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瑕"是一种古代文学批评话语。“瑕”本来是指玉上的瑕疵、斑点。“指瑕”的对象多是文章,是指出文章的毛病、瑕疵,并说明理由。文学批评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无论古今都有很多对作品进行文学批评的学者,比如南朝的刘勰,明代的金圣叹等。近代的钱钟书也热衷于文学批评。“指瑕”最早是由刘勰提出来的。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曾将“指瑕”作为单独的一章来写,认为“指瑕”是文学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当代,经常有学者给古文注释指瑕,或者对教材内容指瑕。唐代文学家王勃才思敏捷,九岁时读颜师古给《汉书》所作的注书——《汉书注》,便可作《汉书注指瑕》,来纠正《汉书》中的错误。王勃不到十岁就可以做类似老师批改论文,学者进行文学批评的研究。这离不开自身的天赋和对古籍、文学理论的潜心研读。
文章的影响重大,也容易广泛流传,作者下笔需要慎重。自古以来,即使很多文人大家的文章,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用词不当,比拟不当,搭配不当等等。以写文章时用词应当力求准确、恰当。这要求作者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还需要反复检查、打磨文章。
一些文章中的注释有解释错的地方,把一些不常见的字、词翻译错了,容易引起歧义。比如刘勰说,应勋对《周礼》的注释,把“匹马”的“匹”翻译成量词,意为按马头数马匹,而实际上匹马是和车两相对的称谓,就是指马,无关数量。一旦翻译错误,文章写成后传诵开来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即使是错误的影响,有的甚至也可以错传上千年。错误的理解会歪曲文字本来的意思。常见的有歧义的词语有“大器晚成”,"止于至善”等等。而“衣冠禽兽”在明朝初期,本来是个彻头彻尾的褒义词,用来形容古代官员服饰上的禽兽图案。到了明清之际,朝堂腐败,这个词就变成了贬义词,形容穿戴衣帽而内心卑鄙、道德败坏的小人。有些词语具体应该怎么解释,应当放在当时的语境中去。
一些文章中的轻微瑕疵,不仅在于用字上,比拟不恰等上面,有时候对于人物的称谓也一直变来变去。主语一会用名字,一会用名号,容易让人混淆。提到人物名字的时候可以提及他的名号、谥号等,在后面应当用相对稳定的称谓,不要随意变换。
这样一来,文学批评显得很重要。“指瑕”这种文学批评行为不是故意拈错,也不是用刻薄的语言讽刺作者或文章,而是纠正文中的错误。这对于准确地理解文章传达的意思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