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把品德评价纳入高考不太合适

巅峰倦客 2019-03-14 19:57:22

建议把品德评价纳入高考,这种以品德评价作为一个人晋身条件的做法,自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之前,便一直被实行着,差不多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结果如何呢?

春秋战国时,唯名师论,也就是说,不管你的学识如何渊博,只要你不是出自名师,没有名人推荐,那就一样不被人重视。有的时候,就算是有名师,但是,没有路径,也同样不被重视。所以,商鞅在魏,最多只是个中庶子,艰难逃到秦国,还要靠走关系才能被秦孝公接纳。孙膑被庞涓所害,后来的范睢李斯等,亦如此。

到了两汉时期,推荐的人,全是依托家族、门阀而进入,所谓给国家推荐优秀人才,无不是自己的一党一派一族一脉。那个时候,当官的,基本上都成了世代世袭。不管你如何有才,只要关系走不到位,那就别想上位且施展抱负。所以,杀猪屠狗之徒,因裙带关系,可以登堂入室位尊庙堂尸位素餐。反而使有才有德之辈,被排挤陷害,且身陷牢狱甚至命丧黄泉。在这种情况下,并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推荐的缘故,宗族门阀已经让整个国家中强外干,为官者只知推荐自己的恩师,门阀宗族利益高过了国家与民族利益。这个时候的皇帝,竟然被这些门阀宗族势力所架空,成为了活生生的傀儡。而那些不同门第的官员,心中没有正义与邪恶,只有我派与你派。自己派系的,就算是错误,也要拼命遮掩维护。他派的,就算是正确,也要拼命诋毁和拆台。

后来为什么有了科举制度呢?就是因为光靠个人的评判推荐制度,很容易陷入被有权有钱的特权人士所腐蚀和霸占。所以,推荐出来的人,都是有钱有权的,不管是否有真才实学,只要关系走到位,金钱使到位,那肯定都是好评,肯定都是你被录取和上位了。

而科举制度两千年来固然有弊端,但是,一成不变的录取方式,可以相对让普通大众家的子弟有一个晋身的机会,否则,通过人为评判,国家利器很容易陷入特殊阶级的囊中。

如今的社会,高考制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当下依然是最公平的考试制度,正是因为高考看分数,所以,很多农村的孩子可以通过上学读书学习考试,而进入北大清华,从而走出农村,进入大城市,并有可能在未来有所成就。

假如打破唯分数论的招生体系,放开素质以及品德评价体系的招生标准,那么,广大农村和基层群体的子弟,有什么本事能够与经济收入和权力地位高的群体子弟相竞争呢?

谁能保证人为的评判标准,不会被权力、金钱所腐蚀和把持?一个基层的家庭子弟,靠什么去和家庭条件优渥的孩子们比各种才艺或学习成绩以外的素质?

比如说最基本上高速和坐高铁飞机,很多农村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可能在高考前,都根本没有机会见过,你又怎么指望他们去和城市里的孩子们竞争呢?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还没有普遍达到高度繁荣程度的时候,公平正义也只有相对的能够被维持和坚守。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更多的是,让更多基层的孩子们,也有更多的机会和权利走向更加繁荣和开放的城市里来,给他们进步和翻身的机会。毕竟,这个群体太庞大了,人为的忽视他们的正当权益,很容易造成整个社会的地基不稳。

1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