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对方是恶意对待自己,还是想太多,有个办法可以鉴别,就是可以从“自恋”的角度来对此行为进行评价。
如果人的态度是带有自恋特点的,那么就是对方恶意居多;但如果对方并无自恋属性,说话的语气也比较诚恳,那就是个体过于敏感导致,自身想太多而导致情绪出现困扰。
什么情况下,人的行为会带有自恋的状态呢?有三个特点可以判断。
第一,有没有存在“我为你好”的心理特点。比如你在玩游戏,工作累了想休息,然后准备玩点游戏放松一下,结果你的伴侣看到了很不高兴,看到你玩游戏以后你开始指责你,说:“你都这么大了还玩游戏干什么?还不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班,你得好好休息,这样才有精神去工作。”
这个行为,谈不上有多坏,本意上也有伴侣关心旁人的态度,可是这个行为会是自恋的表现,有一种“我为你好”的想法。
它不是平等的沟通方式,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问题。我觉得你玩游戏不好,是不对的行为,要纠正你,然后开始进行否定。
这种情况在人际关系中属于“无心恶意”。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行为上过于自恋给关系造成破坏,好心办了坏事。
如果身边有人常对你有这样的态度,总是自以为是,把我为你好挂在嘴边,那么这种就是恶意的表现,即使是“无心”,出于善意的目的,也存在恶意的特点。
第二,是否存在歪曲事实,对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过程,有情绪化的举动。与人相处,一旦发现有人对你有诋毁、侮辱等情况,那么这个过程会是恶意。
比较典型的就是诽谤、夸大事实的表现。
比如现在网络很多写小作文的人,动不动就把别人的不是说出来,写了之后挂在网上,让别人批判。他们会省略很多真实信息,会把自己做得不对的放在一边,而是把对方做得不好的给放大进行描述。
别人看了以后,不明真相的人就会对其进行批判,然后他自己本人在背后煽风点火。
这种人也是恶意的举动,同时也是存在自恋的情绪。
前面所举的例子,属于“无心恶意”,那么诽谤、诋毁和人身攻击,就是“有心恶意”了,纯粹就是想伤害你,让你难堪,内心充满强烈的攻击性。
碰到这类人,要保持良好的边界感,尽量与他们保持距离,不要过于亲近,否则到时候随时会遭遇对方的伤害。
第三,是否出现指手画脚,替别人考虑并为别人做决定的想法,存在“我看不惯你”的表现。人际关系里,有的人心态会比较自我,常存在“我看不惯你,你做得不好我得改变你”的做法。
例如相亲,感情方面的状态。有的人还没结婚,亲戚周围知道了,就会给你吹耳边风,说“年纪大了,要结婚,你看别人都结婚了,为什么你还不结?我这边认识了一个不错的对象,我来给你介绍介绍。”
看不惯某些人的行为,擅作主张替别人决定,不去体谅别人的感受,像这种做法也是存在恶意。
这种恶意的性质也很强烈,它会给人造成不平等、不尊重的态度,凭什么我不结婚,你就觉得我过得不好,然后给我安排这些事情?
真正的好心,它是平等的,是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相互交流,而不是这种高高在上,带有我比你强的态度去看待别人。
在生活中有上述三种这方面的人际关系现象,可以认定对方会存在恶意,然后会给你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什么情况下会是自己想太多呢?当别人客观和你交流问题,和你讨论问题的时候,你曲解了别人的意思,这就属于想太多的过程。
打个比方,这段时间你失业了,找不到工作。然后朋友很关心你,出门聚会聊天的时候说:“失业了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现在经济环境并不好,大家都差不多,工作可以慢慢地找,相信你以后会找到的。”
这样的态度会比较共情,也能理解你的感受,不存在恶意。
但如果这时候你听了这样的话,还会对朋友产生意见,对他表示不满,说你是不是看不起我,那这种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内心过于敏感,想太多出现情绪化的行为。
别人共情理解你,你还要诋毁别人,这就需要从自我的角度去进行改善,得去反省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存在问题,把心态调整一下。
这样才能维持好身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