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寒风凛冽,夜幕降临,杜甫的茅屋里,烛光摇曳,映照出一幅凄凉的景象。
诗人蜷缩在破败的被窝里,瑟瑟发抖,脑海中回荡着儿子踢被子的声音,以及屋外呼啸的秋风。
这正是唐代诗人杜甫为自己的苦难生活所作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真实写照。
而这首诗也道出了当时无数穷苦百姓的真实处境:没有棉花,被子薄如蝉翼,寒风肆虐,如何度过漫长的寒冬?
——【·楚人避寒·】——»
两千多年前的楚地,也就是现在的湖北,可是古代的“冷空气通道”。一到冬天,那温度比同纬度的地方低个几度都是常事,据说最低能到零下十几度!
再加上江河湖泊多,空气湿度大,那体感温度,啧啧,比北方还冷!更要命的是,从冬至开始,古人得熬过九九八十一天,才能摆脱这“魔法攻击”。
为了活下去,古人在“吃”上下足了功夫。冬天嘛,当然得吃点热乎的。
楚人用陶器、铜鼎这些“古代高压锅”炖煮食物,保证在寒冬腊月也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想想现在咱们用的炉子、火锅,可不就是老祖宗智慧的延续嘛!当然,光吃热的不够,还得来点“硬货”。
楚人爱喝酒,这可不是我瞎说,考古发现的各种酒具就是证据,而且这些酒具做工精致,造型独特,一看就知道是“高端货”。
冬天喝点小酒,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暖身子,真是一举两得。除了喝酒,楚人还喜欢吃姜和花椒。
这两样东西可是“驱寒神器”,难怪楚地人民能扛住湿冷的冬天。当然,古代可没有什么外卖,要想吃肉,还得靠自己。
好在楚地适合养牛羊鹿,冬天吃肉御寒,妥妥的“硬核操作”。
——【·住房避寒·】——»
说到“硬核”,古人在住的方面也有一套。为了抵御严寒,古人从房屋设计上就动起了脑筋。
坐北朝南的房屋布局,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减少寒气入侵。西边开个小窗,还能延长室内光照时间,真是一举两得。
有钱人家更会享受,直接在墙里“藏”个“火墙”,炭火一烧,整个房间都暖烘烘的,这可比咱们现在的暖气环保多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家都用得起“火墙”,更多人家选择“火地”或者“火炕”。
“火地”和“火墙”原理类似,只不过是把“火源”搬到了地下,相当于古代的“地暖”。
而“火炕”则是用土垒成,下方有火道,一烧起来,整个房间都暖和,而且还能节省燃料,真是“经济适用”。
这还只是有钱人家,古代帝王将相,御寒更讲究排场。
就拿《阿房宫赋》里描述的阿房宫来说吧,那可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用木头搭起来的,里里外外都得是好材料。
为了防虫防腐,还得在墙里灌水,这保温效果杠杠的。外墙还得刷上一层朱红色的漆,这可不是为了好看那么简单,它还能起到防虫、防腐、保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象征着身份和地位,老百姓可是用不起的。
当然,这还只是基础操作。遇到特别冷的天气,宫里人还会往墙壁上刷一种特殊材料——花椒泥。
这花椒可是个好东西,不仅能吃,还能用来御寒。把花椒磨成粉,混合在泥土里,涂抹在墙上,就能起到持续不断的温热驱虫效果,这可是妥妥的“古代暖气”啊!
再加上房间里必备的屏风、帷幔、热汤,这冬天的宫殿里简直比春天还舒服。
不过,老百姓可没这条件享受“花椒墙”,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平替”方案。比如用稻壳、秸秆这些农作物废料,混合泥土,糊在墙上,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虽然比不上花椒泥,但也聊胜于无。
——【·穿衣避寒·】——»
除了住,穿衣也是个技术活。古代可没有羽绒服,老百姓主要靠麻衣过冬,而且得穿好几层,毕竟“多穿点”是亘古不变的御寒真理。
据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辛追夫人身上就裹了足足20层衣服,这保暖效果肯定没话说,但也够笨重的。
除了麻衣,古人还会用纸做衣服,这可不是开玩笑,在棉花普及之前,纸衣可是重要的御寒衣物。
当然,光顾着身上,头也不能落下。古代医疗条件有限,一不小心着凉感冒可是很危险的。
所以,古人很早就开始注重头部保暖。从汉代开始,人们就开始用布带扎在头上保暖,后来又出现了头巾、兽皮帽等等。
随着民族融合,各种款式的帽子也逐渐流行起来。到了棉花普及之后,棉帽就成了冬季必备的保暖神器。
当然,仅仅依靠衣物和房屋的保温效果,在极寒的天气里还是不够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用火取暖的技能,烧炭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
在古代,炭火可是“奢侈品”,一般老百姓用不起,只有那些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才能烧得起。
为了节省燃料,他们会想方设法提高炭火的利用率,比如用陶土制作的火盆来盛放炭火,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古时有多冷·】——»
那么古时到底有多冷,史书上用“自冬至春,雨雪不止”来形容唐朝严寒的漫长和无情。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内,每天都有上千人被冻死,景象惨不忍睹。即使是贵为天子的唐昭宗,也只能无奈地感叹:“穷奢之极,未有如此!”
这场雪灾,仅仅是大唐王朝衰败的一个缩影。但它也让我们看到了气候变化对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影响力。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的气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多次冷暖交替的时期。
唐朝初年,中国大地正处于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那时的长安城很少见到冰雪,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逐渐转冷,到了唐朝末年,寒冷的天气已经成为常态,最终酿成了这场骇人听闻的雪灾。
事实上,早在唐朝之前,中国就经历过几次明显的寒冰期。
比如西周时期,也就是大约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中国就经历了持续约150年的寒冷期,史称“西周寒冰期”。
当时的寒冷程度,从史书的记载中可见一斑:《竹书纪年》记载“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可见当时的寒冷程度之甚。
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中国再次进入了长达500多年的寒冷期。
除了西周寒冰期和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寒冷期之外,中国历史上还经历了宋辽金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寒冷期。
其中,明清时期的寒冷期尤为明显,持续了大约500年。
——【·总结·】——»
回顾古人的御寒智慧,不得不感叹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从房屋设计到饮食习惯,从取暖技术到日常生活,无不体现着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有了更多对抗严寒的“武器”。
但古人的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让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乐观向上的精神!
参考资料:
冷死人了!300年前的最惨寒冬,一场降温让几十万人丧命2021-11-08 18:49·狂丸研究所
没暖气没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2020-01-15 07:34·齐鲁壹点
取暖全靠“抖”?原来古人是这样御寒的2020-12-02 12:19·光明网
今年冬天真的算冷吗?看看历史上曾经有多冷2021-01-14 08:35·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