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诗评
原文结局
文/王若冰
对手是天空,是黑暗
是退却中落荒而逃的平原
它想象一场大雪落下
一盏油灯被黑暗抬高
鲜花吹奏的繁荣在婚嫁的船上
群山逆流而上
留下芳香,催开花枝
黄昏举起血染的大旗
即便是诞生,是死亡
即便幸福胜过阳光下的前程
也只有沉默,只有激情
以及突兀而降的一场大雨
赏析浏览网页时,新闻推送了著名作家诗人王若冰先生去世的消息,下意识的点开链接,看了报道,得知先生因病于家中意外逝世,才62岁,这是文坛的损失。看了许多人悼念先生的文字,表达了深切的惋惜之情。后又顺着报道读到了先生的诗,遂以赏评先生诗歌表达悼念之情。对于已故的文坛巨匠,后辈们应当铭记和怀念,学习他们的风骨和精神。接下来,就先生这首《结局》,感悟人生,觉知生死。
先看第一节,诗歌开宗明义,大开大合,这两行“对手是天空,是黑暗/是退却中落荒而逃的平原”,好似要与天地及黑暗为敌,诗人以它们为对手,表达了抗争的情绪,要争取胜利,争取光明。接着,“想象一场大雪落下/一盏油灯被黑暗抬高”,雪落下具有净化天地的作用,油灯被黑暗抬高,说明光明在上,黑暗只有臣服的份。从这节可以读出诗人蓬勃的生机和斗争的高昂情绪,直面挑战,对胜利充满信心。
第二节,诗人描写了气势磅礴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繁荣而恢弘的气象。首先是婚嫁的船,拥有鲜花喜庆和祝福,是一幅和谐美满的氛围。接着是逆流而上的群山,表达了一种逆势而为的勇气和魄力,通过流水的下泄,反衬了群山的动态生长之势,角度之新颖,视角之奇特,难怪自称“秦岭之子”,这是与山脉融为一体的感悟。然后是“留下芳香,催开花枝”,展现了激发生命的动力,有因必有果,芳香和花枝本就有内在联系,由果推因,呈现了生命的进程。最后“黄昏举起血染的大旗”,表现的是天边辉煌的霞光,犹如一面大旗被高高举起,近黄昏,也是胜利者的姿态,这是多么的自信和无所畏惧,这是诗人勇气的象征。本节跳跃较大,意象万千,但是条理清晰,是对美好结局的具象表现。
第三节,诗人用两个即便,加强语气,结合语境,好像对生死和幸福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从这句即便胜过阳光下的前程,也只有沉默和激情,这是两种情绪的碰撞、矛盾和冲突,还有最后突兀而降的大雨。通过环境和情绪的渲染,可以感受到诗人仿佛看淡了生死和幸福,对人世有清醒的认识,时而沉默,时而激情,生命的动态起伏,如眼中,脚下的秦岭一样,这才是生命最自然本真的状态,或许,这就是诗人从秦岭感受到的生命的变化和走向。
整首诗跨度非常大,跳跃性强,很有画面感,对生命的认识是那种经历困苦后的感悟。身处秦岭之中,伟大和渺小同时感受,从对抗、繁荣、胜利,到最后的淡然处世,整个生命的过程经历后,人会变得更加通透、圆融。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早就悟透了人生。在写下这首诗后,人生或许是更自在的状态,尽情体验生命,享用人生,尽可能发挥本领,先生应该了无遗憾吧。
先生突然的离世,亲朋们感到痛心,不能接受。这更说明了人生无常,谁也无法预知生死,生前应该珍惜每一次相处的机会,相处的时光,把美好留给身边人。
斯人已逝,诗文长存,以兹悼念!
王若冰,甘肃天水人,诗人、作家、秦岭文化学者。主要作品有诗集《巨大的冬天》《我的隔壁是灵魂》,“大秦岭长篇散文系列”《走进大秦岭》《渭河传》《走读汉江》《寻找大秦帝国》《仰望太白山》,纪录片《大秦岭》《中华秦岭》《柴达木》《无定河》等(均为撰稿)。曾获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第八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奖、第六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第七届甘肃省敦煌文艺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