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暴击德国!裁员4500人,波及“非直接生产岗位”

我一定好好工作 2024-11-12 05:28:33

根据德国《Manager Magazin》的报道,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奥迪公司正计划通过削减非生产性职位的方式,在中期阶段实现员工队伍的缩减!

失业君小编 | 文Dana Stepanenko | 图

Q3业绩惨淡,裁员15%!

有报道指出,此次裁员行动将主要针对所谓的“非直接生产岗位”,公司旨在达成约15%的减员比例。在德国本土,这一举措预计波及4500个非直接生产岗位,其中,研发部门的缩减尤为显著,或将有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面临岗位调整。

奥迪公司向路透社证实,其董事会当前正与职工代表展开协商,但对于可能波及的工作岗位数量,公司方面则保持缄默,未予置评。

在11月6日这一天,奥迪集团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结果显示业绩不尽如人意。目前大众集团遭受巨大困境,作为子公司的奥迪集团同样正面临严峻的市场考验,包括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零部件供应的紧张局面。这些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奥迪、宾利以及兰博基尼这三个品牌在今年前九个月的销量遭遇了10.9%的同比下滑。

在第三季度,奥迪集团共计交付了407,390辆汽车,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同时,该季度的营收达到了153.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182.51亿元),但也出现了5.5%的同比降幅。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营业利润同比骤降了91%,仅录得1.06亿欧元(当前折合人民币约为8.18亿元)。

在财务数据上,奥迪公司在前九个月的总收入达到了463亿欧元,营业利润为21亿欧元,同时净现金流也保持在38亿欧元的高位。然而,进入第三季度,奥迪的营业利润却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降幅高达91%,仅实现了1.06亿欧元的营业利润。在此期间,奥迪品牌在美国市场的交付量也大幅下滑了21%,降至46,752辆,几乎涵盖了所有车型的销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奥迪透露,部分地将利润下滑归因于布鲁塞尔工厂潜在关闭所带来的高额成本负担。奥迪正在与一家商用车制造商商讨对布鲁塞尔工厂进行潜在投资的可能性。然而,鉴于该工厂高昂的运营成本和其唯一生产的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奥迪可能不得不考虑关闭该工厂的选项。

在今年9月,一场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在布鲁塞尔展开,数千名工人汇聚一堂,声援那些可能因奥迪比利时工厂关闭而失业的员工。这场活动吸引了来自比利时各地,甚至远至捷克共和国的超过5000名抗议者。

中国经销商德语信控诉奥迪中国管理层

在国内,奥迪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众多奥迪中国的经销商正身处困境之中,而为了削减成本、提升效率所采取的裁员措施,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热议。

近日,一封由国内奥迪经销商致奥迪董事会的德文信件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在这封信中,一位自曝即将陷入破产境地的奥迪经销商透露,他已经长达半年时间没有订购任何汽车,并且因资金短缺而无法从银行赎回车辆登记证。他还提到,为了筹措资金,自己已经将房子抵押给银行,但遗憾的是,现在银行已不再向他提供贷款。这位经销商还表示,他每天都因忧虑而难以入眠。

经销商对奥迪中国在其业绩下滑期间,仍然向其700名管理层发放高额奖金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做法缺乏合理性。经销商进一步指出:奥迪中国的高管们享受着极为优渥的待遇,每位高管都配有秘书、助理和专职司机,他们的家庭还能获得赠送的车辆,而孩子们则能在国际学校就读。

早在9月中旬,媒体就已有报道指出,大众汽车中国计划在集团层面实施一项涉及数百人的裁员计划,重点针对进口车业务,而奥迪也在独立进行人员缩减,此举或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奥迪经销商的经济困境带来一丝缓解。

目前,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据未有亮点。2024年上半年,奥迪在华销量达到32.2万辆,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下滑了2%。一直以来,中国市场都是奥迪在全球的最大单一市场。具体来看,一汽奥迪上半年累计销量为30.16万辆,与2023年上半年的31.7万辆相比,出现了4.9%的小幅下滑。而上汽奥迪则在上半年实现了近1.83万辆的销量。在奥迪上半年的财报中,公司提到中国市场正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竞争以及高端汽车市场收缩的双重挑战。

面对量价齐跌的困境,奥迪中国的高层变动也显得颇为频繁。在过去的10年里,奥迪中国已经更换了6任CEO,平均任期不足2年。

奥迪裁员暗含“不动筋骨”智慧

失业君小编经深入分析认为,随着全球范围内环保意识的显著增强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扩张,传统燃油车制造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德国,作为世界汽车制造业的领军者,其车企无疑首当其冲,深受影响。

此外,欧洲经济的疲软态势也进一步加剧了德国汽车行业的困境。订单量减少、销售量下滑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奥迪等车企的经营压力空前增大,不得不采取裁员等降本措施以应对。

奥迪此次裁员策略的高明之处在于,其优先削减了4500个“非生产性岗位”,而全力保障生产线工人的岗位稳定。这一“不动筋骨”的做法不仅有效减小了裁员的阻力,避免了大规模工人罢工的风险;还显著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了盈利能力,为奥迪度过当前的困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在中国市场,奥迪面临的形势则更为严峻。与宝马、奔驰等竞争对手相比,奥迪在品牌定位、价格体系以及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短板。同时,来自自主品牌以及外资豪华品牌的双重压力,也使得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处境雪上加霜。因此,奥迪必须从本质上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真正摆脱销量困境。

目前,德国汽车制造巨头们的裁员行动已经对德国汽车行业的供应链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影响。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得裁员引发了连锁反应。舍弗勒、博世、采埃孚等供应商也相继展开了大规模裁员,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冲击。可以说,德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正考验着德国的智慧与决心。

网友热议

@紫观山民(IP京):

BBA终入危局,留给合资队的时间不多了。

@王楚斌1984(IP陕):

奥迪24Q3的数据太差了,奥迪减少研发是对的,那帮指望4天工作制还有大把休假的国家根本不可能赶上我们的研发速度,老老实实用上汽技术得了。

@鹿原苍苔(IPGER):

布鲁塞尔的电动Q8,能卖出去,但卖不了多少,关厂是早晚的事。

@Lucas韩路路(IPGER):

中国车企很乐意接手,可是人家不让。德国人建厂可以,中国人建厂就是恶性竞争。德国自己作死,欧洲自己作死,怪不得别人,自找的……

@马达溪(IPGER):

现在欧洲还在推广一个星期上四休三,其实就是在薅企业的羊毛,而企业在薅俄罗斯的便宜能源的羊毛,现在闭环里的俄罗斯这只羊没了,企业又不能把工人待遇降低只能换地儿开工了。欧洲人的好日子到头了,现在去那躺平的国人都打错了算盘,是去历劫的。

@德惠姐姐DeHui(IPGER):

此刻,奔驰、宝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你先来?

最后一条,

一起吧……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