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背后,藏着火器走下坡路的秘密

贪吃的骆驼 2023-12-13 07:54:37

公元1690年,已经把祖辈打下来的江山,又重新打了一遍的康熙皇帝,决定御驾亲征噶尔丹。

在这之前,康熙都是在紫禁城里运筹帷幄,那么这一年为何康熙要亲自上一线呢?

01

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自秦始皇一统华夏以来,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往往都是北境的敌人,但清朝本来就是打北边来的,而且他们还在南侵的过程中,驯服了蒙古诸部,有了这个天然屏障,清朝甚至对历代都重视的长城,都开始轻视起来。

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噶尔丹突然从西北崛起,并有一统蒙古,然后威胁大清,以及女真东北老巢的可能,此外,当时的噶尔丹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还有沙俄的支持,而沙俄的实力,大清最近才刚刚领教过。

此外,蒙古诸部此时已经被噶尔丹给吓了个半死,康熙如果只派武将前去,那么蒙古诸部的精神可能支持不到大清摆平噶尔丹。

02

康熙本人御驾亲征的消息,只要一传出去,蒙古诸部的心在正式开打之前,就能放回去一大半,毕竟康熙真要敢来,那他一定有必胜的信心。

而康熙有必胜信心的原因,也是他御驾亲征的第二个原因。

据相关史料记载,征服了西北的噶尔丹,在康熙御驾亲征之前的可战之兵,不过只有两三万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噶尔丹就两三万人,他就能纵横西北,打的蒙古铁骑无力抵抗?

这里也牵涉的到两个原因:

第一,噶尔丹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人家可是有火器的“现代化部队”,而火器又是骑兵的克星;

第二,女真在搞定了蒙古之后,为了防止他们在后方有别的想法,已经通过宗教、分化等一系列手段,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

03

那么面对噶尔丹的“现代化部队”,康熙必胜的信心又源自于何处呢?

首先,噶尔丹的“现代化部队”,只是相对于传统的西北游牧部族而言,他们当时有的连环锁甲,并不比清军的列装铠甲强,他们当时引以为傲的骑兵,正是人家大清起家的资本,他们所拥有的的各种火器,大清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其次,噶尔丹的军队不光在质量上不如清军,就是在数量上更是比人家差了不少,康熙第一次御驾亲征时,带的部队总数是十万起步,至少是噶尔丹那边的三倍到五倍,而根据《孙子兵法》,倍就可以战之了。

此外,当时的大清已经基本没了其它后顾之忧,可以倾一国之力去打噶尔丹,噶尔丹的地盘当时虽然也不小,但实际上的后勤补给能力,根本就没法和清军比。

因此单从纸面实力来看,康熙谈笑间,噶尔丹的军队就应该飞灰湮灭了,所以当时康熙御驾亲征的信心绝对是非常充足的。

04

但是,打仗不能光看纸面实力,也不可能每次都是硬碰硬,而且游牧部落最擅长的就是打游击,所以当时大清的实力虽然有优势,但是要想在广阔的陆地上搞定噶尔丹,还是很有难度的。

不过当时的噶尔丹有点飘,他自以为自己的“现代化部队”,足以和康熙硬刚一次,于是他就大意了,等到清军找到他的主力时,他还想用自己先进的骆驼炮试一下,结果在清军强大的武力面前,他的部队直接就被打崩了。

噶尔丹逃走之后,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在蓄积了一段时间力量之后,又宣称从沙俄那边搞来了六万火枪兵,然后于又开始在北方搞风搞雨。

面对拥精骑三万,持枪兵六万的噶尔丹,康熙再次御驾亲征,这次他带的总人数,还是大约十万,不过有关这次的战役,史料特意提到,康熙专门设立了火器营,且相关记载还显示,康熙在遇到难走的路时,也只是放弃了携带大炮,而子母炮等火器,一直都带在了身边。

05

噶尔丹的兵马总数,水分应该很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噶尔丹的人马应该是携带有火器的,因为在噶尔丹第一次和康熙交锋时,他最大的杀手锏,就是骆驼炮。

他既然用骆驼炮都不是康熙的对手,那么他第二次还敢来和康熙打,自然是有所依仗的,而这个依仗应该就是他偷买的各种火器。

之所以用偷买两个字,是因为沙俄在大清的威胁下,不敢公开向噶尔丹提供火器,沙俄也是在大清手里吃过亏的。

不过这次的战役结果,和上一次的区别不大,最终的胜利者还是康熙,而失败遁走的噶尔丹,这次还是没被打服,康熙一看噶尔丹不服,于是再次御驾亲征。

噶尔丹麾下因为见识到了清军的厉害,所以早就失去了再战的勇气,于是逃的逃降的降,噶尔丹一看大势已去,只好服毒自杀。

06

从康熙平噶尔丹的过程来看,似乎噶尔丹是不堪一击,但是你只要看下噶尔丹在世时,他所控制的疆域,你就能看出噶尔丹当年的实力可不容小觑。

当时西北的回部、北边的蒙古,可都是被他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就是这么强大的噶尔丹,在康熙的面前,仍然是没有正面交锋而获胜的机会,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大清的近邻们,在军事实力上,已经没有一个是大清的对手了。

既然大清没有对手了,那么大清还有必要大力发展火器吗,还有机会在一场场是势均力敌的战役中,不断改进自己的火器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而康熙在三次御驾亲征时,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精良的传统骑兵,在面对先进的火器时,都很难讨得便宜,如果在全国推广火器,那么大清八旗铁骑,最后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大清八旗铁骑的震慑力不在了,那么大清的统治还能继续吗?

于是康熙在见识了火器的威力,以及验证了清军“无敌”之后,就开始限制火器的研发应用了,那么康熙不知道限制火器发展,会让大清的军事实力走下坡路吗?

他可能知道,也可能没想到,但他一定知道,两害相较,只能选其轻。

7 阅读:1535
评论列表
  • 2023-12-13 20:16

    法国人民就是用火器打垮了巴士底狱,原来的武士骑兵,再加上少部分火枪兵,无法和广大法国人民的火枪对抗,虽然法国起义军当时也有少部分冷兵器,但主要时火枪

    一米阳光 回复:
    胸甲骑兵
  • 2023-12-15 20:42

    可惜了天才的火器专家戴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