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枪械中的火力支柱之鬼子的“梦魇”—捷克式ZB-26型轻机枪

啊佬莮骇 2024-11-16 01:29:03

ZB-26轻机枪是由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Zbrojovka,Brno)国营兵工厂枪械设计师瓦克拉夫·霍利克于上世纪20年代研发的一款经典轻机枪,其中“ZB”的含义为捷克布尔诺兵工厂的缩写,而中国人往往更喜欢亲切地称它为“捷克式轻机枪”。

捷克式ZB-26型轻机枪

当前捷克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ZB-26型轻机枪

捷克著名枪械设计师瓦克拉夫·霍利克

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捷克迅速被纳粹德军所占领,其军队也没有太多优秀战绩,但鉴于一战奥匈帝国期间为其打造的雄厚的军工体系,因此捷克在军工研发和生产能力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有不少的轻武器装备,在当时世界上享受很高的声誉,而这其中,便有大名鼎鼎的捷克式ZB-26型轻机枪。

装备ZB-26型轻机枪的捷克军队

瓦克拉夫·霍利克与他的杰作ZB-26型轻机枪

装备ZB-26型轻机枪的捷克军队

ZB-26轻机枪,口径为7.92毫米,全枪长1150毫米,枪管长度672毫米,全枪重10.5千克,该枪采用7.92x57毫米毛瑟步枪弹,采用20发/30发弹匣进行供弹,并支持半自动和全自动射击模式,其枪口初速为744米/秒,射速为500发/分钟,有效射程1000米,而标尺射程为1500米,全枪共可分为枪管组件、枪机组件、机匣组件、两脚架组件、发射机和弹匣组件、枪托组件等6大部分,

分解后的ZB-26型轻机枪

ZB-26轻机枪采用枪机偏转式闭锁方式,活塞长行程导气式工作原理,该枪的枪口呈喇叭状,枪管上布满了散热片,弹匣位于机匣的上方, 并从上往下进行抛壳,枪托则设计有支肩板和缓冲弹簧,以减小后坐力;而由于该枪的弹匣位于枪身上方的中心线上,因此还特意将该枪的机械瞄准具设置在枪身左侧进行安装,而ZB-26的拉机柄则位于枪身右侧,在向后拉动枪栓后,该机枪随即进入待击状态,向前推回原位,而在射击时,拉机柄并不随枪机一同活动。

此外,ZB-26轻机枪还配备有灵活的两脚架,并可根据要求进行伸缩,其枪管还采用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快速更换技术;即只需将枪管固定扳手转动一定角度,再握住枪管上的提 把,向前一推就可取下枪管,而枪管上的提把不但方便更换枪管,同时也方便持枪,不仅如此,该枪还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重量轻,射击精准,维护简单等诸多优点,可以说,在那个年代里,ZB-26轻机枪可以称得上是最先进的轻机枪了,并被多国军队所使用,而这里面最出名的使用者当属中国军队了。

自上世纪20年代中国始购买和仿制ZB-26轻机枪以后,ZB-26轻机枪便很快成上至中央军,下到各派军阀势力、八路军、新四军各步兵班排中绝对的火力支柱,几乎所有兵工厂都有制造该款机枪的能力,但由于是仿制,国内各兵工厂所生产出来的ZB-26轻机枪均是靠逆向绘制出图纸所设计生产出来的,普遍存在零件不能通用、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但这对于当时重工业较为落后、严重缺乏自动型武器的中国来说,ZB-26轻机枪已经绝对算是能够抵御日寇侵略且无可替代的火力支柱了!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与捷克式ZB-26型轻机枪

而鲜为人知的是,ZB-26轻机枪不仅在中国战场上大放异彩,甚至连远在欧洲战线上的纳粹德国军队也对其爱不释手;由于ZB-26轻机枪独有的战术灵活性是当时德军所装备的MG系列机枪所不具备的,因此自1939年纳粹德国吞并捷克后,纳粹德军便全盘接收了大量捷克造武器,这其中ZB-26轻机枪更是装备了不少于5万挺!

据统计,在1927年至1939年间,中国政府一共从捷克引进了超过3万挺ZB-26轻机枪,并在国内多家兵工厂进行了仿制,总产量接近4万支挺,并投入捷克式及其仿制衍生型号超过10万挺!由于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尤其是该机枪可以迅速更换枪管,即便在实战中连续射击1到2个小时,都不会出现卡壳、炸膛及枪管过热等问题,因此在综合性能方面完全碾压同时期日寇装备的“歪把子”即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并在中国多个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那个特殊时期抵御日寇侵略、保家卫国的“神兵利器”,因此ZB-26轻机枪被中国军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捷克式轻机枪”。

而即便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随后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ZB-26轻机枪依然是我军步兵班的火力支柱,并还成为1949年、1950年国庆阅兵受阅官兵们手中的统一制式枪械,直到50年代中期,苏械装备大规模列装部队后,ZB-26轻机枪才逐步被取代,从而默默退出了历史舞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