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休学后,家长给孩子创造五个条件帮孩子走出来

艾玲知识 2025-01-09 09:01:17

爱不需要太努力,爱需要更智慧。

做家长难,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更难,家里有个抑郁休学的孩子,家长是难上加难。

经常有家长打电话说,“老师,我家孩子抑郁没抑郁不确定,我感觉自己都抑郁了。”

跟抑郁休学的孩子沟通,很多家长总是小心翼翼,说多了,怕他嫌啰嗦不高兴,说少了自己又着急好像有什么东西堵着总想说点啥。于是心里就干着急,不知道怎么做能减轻孩子内心的痛苦。

我想说的是,我们家长越是小心翼翼,越是卑微,越不能正常相处,孩子走出来的时间越会拉长。相信每个人的康复能力,特别是青青春期的孩子。因为青少年的孩子内心向上的力量一直都在,所以只要我们家长创造的条件合适,他内心的力量马上就能破土而出振作起来。

家长要从这五个方面给孩子创造恢复心理能量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稳定。家长一定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状态。

孩子刚刚不去学校,家长是各种担心:担心孩子学习进度跟不上,担心马上会考了,担心适应不了学习环境了……其实,家长越是怕啥越来啥,你越是担心孩子越是走不出来,你们就是在一块儿互相纠缠。

遇到焦虑的家长,我会分享受惊吓的小狗的故事。小狗遇到家里来了陌生人,会快速躲起来,钻到沙发底下,床底下躲起来。怎么样让小狗出来呢?你拉它,用好吃的诱惑它,都没用的。最好的办法是,家里人该干嘛干嘛,它觉得安全了,没有危险了,自己就偷偷尝试着一点点靠近我们了。

所以,家长一定要先稳住自己,不管孩子情绪怎么千变万化,家长要稳如泰山。理解他可能是暂时遇到了困难,包容他真的去不了学校。当家长能够稳稳的接住孩子的情绪,孩子才能按下心。疗愈才慢慢开始。

第二个条件:接纳。孩子要能感知到自己是被爱托举的。

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不管我怎么样,哪怕我永远上不了学,甚至残疾了都没关系,爸妈会来照顾我,我依然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我依然是被爱的,我没有任何生存的压力。

第三个条件,希望。爸妈始终相信孩子是有希望的。

即使孩子暂时去不了学,躺平了,落后于同龄人了,但是爸妈也相信孩子是能慢慢赶上去的。今天的太阳会落下,但不影响明天照样会升起来。

举个例子。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女儿十二岁休学。开始时朋友也想尽办法把女儿拉起来送到学校去。那个时候,亲子关系僵化到了极点,女儿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几乎零沟通。

折腾了大半年,妈妈想想通了,觉得女儿上不上学都是我的孩子,她的健康比上学的那张文凭重要。从那以后,她调整心态,做好吃的,分女儿分享自己在单位的各种开心不开心的八卦。半年后女儿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朋友跟女儿分享她的兴趣爱好,听女儿讲动漫故事。

突然有一天女儿想做生意,让妈妈给她点启动资金。朋友犹豫了一下马上答应。从此女儿开启了她的“事业”:给动漫人物做配饰。也不知女儿哪来的灵感,她的客户对她设计的配饰特别满意,客户多的时候朋友也要帮忙。

三个月下来女儿不仅还了朋友的启动资金,还主动拿出自己赚的钱,给妈妈买了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服装。看着女儿的变化,朋友跟女儿开玩笑“你现在是老板了要给你哥攒钱娶媳妇哦。”有一天女儿一本正经地朋友说她要回去继续读书。因为她想读服装设计专业,创立一个自己的品牌。

所以,家长始终要相信孩子,让孩子看到希望,体验到他有价值,他有力量感,他自己就会起来。

第四个条件:慢下来,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老师,我们家孩子也接纳了,也允许了,各种满足他的兴趣爱好,孩子怎么还是无动于衷,学习的事一个字都不谈呢?”

来咨询的家长,最焦虑的不是最开始的阶段,而是孩子躺平一段时间后,看到孩子仍然不提学习仍然走不进学校的时候。

我一般会跟家长说,一个孩子从朝气蓬勃到悲观失望再到闭门不出,至少经历了好几年吧,这么长时间的积累,一两月能缓解孩子内心的伤痛吗?绝对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记住“慢就是快少即是多。”让孩子按照他的自然节奏来,这是最大的捷径。

第五个条件:认知转变。

家长的认知转变决定了以上四点能否做到位,实实在在地做。因为我们的行为是受我们的认知决定的。你能稳住,接纳孩子,相信孩子,是因为你足够的相信孩子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成功的道路千千万,是你打心眼里相信孩子。

有了这样的认知,不管什么原因孩子暂时去不学躺平了,不会认为孩子就完蛋了,是坏事。我见了这么多抑郁的厌学的孩子,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之后,他的共情能力,对事物的敏感度,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都会让他在接下来的人生独一无二的财富和经验。再遇到困难,他会想,那么难我都挺过来了还怕啥?相反,如果孩子不躺平继续在学校里面扛,扛到最后大很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甚至一些危险行为造成无可换回的伤害。

我们一定相信孩子相信,但凡事情发生,一定有它发生的意义。只要我们家长还不想放弃孩子,有陪孩子走出低谷的信心,创造利于他恢复的条件,孩子会有更好的人生。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