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00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无果,70年后疑团揭开

啊狮说历史 2024-11-13 07:10:34

1934年,800红军在贵州失踪,中央多次寻找无果,70年后疑团揭开

1934年红军长征途中,一支800人的红军队伍在贵州突然消失,从此杳无音讯。这支部队本是红六军第十八师第五十二团,原本担负着为主力部队断后的重要使命。然而在完成任务后,他们却在通往石阡县的路上神秘失踪。当时的红军指挥部曾多次派出搜寻队伍,但始终未能找到他们的踪迹。这个悬案困扰了中央几十年,直到2004年,在贵州石阡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里,当地人举行的一场特殊的祭祀仪式引起了历史学者的注意。随着调查的深入,这段尘封70年的历史终于重见天日。那么,这支红军部队当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选择放弃与大部队会合?他们的最终命运又是如何?

一、红六军的艰难西征

1934年9月底,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作为先遣部队的红六军肩负着为后续部队探路的重任。此时的红六军由萧克任军团长,下辖第十六师和第十八师,总兵力约9800人。

当时的红六军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国民党在江西部署了重兵,妄图一举围歼这支红军先遣部队。为了突破封锁,红六军采取了昼伏夜行的策略。战士们白天藏匿于山林,夜晚则沿着崎岖山路快速行军。

10月4日,经过连续多日的艰苦跋涉,红六军终于突破重围,进入贵州石阡境内。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更为严峻的考验。10月7日,前卫侦察部队发现,桂系军阀的主力部队已经提前布防在必经之路上。

桂系军阀在当地有着庞大的影响力,他们通过"三自"政策和"三寓"政策,在当地组建了庞大的民兵网络。这些民兵不仅熟悉地形,还能随时向军阀提供红军的行踪。更为棘手的是,桂系军阀通过长期宣传,使当地百姓对红军产生了严重的误解和敌意。

10月8日上午,红六军的前卫部队在一处山口与桂系军阀的巡逻队遭遇。这场遭遇战打响后不到一小时,敌军的援军就迅速赶到。前卫部队在突围时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与此同时,桂系军阀的主力部队也对红六军发起了猛烈进攻。

在这场激战中,红六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尽管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但红六军的弹药损耗极大。萧克不得不下令6000余名战士转入山林,一边开辟道路,一边躲避敌人的追击。

由于缺乏向导,红六军在山林中频频迷失方向。10月10日,他们再次遭遇敌军围堵。在弹药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红军战士们不得不与敌人展开肉搏战。这场战斗中,红六军失去了1500多名勇士。

接下来的几天里,红六军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中不断突围。他们尝试寻求当地百姓的帮助,却屡屡遭到拒绝。13日,部队来到乌江岸边,萧克决定连夜渡江。然而就在浮桥搭建到一半时,桂系军阀的主力部队突然从西面包抄而来,红六军不得不再次撤退。

14日,经过连续多天的奔波,疲惫不堪的红六军最终还是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面对这一危急局面,萧克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命令红十八师断后,掩护主力突围。这个决定,也成为了此后800人神秘失踪的关键转折点。

二、第五十二团的断后壮举

1934年10月14日下午,在贵州石阡县的群山之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包围,红六军军团长萧克作出了让红十八师断后的决定。这个艰难的抉择,不仅关系到红六军主力的生死存亡,更成为了此后800人神秘失踪的序章。

当时的红十八师在此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惨重。该师下辖的第五十三团在担任前卫时已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只剩下第五十二团可以调动。红十八师师长龙云接到断后任务后,立即召集团指挥部开会,重新部署战斗方案。

第五十二团原本担任后卫,此时被临时改编为前卫部队。团长田海清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800名战士向预定地点开进。为了最大限度地延缓敌军的追击速度,田海清采取了分散部署的战术。他将800人分成多个小分队,分别占据几处制高点,形成交叉火力区域。

下午三点,桂系军阀的先头部队进入埋伏圈。第五十二团的战士们按照预定计划,先让敌军的前锋部队完全进入伏击圈,随后突然开火,造成敌军重大伤亡。这一战术打乱了敌军的进攻节奏,为主力部队争取到了宝贵的转移时间。

然而,桂系军阀很快调整了进攻策略。他们出动了两个主力团,从东西两个方向对第五十二团发起猛攻。面对敌军的猛烈进攻,第五十二团的战士们始终坚守阵地。他们利用地形优势,用有限的弹药阻击敌军的进攻。

到了傍晚时分,第五十二团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敌军开始对阵地发起更猛烈的进攻。田海清命令战士们节省弹药,只在敌人冲锋时开火还击。当弹药即将耗尽时,战士们就用手榴弹和石块阻击敌人。

入夜后,战斗仍在继续。此时的第五十二团已经伤亡惨重,但remaining战士们仍然坚守在阵地上。月光下,他们用刺刀与冲上阵地的敌军展开白刃战。就在这时,一支敌军部队从侧翼包抄上来,切断了第五十二团各个阵地之间的联系。

次日凌晨,第五十二团的阵地被彻底分割。田海清带领剩余战士与敌军展开了最后的肉搏战。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团长田海清身中数弹,仍然带领战士们顽强抵抗,直到最后一刻。

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的激战,第五十二团成功地完成了断后任务,为红六军主力部队的突围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然而,当战斗结束后,这支英勇的部队却没有按照预定计划与主力会合。他们在完成断后任务后,选择了一条与预定计划完全不同的路线,从此消失在了贵州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场战斗不仅展现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也为此后发生的故事埋下了伏笔。第五十二团在完成断后任务后的选择,成为了这段历史最大的谜团。

三、白沙镇的致命抉择

完成断后任务后的第五十二团剩余战士们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应该沿着乌江支流向西北方向转移,与红六军主力会合。但是,当地向导李贵山提供的情报改变了这一切。

1934年10月16日清晨,在白沙镇附近的一处山谷中,李贵山向红军战士们报告了一个重要信息:通往预定集结地点的所有道路都已被桂系军阀的部队严密封锁。更为棘手的是,敌军还在沿途的村寨中布置了大量民兵,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情报网。

李贵山是白沙镇一位受过教育的农民,此前曾多次为红军提供过帮助。他建议部队改道向东,称那里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山路可以绕过敌人的封锁线。然而,这条路线与原定计划背道而驰。

就在指战员们犹豫不决时,侦察兵带回了更为严峻的消息:敌军的两个主力团正从南北两个方向包抄而来,意图将第五十二团残余人马全部围歼于此地。时间紧迫,战士们不得不作出决断。

由于团长田海清在前一天的战斗中已经牺牲,代理团长王明瑞临时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将剩余的387名战士分成三个游击小队,分别由王明瑞、政委张志远和参谋长刘德山带领。

第一支游击队在王明瑞的带领下,按照李贵山的建议向东转移。第二支游击队由张志远率领,继续向西北方向试图寻找主力部队。第三支游击队则在刘德山的指挥下,留在原地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

然而,李贵山的这个建议最终被证明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所说的那条秘密山路确实存在,但沿途的地形异常复杂,且缺乏补给点。更为严重的是,当地的一些村寨对红军抱有敌意,这使得部队的处境更加艰难。

10月18日,王明瑞带领的第一支游击队在穿越一处山谷时遭到伏击。经过激烈战斗,队伍损失惨重,最后不得不分散隐藏在当地。张志远率领的第二支游击队在向西北方向推进时,也屡次与敌军发生遭遇战,最终迷失在群山之中。

李贵山在事后向当地群众坦白,他之所以给出错误的建议,是因为受到了桂系军阀的威胁。军阀以他全家的性命相要挟,逼迫他误导红军部队。当他看到红军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中苦苦挣扎时,内心充满悔恨,最终在一个月后选择自尽。

失去向导后,分散的红军战士们不得不各自寻找出路。一些人选择打入敌占区,伪装成普通农民;另一些人则在山区建立起小规模的游击队。他们与当地进步群众建立联系,开展地下工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35年初,当地的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四、深山游击队的艰难岁月

1935年初,贵州石阡县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微妙变化。桂系军阀与国民党中央的矛盾日益加深,当地驻军的巡查力度明显减弱。这为分散隐藏的红军战士提供了喘息之机。

在白沙镇以东的深山地区,政委张志远成功与20多名战士取得了联系。他们选择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山寨作为根据地,开始发展地下组织。这个山寨位于三省交界处,地形复杂,易于隐蔽。当地居民以苗族为主,他们对外来政权普遍持排斥态度,这反而为红军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同年3月,在张志远的组织下,这支游击队开始在当地开展工作。他们首先解决了群众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在一次夜间行动中,游击队缴获了当地一个大地主的账本,并当众将其焚毁。这一举动赢得了贫苦农民的支持。随后,游击队帮助农民平分了地主的土地,建立起了互助组织。

为了获取必要的补给,游击队采取了特殊的战术。他们避免正面冲突,主要通过设伏和突袭的方式打击敌人的小股部队。缴获的武器弹药被严格保管,只在关键时刻使用。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战士们学会了就地取材,利用山林资源维持生存。

到1935年夏季,游击队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他们在周边建立了多个秘密联络点,形成了一个松散但有效的地下网络。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一些失散的红军战士陆续找到了组织。到8月份,游击队的人数增加到了50多人。

然而,这种相对平静的局面在1935年底被打破。国民党中央派来了新的军事主官,开始对山区进行地毯式搜索。游击队被迫转移到更偏远的山区。在转移过程中,他们遭遇了一支正在搜山的敌军。经过激烈交火,游击队再次分散。

1936年的春天异常寒冷。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留在山区的红军战士不得不以野果和树皮充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长期缺乏医疗条件,一些战士染上了疾病。张志远带领仅存的十几名战士继续坚持。他们在山洞中建立了临时医院,用草药治疗伤病员。

这一年的夏天,当地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旱灾。粮食歉收导致许多农民流离失所。游击队将仅存的粮食分给了困难群众,自己则靠打猎维持。这种无私的举动使得更多群众加入到支持红军的行列中来。

到1936年末,形势开始出现转机。西安事变爆发后,国民党调走了驻扎在当地的主力部队。游击队抓住这个机会,重新扩大了活动范围。他们在山区建立了多个秘密据点,并开始接收新的成员。这些据点后来成为了当地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

尽管处境艰难,但游击队始终没有放弃与外界取得联系的努力。他们派出多批联络员,试图打探红军主力的消息。然而,由于通讯条件限制,这些努力大多以失败告终。直到全国解放前夕,这支游击队依然坚持在大山深处,成为了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解放后的真相揭秘

1949年12月,贵州解放后,当地政府开始着手调查第五十二团失踪战士的下落。经过多方走访,一些尘封多年的历史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1950年初,专门成立的调查组在石阡县各地展开工作。他们首先找到了当年参与断后战斗的红军老战士张永福。张永福提供了一份重要名单,上面记录了387名失散战士的姓名和籍贯。这份名单是他在分散转移前用速记本记录下来的,成为了此后寻找失踪战士的重要依据。

调查组根据名单,分赴各地寻访。在白沙镇,他们找到了当年向导李贵山的家人。李贵山的遗孀交出了一份日记,记载了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忏悔。日记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时桂系军阀不仅威胁了李贵山,还在当地布置了大量便衣特务,专门负责监视和截杀流散的红军战士。

1950年3月,调查工作出现重大突破。在三省交界的深山地区,调查组发现了张志远建立的秘密据点。这里不仅保存着大量文件资料,还找到了一面残破的红旗,上面绣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十二团"的字样。据点中的文件记录了游击队十多年来的活动情况,包括战士伤亡记录、武器装备清单和地下组织联络网等重要信息。

在走访过程中,调查组陆续找到了52名幸存的红军战士。他们中有的加入了当地游击队,有的隐姓埋名在山区生活,还有的成为了地下党员。这些老战士的口述证词,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关键线索。

1950年下半年,调查范围扩大到邻近省份。在湘西地区,调查组发现了一支由失散红军战士组建的农民武装。这支武装的负责人正是当年第五十二团的参谋长刘德山。据刘德山介绍,他带领的部分战士在1935年初就转移到了湘西,并在当地发展了地下组织。

通过对比各方资料,调查组最终确认了297名战士的去向。其中76人在战斗和转移过程中牺牲,89人加入各地游击队继续战斗,132人隐藏在当地生活。但仍有90名战士的下落始终无法查明。

1951年,调查组在整理民间口述史料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细节。当地流传着一个关于"夜行军"的传说。据说在每年的10月14日夜晚,都有人在白沙镇附近的山间听到整齐的脚步声和号角声。这个传说与第五十二团失踪的时间吻合。

经过实地考察,调查组在白沙镇东北方向的山谷中发现了一处隐蔽的山洞。洞内遗留着大量弹壳和军用物品,还有一些写有战士名字的木牌。这些证据表明,可能有一支队伍在此久留。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细节已无法考证。

1952年初,调查组完成了最终报告。报告详细记录了第五十二团失散后的各种情况,为这段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档案资料。这些材料后来被收入贵州革命史料档案馆,成为研究长征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