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淮北新四军是怎样争取伪军的?

皖北一隐士 2024-06-13 21:28:35

1942年,淮北抗日根据地进入艰苦斗争阶段。新四军九旅(此时辖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团)的活动范围,大致是陇海铁路以南,津浦铁路以东,运河以西,泗县以北的广大地区。

其中,邳(县)睢(宁)铜(山县)根据地,面积很小。四周都是敌人,并且靠近徐州及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线,战略地位很重要。

日寇侵占徐州

韦国清旅长、康志强政委认为,部队要想在这里生存与发展,除了对敌武装斗争和做好群众工作外,还必须争取、分化、瓦解伪军。为此,部队和军分区(实际是一套班子,两个名字)成立了敌工部(对敌工作部)。

面对徐州这样的军事重镇,要想孤立徐州之敌,必须削弱徐州周围的日伪军据点。经过敌工部的不断努力,首先做好了皂河、凌城、耿车三地的伪军工作。

铁路边伪军哨所

新四军规定,伪军晚上不能出动,以利我军晚上通行,保证各团与旅部的联系畅通。另外,陇海铁路线上的运河站、碾庄、赵墩、大许家,以及海郑公路上的房村、双沟、大王集等据点,也大部分被新四军掌握。

伪军吹喇叭集合

例如,驻碾庄的伪军大队长王化歧,与新四军关系密切。新四军派了一名干部去,任王的大队部文书,实际上就是去领导他。王事事听新四军指挥。

为了表示自己铁心跟新四军走,王化岐还把他的儿子送到根据地来,认了新四军敌工部长廖卓之当“干爸爸”。新四军把王的儿子送到根据地中学读书,在党的教育下,不断进步。解放后成长为一名厅级干部。

对于大王集的伪区长兼大队长邢广栋,新四军定了条件,允许他们为了生存,白天去征粮征税,不打他们。夜里要把乡伪人员一律收拢到据点里,广大乡村就成了新四军的天下。

还有一个叫王墩瀛的,是睢宁县的大地主。为了防匪保家,拉起了八九百人的队伍。开始时,怕国民党之三十三师吃掉他,找到江苏省国民党政府主席韩德勤,弄了个保安第六团的番号。

后来,他又怕伪军郝鹏举的部队打他,他又跑到郝那里,弄了个团长的头衔。他两面讨好,国民党军和伪军都不打他,但都不给他发饷。还经常敲他竹杠,向他要东西,王墩瀛十分苦恼。

针对此人情况,敌工部派人做他的工作。因为他是大地主,对共产党的政策有顾虑。敌工部长告诉他,抗战期间,共产党的政策是实行二五减租,地主还能获得七成五的地租收入。

至于他的部队,新四军保证发给生活费。那时新四军部队薪饷很少,除了粮草以外,还发一些津贴及牙刷、牙粉等。但是,会以诚相待,不敲竹杠,不歧视王的队伍。王犹豫很久,反复权衡,终于站到了人民这边。

由于争取伪军工作做得好,后来,形势紧张时,我地方干部就穿上伪军服装,住在据点里办公,安全保卫工作由伪军负责。

那伪军为什么不敢反水呢?一是大势所趋,伪军知道,鬼子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二是伪军据点头目,个人及家庭情况完全被我掌握。本人干了多少坏事,多少好事,新四军是有本帐的。二是反水投敌,必遭惩罚。前有车、后有辙,凡是一心投敌的铁杆汉奸,敌工部联合除奸队严厉罚处。

到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前,徐州东部和东南部的伪军据点,绝大部分被新四军掌控。我工作人员可随便出入伪据点,开展工作。

2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