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女孩暴走无人区:5年捡到600块陨石,拒上亿收购,如今怎样了

星灿啊 2024-11-06 02:47:01

浩瀚戈壁,烈日灼心。一个身影在无垠的荒漠中踽踽独行,金属探测器在她手中发出单调的“滴滴”声,与风沙呼啸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孤独的协奏曲。

她叫杨可欣,一个90后女孩,一个执着的“陨石猎人”。很多人无法理解她放弃北京体面工作,深入荒漠“捡石头”的行为,更无法理解她拒绝千万收购,毅然开设公益科普馆的举动。

但她不在乎,因为她心中有一个梦,一个关于星星的梦。这个梦,始于童年,扎根于戈壁,最终绽放在了科普的舞台上。

星光下的童年与命运的转折

信息来源:捡回600多颗陨石?90后女孩5年行走10万余公里“改变人生”——北晚在线

杨可欣出生在贵州印江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没有都市的繁华,却有璀璨的星空。

儿时的杨可欣喜欢躺在院子里,仰望夜空,那些闪烁的星星仿佛在对她低语,诉说着宇宙的奥秘。每当流星划过,爷爷总会告诉她,对着流星许愿,愿望就能实现。年幼的杨可欣对流星雨充满了期待,那些划过天际的光芒,成为了她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或许,从那时起,一颗关于星星的种子就已在她心中埋下。

大学时,杨可欣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矿石专业。她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对矿石的痴迷,都在为她未来的“追星之路”铺路。

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煤矿电器设备代表。这份工作看似与星空无关,却将她引向了命运的转折点。

2012年,杨可欣因工作调动来到新疆哈密,这里靠近罗布泊,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也孕育着无数珍贵的陨石。在哈密,捡石是一种流行的活动,吸引了众多陨石爱好者和收藏家。

杨可欣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利用闲暇时间与同事一起前往戈壁捡石,并加入了石友群,学习陨石知识和搜索经验。她渴望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陨石,一颗真正来自宇宙的“星星”。

一个偶然的机会,石友群里有人捡到了一块货真价实的陨石,并通过了专家鉴定。这个消息让杨可欣激动不已,她迫不及待地联系到这位石友,亲眼见到了那块来自宇宙的石头。

那一刻,当陨石的重量和质感传递到她手中时,她被深深地震撼了。儿时的梦想,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和强烈。“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这个想法在她心中扎根,生根发芽。

戈壁滩上的五年“追星记”

得知那位石友是一位“陨石猎人”,杨可欣毅然决定加入这个行列。尽管石友们劝阻,担心她一个女孩子无法承受戈壁滩的艰辛和危险,但她决心已定。

信息来源:杨可欣——百度百科

她开始进行体能训练,学习陨石知识和鉴别方法,为自己的“追星之旅”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理解了陨石的科学价值和独特魅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

2012年10月,22岁的杨可欣正式成为了一名“陨石猎人”,开始了她长达五年的“追星记”。罗布泊,这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地方,成为了她的主要战场。

那里地表温度高达45摄氏度,风沙漫天,昼夜温差巨大,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危险。但她没有退缩,带上GPS、金属探测器、面纱、眼罩等装备,一次又一次地踏入这片荒漠。

第一次猎陨,杨可欣就经历了生死考验。由于经验不足,她与队伍走散,迷失在茫茫戈壁中。

夜幕降临,恐惧和绝望袭上心头。戈壁滩的夜晚危机四伏,昼夜温差巨大,还有可能遭遇野兽袭击。幸运的是,在最后一丝光亮即将消失时,石友们找到了她。这次经历让杨可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戈壁滩的残酷,也更加坚定了她追寻梦想的决心。

在一次又一次的搜寻中,杨可欣逐渐积累了经验。她学会了辨别方向,学会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学会了识别各种类型的陨石。

她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小白,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陨石猎人”。

五年间,杨可欣124次进出罗布泊,踏遍13万公里戈壁无人区,经历了迷路、沙尘暴等无数次危险。但她从未放弃,因为她知道,每一颗陨石都是宇宙的馈赠,是时间和汗水的结晶。

她找到的第一颗陨石只有20克,却比任何珍宝都珍贵,因为它象征着梦想的实现,是她在“追星”路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五年,124次进出罗布泊,13万公里的戈壁跋涉,600多颗陨石,400多公斤的重量,这些数字背后,是杨可欣对梦想的执着,是对科学的热爱,是对未知的探索。这五年,是她青春的印记,也是她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这,仅仅是她“追星之路”的开始……

星辰大海的孩子

2017年,杨可欣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哈密,带着她五年来收集的600多颗陨石回到了家乡贵州。此时,她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女孩,戈壁滩的磨砺让她更加成熟坚韧。

而这些来自宇宙的石头,也承载着她五年来的汗水、泪水和梦想。

回到家乡后,杨可欣收到了无数收藏家的天价收购邀约,其中甚至有人开出了千万高价。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许多人或许会毫不犹豫地接受,毕竟这笔钱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但杨可欣却坚定地拒绝了。在她看来,这些陨石的价值远不止于金钱,它们是宇宙的馈赠,是科学研究的宝贵样本,更是她五年青春的见证。她不愿意将这些珍贵的“星星”变成冰冷的数字,而是希望它们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为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做出贡献。

在回到贵州之前,杨可欣就已经将一部分陨石捐赠给了中科院,为贵州的深空探测贡献了一份力量。这体现了她对科学的热忱,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她深知,陨石的研究对于探索宇宙奥秘,推动科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她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拒绝天价收购后,杨可欣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自费开设一家公益陨石科普馆。她拿出自己多年积攒的购房款,甚至向亲朋好友借钱,只为给这些来自宇宙的石头安一个家,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陨石的奥秘。

为了让科普馆更加专业,杨可欣邀请了中科院地化局的李世杰专家提供指导和帮助。在专家的支持下,2017年6月,西南首个陨石文化科普馆——贵州陨石文化科普馆正式成立,杨可欣担任馆长。

科普馆完全免费对外开放,杨可欣没有从中获取任何盈利,反而聘请了五位讲解员,为参观者提供专业的讲解服务。她希望通过科普馆,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了解陨石文化,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未来的科学家。

科普馆的运营并非一帆风顺。高昂的房租和运营成本一度让杨可欣陷入困境,家人和朋友也劝她放弃。

但她始终坚持,即使卖房也要把科普馆办下去。为了维持科普馆的正常运营,她在工作之余兼职多份工作,同时在馆内销售一些陨石制品,以补贴运营成本。她明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只要心中有热爱,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可欣的科普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前来参观学习。很多学校也组织学生前来进行科普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陨石,感受宇宙的魅力。

一些被杨可欣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所感动的人,也纷纷向科普馆捐赠陨石藏品,共同为陨石文化的传播贡献力量。当地政府也开始对科普馆提供补贴,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追梦不止,未来可期

如今,杨可欣的科普馆已经走过了五个春秋,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声名远播,离不开她的坚持和付出。她不仅是一位“陨石猎人”,更是一位科普教育者,一位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点亮星空,播撒科学种子的追梦人。

杨可欣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2021年2月,她受邀参加央视《开讲啦》节目,分享自己的“追星”故事。节目的播出,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位执着的女孩,也让贵州陨石文化科普馆更加广为人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尽管科普馆的运营已经步入正轨,杨可欣并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她表示,自己还会继续前往新疆寻找陨石,因为那片戈壁滩对她有着特殊的吸引力,那里还有无数的“星星”等待着她去发现。

她还计划引进更先进的陨石仪器,举办更多科普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陨石,了解宇宙。

笔者认为

杨可欣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女孩追逐梦想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故事。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梦想的力量,也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她放弃了都市的繁华,选择了戈壁滩的寂寞;她拒绝了金钱的诱惑,选择了公益的坚守。她的选择,或许不被所有人理解,但她却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杨可欣的故事也引发了我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杨可欣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追逐梦想,并不意味着放弃社会责任;实现个人价值,也可以与社会贡献相结合。

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勇敢追梦,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