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臭豆腐摊前搭话,女孩盯着下巴看,主席:下不来的黄鹤楼

沐光知百年 2024-02-05 05:35:00

1953年2月中旬,毛主席首次视察南方,武汉是他此行的第一站。

去武汉怎能不登黄鹤楼?

毛主席当年在武汉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时候,就曾经多次登上黄鹤楼,并留下了“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名篇,这一次重登黄鹤楼,毛主席感慨良多。

从黄鹤楼上下来,一行人转道去蛇山,半路上毛主席看到一位老人在卖油炸臭豆腐,他来到老人身边亲切地和老人交谈,谁知道旁边的一个小姑娘却盯着毛主席瞧个不停……

下不来的黄鹤楼

毛主席在1953年元宵节之前,在罗瑞卿和杨尚昆的陪同之下来到武汉视察,他们在武汉安顿下来之后,毛主席便找了当地的负责人来了解情况。

来见毛主席的是民生轮船公司的总经理刘惠农,但是见到刘惠农的第一面,毛主席没有让他先汇报工作,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去汉阳。

毛主席之前没有去过汉阳,这一次就很想去那里看看。

可是刘惠农听到这样的要求却发起了愁。

他说从汉口到汉阳之间没有桥和渡江的轮船,坐皮筏很不安全;另外汉阳的码头也还没有建好,公路上也没有汽车,交通实在是不方便,再加上社会秩序也不够稳定,所以刘惠农很担心安全问题。

然而毛主席听完之后没有打消想去汉阳的念头,他十分平静地问刘惠农:“你去过汉阳吗?”

刘惠农自然是去过的。

毛主席再问:“你是怎样去的?”

刘惠农答道:“是坐伐子。”

既然刘惠农能坐伐子,毛主席便说那自己也能坐伐子。于是,陪同人员去调派了一条船,一行人顺水来到了汉江两岸。

那时候正临近元宵节,路上行人很多,黄鹤楼旁边的小商小贩也很多,毛主席登上了黄鹤楼,登高远眺,只见一片烟火升平。

就在这个时候,有几个小学生盯着毛主席的身影,来到了工作人员的身边,他们拉着工作人员的衣服,偷偷问工作人员是不是毛主席。

工作人员微笑着回答道:“你们看呢?”

小孩子们面面相视,还是感到不可置信,其中有一个小朋友勇敢的挤到了毛主席的身边,她仔细地看着毛主席,然后激动回头看自己的小伙伴,大声喊道:“就是毛主席,就是毛主席!”

孩子们高兴的又蹦又跳,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毛主席来到了黄鹤楼的消息就飞快地传遍了大街小巷,学生还有市民们很快的便涌向了黄鹤楼,一时间围得水泄不通。

负责安全的警卫人员们虽然做好了准备,可是没有想到毛主席会那么快的就被人给认了出来,人群拥挤,中央警卫处的处长鞋子都被挤丢了。

眼看事情就要失控,关键时候,刘惠农和毛主席的秘书赶紧挤到前面,大声喊道:“同志们,请让让,让毛主席过去!”

听到喊话的群众们渐渐的冷静了下来,大家慢慢的往后退,终于给毛主席让出了一条小道,毛主席从中间走过去,边走边微笑着挥手向周围的群众们示意,大家压抑着激动的心情目送毛主席离开。

毛主席在我们身边

从黄鹤楼上下来之后,警卫人员们有了教训,加强了警戒,他们开始向着蛇山的方向出发。没过多久,天上飘起了雪花。

在半路上,毛主席看到一位老人在卖油炸臭豆腐,他来到了老人的身边,和老人亲切随意的交谈了起来。

毛主席关心国计民生,关心老百姓们吃的饱不饱,穿的暖不暖,他问老人生意怎么样?臭豆腐是怎么卖的?老人乐呵呵的回答。

在臭豆腐摊旁边,有一个叫做赵守华的小姑娘,她从毛主席过来和卖臭豆腐的老人攀谈开始就一直在看着毛主席。

只是毛主席为了避免出现刚才的情况,还是稍稍做了一个改变,他戴上了口罩。赵守华看过毛主席的画像,她发现身边这个身材高大魁梧的伯伯,整体轮廓看上去很像是画像中的毛主席,所以她一直盯着毛主席看。

赵守华是一个聪明的小姑娘,她拉着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的衣襟,惊喜的问他:“戴口罩的人是不是毛主席?”叶子龙摸摸小姑娘的头发,笑了一下。

赵守华一下子就知道叶子龙的意思了,年纪尚小的她还不懂得压抑自己激动的心情,等到毛主席一行人刚走,她便高兴的喊了起来:“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就在我们身边!”

在旁边游玩的游人是最先听到的,几个腿脚利索的年轻人飞快地向这边跑过来,看到在中间的毛主席就伸手想要和毛主席握手。

毛主席伸出手和他握了手,然后刷刷刷,几十只手瞬间从四面八方凑了上来,一传十,十传百,成百上千只腿也从其他地方赶了过来,整个蛇山瞬间沸腾了起来,欢呼声不绝于耳。

毛主席没有想到要和群众们保持距离,无论是谁伸出手,他都微笑着与其握手,但是好在群众们都很自觉,他们为了不伤害到毛主席,自觉地手拉手围成了一堵人墙,将毛主席牢牢地保护在中间。

就这样,大家一小步一小步的往前挪着走,群众们亲切的和毛主席交谈,毛主席十分高兴,他感觉仿佛回到了延安时期,能随时和群众们在一起聊天。

慢慢的,人群来到了江边的码头,等到毛主席登上小船的时候,长江的岸边已是人山人海了。船开始启动,人群渐渐远去,毛主席还是不舍得伸手和大家示意,群众们也热烈的响应,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群众们大声的喊着:“毛主席万岁!”

事后,毛主席由衷的感叹道:“湖北的人民真好啊!”

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真是下不来的黄鹤楼!”

而在1958年8月13日, “下不了的黄鹤楼”在天津又重演了。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那一天,毛主席去参观了天津和南开两所大学,参观完毕,在回去的路上,毛主席想要在外面吃顿饭,于是他们就来到了正阳春饭馆。

因为是临时起意前来吃饭,所以也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围观,不料,饭吃到一半,毛主席无意之间朝窗外看了一眼,就跟对面楼上一个正在晾衣服的妇女对上了眼。

一声“毛主席万岁”唤醒了沉睡中的街道,顿时万岁声不绝于耳,交通也陷入了瘫痪。已经引起了轰动,毛主席想要悄悄吃个饭的愿望算是泡了汤,他站起来走到窗边和群众们热情的打招呼。

直到下午三点,警备区派出了一个排的精壮小伙子将毛主席的车推进去又推出来,才将毛主席从人群中带出来。

据说,人们事后清理现场的时候,发现了大量丢失的钢笔、手表和鞋帽,足足装了有七筐半!这足以可见大众们对毛主席的热情。

事实上,毛主席总是会在国事繁忙之中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走遍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深入田间地头和工业市场去调查研究,避免脱离群众,滋生不良主义。

只是建国之后,毛主席不能再像延安与西柏坡那样,随心所欲的到处行走了,出于安全考虑,他的自由总是受限的。

毛主席还发过牢骚说,自己像是笼子里的老虎,没有一点自由,什么都不能随便干,周围都是警卫人员。因此,面对这样的“严防死守”,毛主席自然是会有一点“反抗”之心的,他会瞅准时机,深入到群众之中,进行私访性的调查研究。

新中国建立之后,罗瑞卿与汪东兴为了让毛主席从繁忙的文件案卷中抽出身来,放松一下身心,特意精心安排毛主席去了北京东郊的田野上散步。

他们向着远处的一座草亭方向走过去,就看到了一个70岁左右的老农,老农正在赶着一头拉着水车的骡子去灌溉水田。毛主席上前与老农交谈,老农一边走一边埋着头料理着牲口。

毛主席也没有闲着,他边帮,老农料理牲口,边去查看抽水的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也许是因为伟人身上独有的气质,老农忽然间抬起头,眯着眼打量毛主席,心存疑惑地说道:“你是从城里来的吧?”老农以为毛主席是市里专门派下来检查生产的干部。

听到老农的问话,毛主席只是很温和的说道:“是的,是从那边来的。”

边说还边指着自己来时的方向,说完,他们两人又旁若无人地交谈了起来。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也许很难理解当时何以会出现如此场景,我们也不知道毛主席面对此情此景,内心作何感受,这一切都随着伟人的消逝而成千古之谜。

后人凭借自己的想象,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而“下不了的黄鹤楼”也永远被封存在一部分人的心中。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