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分高考状元家中啃老,分数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和风聊娱乐 2024-07-01 14:01:40

最近,各个地方、各所学校都在晒高考成绩,毕竟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望,被视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一跃。

分数高的,欢天喜地,分数低的,垂头丧气。但其实分数,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来自湖南的刘琦,曾以654分的优异成绩摘得“状元”桂冠,并进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他毕业之后的走向却出乎所有人意料,这位头顶光环的学霸在大学毕业后,竟然选择了“家里蹲”模式,一蹲就是10余年,

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刘琦1984年出生在湖南的小村庄,从小就属于那种特别招家长们喜欢,但不招同龄人喜欢的别人家的孩子。

小学时期,他就如同游戏开挂,是学校荣誉榜上的常客,拿奖拿到手软。

而初中时代,刘琦参加各类竞赛的机会更多了,荣誉也更多了,自然花费也就更多了。于是乎,刘爸刘妈双双开启“双打模式”,一个进城务工,一个加入“打工娘子军”,就为了给孩子铺一条通往罗马的“钻石路”。

但这意味着刘琦成了“留守儿童”,寄居在大伯家。虽然大伯和伯母不是电视剧上那种恶毒亲戚,但大伯家终究不是自己家。

寄人篱下的滋味,只有体会过的人才懂。所以,刘琦逐渐开始封闭自己,性格也渐渐从“话痨小王子”变成了“沉默的羔羊”。

虽然寄人篱下,但刘琦的成绩并未受到影响,依然保持高水平运行,并在2002年的高考中,以654分的高分拿下来本地状元。

据说当时刘琦是可以进入清华大学的,但因为相关专业毕业后要去偏远地区工作,而刘琦的父母难以接受“毕业即下乡”的工作。所以,他们一合计,转投了北航怀抱。这一幕,颇有几分“不走寻常路”的味道。

处处碰壁的求职之路

大学四年,刘琦一如既往地优秀,只是毕业后,面对职场的“修罗场”,这位昔日的天之骄子似乎有点“水土不服”。

由于专业不对口,又没有工作经验,人际交往能力差,因此刘琦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从陕西到广州,再到上海,他像极了古代的游侠,四处寻觅属于自己的“江湖”。可惜,现实不是武侠小说,没有奇遇,只有一次次的碰壁。

最终,因为父母想为他在家乡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刘琦被彻底激怒了。

他一直以来积攒的怨气和不满在这一刻完全宣泄而出,在与父母大吵了一架后,他选择了最“硬核”的逃避方式——宅在家里,与世界“断舍离”。

这一宅,就是10余年。

期间,刘琦和父母的关系如同上演了一场“家庭版权力的游戏”。父母一度怀疑儿子是不是得了精神病,甚至4次将刘琦骗到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最长的一次,刘琦在精神病院足足待了7个月。

所幸,医生诊断这只是“社会适应不良”,并非精神疾病,算是给这场家庭风波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近年来,刘琦的故事出现了转机。他自学电学技术,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融入社会。

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别看的太重

刘琦的选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学霸”陨落的故事,但实际上,它既有“学霸变宅男”的黑色幽默,也有对教育方式和社会期待的深刻反思。

高考的成功,的确为刘琦赢得了荣誉,但也将他置于了巨大的压力之下。父母的过度保护、社会对于成功的单一定义,以及个人适应能力的缺失,共同编织了一张束缚其发展的网。

真正的教育不应仅仅追求分数的高低,而应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心理健康、社交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家长和教育者应当鼓励孩子们探索自我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为他们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每一次选择都是向前迈进的勇气,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契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