能说有很大概率就是廖乾五。
只是很遗憾,这封信已经丢失了。
就在张敏懊恼的时候,这名女同志又说,当年她在收到这封信时,就把内容记在日记里了,而这本日记应该还在。
一听消息,张敏果断率领工作组与这名女同志一起到家中,把当年的日记一本一本翻出来,幸运的是,日记还在,上面清楚的记得1962年3月3日,转收陕西省平利县龙门公社龙门大队信,查询廖乾五下落……
至此终于可以确定,廖乾五的出生地就是在陕西省平利县八仙镇龙门村。
这下工作人员马不停蹄的奔赴廖乾五的出生地,四处走访,一点一点的摸清楚了廖乾吾的出生年月,以及参加革命后的一些经历。
二廖乾五是1886年2月18日出生在陕西平利县龙门乡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幼年时曾入私塾求学,后来又随曾考中秀才的二哥廖翰屏读书。
有意思的是,资料中还蹭提到,廖乾五还在本乡随教师习武,
1906年冬,廖乾五同本乡的姑娘杨富秀成婚,但很遗憾的是,廖乾五并没有后代,这也是后来调查他出身来历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廖乾五长大成人后,正值晚清时期,国家民族正陷于危亡的命运中,廖乾五的三哥廖定三当年是同盟会会员,正在武汉从事反清运动,廖乾五本想前去,奈何途中叛缠用尽,流落在黄陂县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不久之后,廖乾五受二哥资助,考入京师农业学堂,1911年毕业,后来被分配到北京农事试验场工作。
1916年,廖乾五受陈树藩邀请回陕任职,结果目睹了陈树藩在统治陕西期间,打压进步人士,扶持个人势力的行为,愤而去职。
几经辗转,廖乾五离开陕西赴武汉,结果途中患上了脊髓炎,辗转三年多才有所好转。
1920年,廖乾五受湖北省军政府交通部长熊晋槐邀请,出任他的家庭教师。
不过,也就是在这一年,随着陈独秀、李大钊的努力,各地都建成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当时武汉也在包惠僧、李汉俊的努力下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临时小组。
本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廖乾五,在结识包惠僧、李汉俊后,内心思想逐渐倾向于共产主义,并受邀参加了武汉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2年,廖乾五加入中国共产党。
廖乾五参加革命后,便积极参加和领导工人工人革命运动,1923年2月初,经过多半年时间准备,廖乾五参加并领导了京汉铁路大罢工,声势震动全国。
只是很遗憾,当时工人革命力量尚弱小,军阀异常强大,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
1923年2月7日,吴佩孚下令湖北督军萧耀南借口以调节工潮为名,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结果工人代表在前往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工人纠察队仅凭赤手空拳反击,无奈差距太大,牺牲52人,受伤达300余人。
廖乾五逃脱后,仍然留在汉口。
当时,国共双方正酝酿第一次合作,廖乾五在1923年年底,出任了新成立的国民党汉口市党部筹备处副主任。
1924年1月,廖乾五以共产党员的个人身份,出席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国民党汉口执行部宣传部部长。并在4月担任了中共汉口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
不久后,汉口党组织遭到破坏,廖乾五动身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
三中国共产党人最初领导革命,依靠的是开展工人运动,然而工人作为革命力量,他们在参与革命时,常常遭到反动势力迫害,而自身又无绝对力量来反击。
差不多也是在1924年5月,中国共产党人决心加强对军事力量的重视,随着国共合作以后,依托于苏联帮助,开办了黄埔军校,中国共产党人也选派了大量的人才到黄埔学习。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人决心拥有自己的一支武装力量。
巧的是,当时孙中山计划在军阀内部改组盟军遭到阻碍后,在周恩来建议下(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下定决心筹组一支自己领导的革命军队。
1924年9月,在苏联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帮助下,隶属于大本营航空局的大本营铁甲车队正式组建。廖乾五恰好在那时赴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后来被中共广东区委点名廖乾五任该部队政治部主任,包惠僧任政治教官。
不久之后,首任大本营铁甲车队队长卢振柳不得力,孙中山撤销了其职务,并叮嘱周恩来从黄埔军校遴选俊才充任,周恩来从黄埔抽调了黄埔军校调特别官佐徐成章和第一期毕业生周士第、赵自选等共产党员担任,并改组为改组扩充大本营铁甲车队为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就是后来有名的叶挺独立团前身。
也因为在铁甲车队的工作很出色,廖乾五的大名很快为人所熟知,给当时还不是党员的叶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党真正最早掌握军事力量的,不是当时军史教科书写的叶挺独立团,而是廖乾五领导的孙中山铁甲队,全称是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铁甲队是叶挺独立团的前身。军史最少应该往前提一年零三个月。”
叶帅后来评价廖乾五:
“廖乾五作风正派、文韬武略、有勇有谋,带兵纪律严明,是一位将帅之才,党领导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是他开的好头。”
1925年10月,以铁甲车队为基础,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34团,叶挺任团长,而原铁甲车队政治部主任廖乾五升任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授少将军衔。
1926年北伐前,廖乾五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北伐战争。
也因为处在一个关键位置上,后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廖乾五则在党的指示下到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
当时,我党已经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然而起义密电为汪精卫所截获,要求张发奎以开军事会议的名义召叶挺、贺龙上庐山开会,时任第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连夜飞奔至九江,通知叶挺、贺龙。
1927年7月25日,在九江市甘棠湖上,叶挺、贺龙、叶剑英、高语罕以及廖乾五泛舟湖上召开了“小划子会议”,确定南昌起义主要的部队力量,并在会上决定,廖乾五作为叶挺的助手指挥十一军24师行动。
起义成功后,廖乾五任革命委员会总政治部秘书长、宣传委员会委员,第20军党代表。
不过也确实很遗憾,南昌起义后,廖乾五几乎名声不显。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廖乾五在1928年初被派往北方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也因为在北伐时期偌大的名声,廖乾五在北方几乎无法开展工作,时常收到国民党特务监视跟踪,无奈被迫离开北平辗转回到上海,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军委工作。
1929年初,廖乾五被派往湖南从事地下工作,1930年出任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主要负责对敌的兵运工作。可惜不久后即暴露身份,被国民党湖南当局逮捕。
1930年9月3日,廖乾五被敌人秘密杀害于长沙市郊,时年44岁。
廖乾五革命一生,最出名即是在北伐时期,他卓有成效的开创了在革命军队中政治工作的典范,为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奈何牺牲太早,以至于名声不显。
直至八十年代以后,廖乾五的事迹才通过发掘,为世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