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
天门山像是被楚江的江水从中间冲断了一样,江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对着不断出现,一只小船像是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地驶来。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就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 “天门山”。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江水隔开。楚江:因为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而天门山一带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的意思。至此回:意思是东流的江水在这里转向北流。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在这里是说青山好像在迎面向人走来。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太阳升起的地方。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门山一带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赏析
诗的前两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天门山的雄伟壮观和江水的汹涌澎湃。诗人用 “中断” 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天门山被江水冲开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开” 字则突出了江水的力量和气势,仿佛江水具有了生命和活力。而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的 “回” 字,生动地表现了江水在天门山附近回旋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天门山的地势险要.后两句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则把目光聚焦在两岸的青山和江面上的孤帆上。“相对出” 三个字用得极为巧妙,让静止的青山有了动态美,好像它们在欢迎江面上的小船;“孤帆一片日边来” 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图,还营造出了一种悠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小船在阳光的照耀下,从遥远的天边缓缓驶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 年)出蜀后第一次乘船经过天门山时所作。当时的李白年轻气盛,胸怀大志,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他在旅途中看到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被深深吸引,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作。作者简介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 “谪仙人”。他出生于 701 年,逝世于 762 年。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作乐,游历名山大川,结交各路朋友。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 “李杜”。他的很多诗作都表达了他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权贵的蔑视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