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地空导弹营长“违令”暂停发射,作战处长:你救了空七军

丁一丁北 2024-10-31 22:04:36

1968年,地空导弹营长"违令"暂停发射,作战处长:你救了空七军

1968年的一个深夜,广西宁明机场的防空警报突然拉响。地空导弹二营作战室内,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空七军指挥所来电:雷达发现4架不明飞机即将进入我国领空,要求立即准备击落。作为营长的陈辉亭接到命令后,却一反常态地按兵不动。整整七通催促电话打来,他都坚持不发射导弹。这个决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不解,一时间议论纷纷。按照常规,这种明显的抗命行为足以上军事法庭。然而事后,不但没有受到处分,陈辉亭反而因此受到表彰,甚至得到空七军作战处长的亲自表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面对可能入侵的敌机,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反常的决定?这个看似违抗军令的行为,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从淮海战场到雷达兵:山东青年的军旅之路

1934年,陈辉亭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平度虽然远离主战场,但战争的硝烟却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1948年冬,淮海战役打响。虽然平度距离淮海战场有数百里之遥,但14岁的陈辉亭已经开始和村里的大人们一起,推着木制小推车往前线运送物资。在运送物资的路上,他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空军的轰炸。美制P-51"野马"战斗机呼啸着掠过头顶,机翼下挂着的炸弹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就在这些危险的运输途中,陈辉亭遇到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一天傍晚,他和其他送粮人员在路边休息时,一位解放军战士走过来,将自己的水壶递给了他们。这位战士告诉他们,前线的部队正在打硬仗,你们送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子弹,每一块布都是力量。这番话让年少的陈辉亭深受触动。

1950年春天,已经16岁的陈辉亭在村里的征兵会上,第一个报名参军。他的文化程度在当时农村青年中算是不错的,读过初中二年级。这个学历背景为他后来的军旅生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入伍后,陈辉亭被分配到了济南军区的一个步兵连。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命运。那是他当兵的第三个月,在河边打水时遇到了空军雷达部队的一位技术干部。这位干部正在各部队物色有文化基础的士兵,准备调去学习雷达技术。经过简单的交谈和考核,陈辉亭被选中调往青岛"地监团"。

在青岛,陈辉亭开始了完全不同的军旅生活。当时的雷达部队条件十分艰苦,连一台完整的雷达设备都没有。他们就用木板搭建的模型来学习雷达原理,用手绘的飞机剪影来辨识机型。白天学习理论知识,晚上还要突击识字提高文化水平。

经过半年的基础培训,陈辉亭被选送到沈阳参加了为期一年的雷达专业技术培训。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真正的雷达设备,那是从苏联引进的P-3型警戒雷达。这种雷达虽然在当时已经不算先进,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防空部队来说,却是最好的老师。

1951年底,技术培训结束后的陈辉亭被分配到北京高炮511团担任技术员。这个岗位,为他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防空指挥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火淬炼:朝鲜战场上的成长历程

1952年初,随着抗美援朝战争进入胶着阶段,陈辉亭所在的高炮511团接到命令,紧急调往鸭绿江边。当时美军的轰炸机频繁侵扰我军阵地,对防空力量的需求十分迫切。

陈辉亭被派往前线执行一项特殊任务:绘制军事地图。这项任务要求他深入敌机经常轰炸的区域,记录地形特征和重要军事目标。在执行任务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美军F-86"佩刀"战斗机的多次空袭。有一次,他正在一处高地测量地形,两架美军战机突然从云层中俯冲而下。陈辉亭立即趴在岩石后面,仔细观察战机的飞行路线和攻击模式,将这些宝贵的数据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这些实地观察的经验,为后来制定防空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分析美军飞机的活动规律,陈辉亭和战友们逐渐摸索出一套完整的防空作战方案。他们发现美军飞机在执行轰炸任务时,往往会选择固定的航线和高度,这些信息对于提高防空火力的精确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1952年夏季的一次空袭中,陈辉亭首次参与实战指挥。当天,雷达发现一群B-29轰炸机正向阵地逼近。根据此前积累的经验,他准确预判了轰炸机的飞行路线,协助高炮阵地调整射击诸元。这次战斗,部队成功击落一架B-29轰炸机,这也是陈辉亭军旅生涯中第一次亲历战果。

在朝鲜战场上,陈辉亭还遇到了一位改变他命运的人:时任高射炮兵第三师参谋长的张德信。张参谋长注意到陈辉亭对雷达技术的钻研精神,经常指导他研究敌机战术。在张参谋长的建议下,陈辉亭开始系统整理美军各型号战机的技术特征和作战特点,编写了一本实用的《敌机识别手册》。

1953年初,部队换装了新型高射炮。这种火炮的射程和精度都有显著提升,但操作更为复杂。陈辉亭主动请缨,带领技术骨干突击学习新装备。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反复演练瞄准和射击程序。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实弹演习中,陈辉亭所在的阵地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射击任务。

临近停战前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空战,给陈辉亭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个雨天,能见度极低。美军的十多架战机借着云层掩护,突然出现在阵地上空。凭借前期积累的实战经验,陈辉亭迅速判断出这是敌机的佯攻。果然,主力轰炸机群很快从另一个方向突袭。这次战斗,部队成功挫败了敌机的突袭企图,而陈辉亭的判断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这段战火淬炼的岁月,不仅让陈辉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更培养了他善于观察、精于判断的指挥才能。这些宝贵的经验,为他日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导弹部队指挥员奠定了基础。

三、科技革新:导弹部队的组建与发展

1958年春,陈辉亭接到一纸调令,要求他前往北京参加一个代号为"544工程"的秘密项目。这个项目后来被证实是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的组建工作。

在北京,陈辉亭遇到了许多老战友,他们都是从全军各个防空部队精选出来的技术骨干。第一批苏联专家也在这时到达,为中国培训第一代导弹技术人才。苏联专家谢尔盖耶夫是这个培训项目的总指导,他给中国军队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SA-75型地空导弹系统的技术资料。

培训条件异常艰苦。由于保密需要,训练基地设在北京郊区的一处荒凉之地。最初的教室是几间简陋的平房,连基本的教具都很缺乏。陈辉亭和战友们自制了大量教具模型,用木板刻画导弹结构图,用铁丝制作弹道演示装置。每天的培训从早上6点开始,常常持续到深夜。除了专业技术课程,他们还要克服语言障碍,学习俄语,以便更好地理解技术资料。

1959年夏天,第一批导弹装备运抵秘密基地。这些崭新的导弹虽然已经组装完毕,但中国官兵们还从未进行过实弹发射训练。在一次装备测试中,陈辉亭发现导弹的制导系统存在一个潜在问题:在特定气象条件下,雷达信号会出现异常。他立即向苏联专家报告了这个发现。通过反复试验和改进,这个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次经历也让陈辉亭认识到,即便是成熟的武器系统,也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进行适应性改进。

1960年,部队进行第一次实弹发射训练。这是中国防空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第一发导弹由陈辉亭所在的发射队负责。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历时三天,每个环节都反复检查确认。发射当天,导弹准确击中了高空目标。这次成功的发射证明了中国军队已经初步掌握了地空导弹作战技术。

随着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专家陆续撤离。这给导弹部队的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面对技术资料不全的困境,陈辉亭带领技术小组开始了自主研发之路。他们首先解决了导弹发射架的改进问题。原装发射架在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容易出现机械故障,技术小组通过改进液压系统,提高了装备的适应性。

1964年,陈辉亭参与了新型雷达系统的研发工作。这是一套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搜索雷达,采用了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能力。在研发过程中,陈辉亭提出了多项改进建议,其中关于天线指向系统的创新设计获得了总部的表彰。

这段科技创新的经历,不仅让陈辉亭掌握了精深的技术知识,更培养了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的每一项技术突破,都为后来中国防空导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关键抉择:1968年的那个不眠之夜

1968年8月15日,广西宁明机场的夜晚格外寂静。地空导弹二营作战室内,值班人员正在进行例行检查。23时47分,雷达突然发现4个不明空中目标,正从越南方向飞来,距离边境线约80公里。

第一通电话在23时49分响起。空七军指挥所命令:发现敌机,立即准备发射。陈辉亭接到命令后,立即调阅了雷达图像。雷达显示这4个目标的飞行高度在7000米,速度约每小时800公里,航向指向宁明机场。按照常规判断,这些特征与美军F-4"鬼怪"战斗机的性能参数相符。

23时51分,第二通电话打来。空七军作战处再次确认:目标即将进入我国领空,命令立即准备击落。然而,陈辉亭通过仔细观察雷达回波特征,发现了一些异常。这些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略大于典型的F-4战机,而且编队队形与美军惯常使用的"菱形"队形有所不同。

23时53分,第三通电话紧急打来。空军首长亲自下达命令:一旦目标越过边境线,立即发射导弹。就在这时,陈辉亭注意到这些飞机的航线轨迹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它们在接近边境线时略微偏离了原来的航向,这种机动方式与之前收集的美军战机行为特征有明显差异。

23时55分,第四通电话来自军区首长。命令要求:必须在目标进入导弹射程之前做出决断。陈辉亭立即调出了过去半年所有空情记录,快速比对了类似情况下的雷达数据。他发现这些目标的雷达特征与两个月前一次空军夜间训练时的记录极为相似。

23时57分,第五通电话再次响起。空七军指挥所命令:导弹发射准备必须在2分钟内完成。此时,陈辉亭作出了一个关键决定:暂缓发射准备,同时向上级详细报告了自己的分析判断。

00时整,第六通电话传来更严厉的命令。然而陈辉亭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他提出要求与可能是我方飞机的目标进行无线电联络。这个建议立即遭到了否决,理由是敌机可能会利用通讯机会进行电子干扰。

00时02分,第七通电话中带着明显的怒气。就在这时,雷达显示这4个目标突然降低了飞行高度,开始发出我军战机的识别信号。原来,这确实是我军的一个战斗机编队,由于通讯设备故障,一直未能及时发出正确的识别信号。他们正在执行一次秘密的夜间训练任务,返回基地时偏离了预定航线。

这个惊心动魄的夜晚,陈辉亭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敏锐的专业判断,避免了一场可能的重大误击事故。他的这个决定,不仅挽救了4架战机和飞行员的生命,更为后来防空部队完善识别程序提供了重要启示。

五、桃李芬芳:为导弹事业培养新人

1975年春,陈辉亭调任导弹指挥学院教育部副主任。他到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参与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当时,导弹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原有的教材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实战需求。

在修订教材的过程中,陈辉亭提出了"实战导向"的教学理念。他根据多年实战经验,将教材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和实战应用两大部分。在基础理论部分,重点强调导弹制导原理和雷达探测技术;在实战应用部分,则增加了大量真实案例分析。

1976年秋季开学,新教材首次投入使用。陈辉亭承担了高年级"导弹作战指挥"这门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第一堂课上,他没有按照传统方式讲解理论知识,而是用1968年宁明机场那次关键决策作为教学案例,引导学员们思考实战中的判断与决策问题。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陈辉亭在学院建立了一个模拟指挥中心。这个中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模拟设备,能够还原各种复杂的作战场景。在一次模拟演练中,他特意设计了一个极端情况:某型号导弹在发射前出现异常信号。参加演练的学员们给出了不同的处置方案,陈辉亭就此展开了深入讨论,最终帮助学员们形成了科学的故障处置流程。

1977年,学院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实弹演习。这是许多学员第一次接触真实的导弹装备。陈辉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将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负责导弹系统的不同环节。在演习过程中,一名学员发现了导弹发射控制系统中的一个潜在安全隐患。陈辉亭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核实,并对控制程序进行了改进。这次经历让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1978年初,陈辉亭开始着手编写《导弹部队战时指挥手册》。这本手册汇集了建国以来导弹部队的作战经验,特别是对复杂天气条件下的作战指挥进行了详细阐述。手册完成后,不仅在学院使用,还被总部推广到全军导弹部队。

1979年,学院成立了"陈辉亭教学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新型导弹装备的战术运用。小组成员包括优秀教员和部分特别选拔的学员。在一次研讨会上,小组提出了"机动防空"的新概念,建议在常规固定阵地之外,增加机动发射单元。这个建议后来被证明具有重要的战术价值。

1980年,陈辉亭负责筹建学院的战术训练基地。这个基地设有多个专业训练区,能够同时容纳多个教学班组进行实装训练。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他特别强调要按照实战要求设置训练环境。比如,在雷达训练区设置了电子干扰模拟装置,让学员在训练中就能适应复杂电磁环境。

这些年来,陈辉亭培养的学员遍布全军各大导弹部队,其中不少人成为了部队的技术骨干和指挥骨干。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践行着老师教授的实战理念,为中国防空导弹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