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育新村

冯哥聊文化 2024-06-02 11:52:41

宿州埇桥区蕲县镇西,蕲南矿塌陷区内,坐落着一个村庄,叫忠陈村。过去是以上访出名、贫穷落后、道路狭窄、满是低矮草房的普通村庄;现在是道路宽阔笔直、房屋整洁舒适、绿树遮荫、鲜花簇拥的网红打卡地。

5月,正是树木葱茏、蔷薇盛开的季节,我随着“和美乡村行作家采风团”来到忠陈村,见到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蕲县镇副镇长、忠陈村党总支书记刘惠贞同志,她朴素的外表、朴实的话语,给人一种信任、亲和、精明、强干的感觉。从她嘴里,我知道了忠陈村的前世今生。

忠陈村的名字是新起的,由忠义、陈龙两村合并各取其第一个字而来。追其渊源,忠陈村很古老,文化底蕴丰厚,出过名人的,明朝就有周廷栋。《宿州志》载:周廷栋,号豫章,宿州市蕲县周旗杆村人,明崇祯甲申年贡士,后入进士。

周廷栋之所以是名人,他有四个让后人仰拜的地方:一是他学问了得,他写过这样的诗句:“乱山环古寺,一片白云封。卓钖泉流水,洗觞瀑挂松。夕阳悬老树,远岫出烟钟。寂寂人踪境,樵僧偶一逢。”;二是他书法了得,有“埇上四子”的称号;三是他气节了得,当地人说他为了不沾清朝的土地,半生不下楼;四是他教子有方,五子三贡生,两朝授旗杆而被世人传唱,所以他所住的村庄,被后人称为“周旗杆庄”,延续至今。

有了历史的沉淀,就有了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忠陈村以传统农业为依托,在保护传统手工业的同时深入发掘农产品附加值,吸纳本村优秀的老手艺人,规划建设面粉坊、麻油坊、麻花坊、豆浆坊等具有本村特色的优秀传统手工作坊,让最真最纯的特色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扶贫合作共进,这是村里的未来及希望。

面粉坊主要是生产传统面食,把人们已丢掉的祖宗传下来的东西,重新找回。刘惠贞同志说:“我们现在吃的馓子,上面很难见到有泡的,那是因为炸馓子的面没有和好醒好。炸馓子的面要进行簸面(双手抱着面上下颠),而不是揣面。只有把面发好簸好,炸出的馓子才有老味,才能真正吃到纯真的馓子味。”我知道,簸面是个体力活,费时费力,效率很低,现在人很难做到。

麻油坊是生产麻油的,门旁竖着“我在忠陈村麻油坊很想你”的幽默大牌子。工作坊不大,一进小院,南墙上写着忠陈村“贡麻油”的来历及传说,主要是说当年周旗杆的儿子在朝为官时,是怎样向朝廷推荐村里特产的。麻油坊里,三个工人正在用传统石磨磨麻油,纯真的麻油香溢出了作坊,钻进了每个进坊人的鼻孔,使我默写了两句诗“满院春色关不住,一阵醇香扑鼻来”,这种香味是久违的,只有在我儿时才闻到的。看着熟悉的石磨,似曾相识的操作过程,我有种走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油坊的感觉,多么的亲切,多么的诱人啊,我肚里的馋虫被勾了出来,真想尝一口。

“这些传统的手工业,如果再不拾起,恐怕就要永远的消失了!”刘惠贞感慨地说,“别的不说,就是锻磨的石匠,目前就很难找到。我们锻一回磨,费很大的劲,才找到一位近八十岁的老石匠。假如有一天,老石匠不在人世了,咋办?”刘惠贞叹了口气又说:“所以,我们要培养人才,努力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手艺学好,永远传承下去。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传统食品的真谛,才能领略到老一辈人的智慧。”

在要离开忠陈村的时候,站在忠陈村葡萄园的高处,回望整个村庄:夏风荡荡,麦浪滚滚,道路从横,树木茂密,溪水潺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党的阳光雨露,坚强的领导班子,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一道朝阳,滋润着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村庄,使她勇往直前、欣欣向荣,力争孕育出一个和美乡村的榜样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