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为师的完全体吧索尼Alpha1II上手体验

E心科技 2024-11-21 22:22:26

“能研发生产CMOS了不起啊?”

“没错,不但研发、生产,还能满足用户需求,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11月19日,索尼正式推出全新一代全画幅微单旗舰α1 II。20日,索尼在上海召开盛大的媒体体验会,小E终于可以与这位传闻已久的“灭霸”一亲芳泽。同期,索尼一并展出新发布的首款F2.0级大光圈标准(焦段)变焦镜头——FE 28-70 F2 GM。两者组合的套装,可看作是索尼在影像领域的最高技术展示,同时也为整个“E卡口”系统拓宽了护城河。

对于如今的影像市场来说,索尼有着足够的底气。α7CII与α7IV牢牢把持住从入门到中端市场。特别是前者,不仅广受女性用户喜爱,更是成为不少专业摄影师的副机,以及许多自媒体、媒体人的主力工作者——小E也是如此。毕竟谁不爱随身轻巧但又能打能抗的设备呢?

随着α1 II的发布,整个索尼微单相机的产品矩阵上限被拔高,产品层次更为清晰,产品家族更为丰富。索尼“总有一款适合你”的战略如今看来十分成功,它既有传统“数字大小分等级”,也有不同数字或英文后缀来标识定位。这样能便于用户更迅速得找到适合自己产品,同样也利于索尼推广产品,向新晋用户介绍产品。

那么,今天舞台上的重头戏,α1 II又是怎样一款“旗舰中的旗舰”呢?在早先的传闻中,它是α1与α9III的合体,是“1+1>2”的规格配置,也是“一机全覆盖全需求”的最终解决方案。那么小E从这次短短10分钟的上手“体验”来说,这三点全中。

影像行业里有句“古话”——“得CMOS者得天下”。凭借着影像传感器这一核心技术,索尼不但可以根据市场表现、友商动向,以自己的节奏推新;更可以为合作伙伴设计符合他们需要的产品。我们所熟悉的多数影像产品,包括不限于数码相机、电影机、移动设备、无人机,运动相机乃至企业级监控等等,都能看到索尼传感器的身影。

所以当小E知晓α1 II仍采用α1那块“约5010万像素全画幅堆栈式Exmor RS™ CMOS影像传感器”的时候,并未感觉奇怪,或者说有什么“挤牙膏”。3年前,这块CMOS的规格配置可以傲视群雄;3年后,它依旧鲜有对手。无论是像素量、读出速度、高感,画质以及性能,都是如此。同时,面对最严苛的生态摄影、体育摄影,风光摄影,这块CMOS都可轻松胜任。

而在这3年之间,索尼影像体系中最大的升级是什么呢?是AI。换句话说,作为行业内最先将AI引入影像设备的品牌之一,索尼很早就意识到单纯得提升传感器与处理器的捕捉和分析、后处理已无法应对复杂,运动的被摄对象。例如在林中奔跑的少女,在一堆岩石之间躲藏的雪豹等等。

这个时候,索尼引入AI,简单来说就是让相机更懂你,相机很清楚得知道你想要拍摄的对象,以及更精准得捕捉。其实在使用了多家产品之后,索尼这几年微单产品是相对最聪明的那个。很少会出现明明需要拍摄眼前小姐姐,最后对焦在背后走过的路人身上。而且这一次对焦系统再进化,它可以自动在人类、动物乃至鸟类之间进行判断,自动对焦到更适合的目标上。

四轴多角度切换LCD显示屏,是我们最喜欢的升级点之一。而这也是α9III的最大亮点之一。索尼从早期一直不具备翻折屏,到如今广泛应用,直至做出最好用的翻折屏。其实当年的α99就拥有令人羡慕的翻折体系,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在拍摄视频时,镜头-传感器-屏幕-我的视线可以在同一条线上,即同轴。这时候拍摄是最舒服,符合人体工程学;而传统向左翻折的屏幕,就需要你转头;另一方面,该设计也便于使用稳定器。

机身设计,按键排布也基本使用了与α9III相同的理念。一个叠叠乐模式切换键,让我们可快速在视频和照片间转换,专业摄影师一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多达4个波轮/拨盘,可以让你随时秒切光圈、快门,ISO和白平衡,或其他设置。新增的前部C5按键,可一键提速(无视当前设置),大幅提升抓拍成功率。以及,α1 II新增的1秒(最长)预拍摄技术,这些都让“决定性瞬间”更易于捕获。

有些人觉得α1 II的提升比较小,这个二代更像是对一代的补完。但是几个新技术的引入,让α1 II在拍摄效率,使用舒适度,拍摄成功率等方面有着较大的提升。除了之前提到的翻折屏等,这次α1 II具备8.5级(中心,周围7.0级)协同防抖技术,可以让用户能放心得进行长时间手持拍摄,无论相片或是跟拍视频。

接下来,该说说镜头了。很有趣,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索尼已然成为了新一代的“镜头大师”。它并没有如传统镜头品牌那样,有着深厚的研发历史,但也不存在那些包袱。索尼微单镜头路线十分明确,做出画质旗舰,重量、便携性方面也是旗舰的产品。当年很多人说“微单不微,机身微镜头巨”。而索尼似乎就要打破“光学法则”,用更符合时代需要的镜组结构设计,与更多的特殊镜片来打造“机身微镜头小而轻”的组合。

这是一支全程F 2.0大光圈,焦段28-70的标准大光圈变焦镜头。乍一看是不是与索尼早期的FE 24-70 F2.8 GM差不多?它们在体积和重量上确实很接近。当然24-70 F2.8 II GM更为瘦身。但与业内主流的24-70 F2.8相比,眼前这支仅有918g。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要知道历史上出现过的同规格镜头,体重在1300多g。

不仅如此,它的滤镜尺寸仅为86mm,这个粗细更适合手小的用户来掌控产品——比如小E我。历史上那支28-70 F2.0,若说它的重量,小E还能咬牙坚持;但“海碗口粗”的直径,让我不能长时间把持,虎口酸痛到几乎抽筋。

当然,作为一支GM镜头,FE 28-70 F2 GM的画质和性能(包括对焦速度,精准度,低噪音等)应该不用担心。在功能上,我们看到新一代索尼镜头具备的可自定义按键,光圈镜身手动/机身波轮手动控制切换,对焦顺滑程度控制拨杆等等都一应俱全。它还提升了呼吸效应抑制,因此是一支可拍照可视频的优秀作品。

说回今天的发布会现场吧。索尼为到访的媒体,行业,经销商等提供了多个体验展区,包括AI对焦,原厂/副厂镜头对比,人像拍摄,高速动态拍摄等等。这些展区各自展示了包括α1 II,FE 28-70 F2 GM等在内的索尼多种高端影像设备套装,或解决方案的优势所在。

不过在小E看来,索尼最大的优势,仍旧是“手握CMOS,睥睨天下”;其次是发展速度快,形成了“势”。在机身系统上,索尼层次分明;在镜头上,原厂数十支,并开放卡口;在外设和配件上,索尼体系最完善和成熟。综合来看,在许多工作场合,索尼的工作流是相对来说,投入成本更低,组建速度更快,用户群体更多,更容易达成的。

如果你身在索尼系统,需要一台可大可小的旗舰相机,那α1 II和α9III,包括α7RV都是在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但如果说你要全能,且希望一机搞定,那必定只能是“1”。2021年,α 1横空出世,索尼赋予其“The One创所未见”称号——包含了独一无二,傲视群雄之意。2024年末,α1 II登场,如今群雄并至,逐鹿中原,它受到了严苛的挑战。希望小E能尽快体验到这款产品,看看它能否长时间稳定拍摄高分辨率高码率视频,不过热;试试它的防抖,能不能让我摆脱稳定器……考虑这些,比考虑哪家才是最强,更有意义。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