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颜色中的奥妙——今人夸其好颜色,岂知浓淡得来艰

元白评文化 2024-08-13 14:58:50

我们的国画讲究意境,墨分五色有浓淡,画作中涉及到色彩之处,承染更是最紧要处,须分别浅深、翻正、浓淡,如此才能显现出中国国画的神韵之美。浓淡变化说起来简单,但浓与淡这二者所需的色彩颜料不是稀释与浓缩的区别,甚至有些看上去差不多的颜色却是截然相反的。

历代画家为了寻求能够呈现画意的天然画料煞费苦心,甚至有的为了达到效果,不惜在长期使用某种原料中任由身体受到侵损,以此为代价,留下了传世千年仍光鲜如初的旷世杰作。

之前我们聊过,《千里江山图》大量使用了矿物质原料孔雀石,成为了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古画作中曾经使用过的一些矿物与植物性色彩原料。

了解国画的人大都知道,古代国画的颜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被称作“石料”,包括上面提到的孔雀石,这个种类中既有各种天然矿物质研磨出来的物质,也有金属的粉末。另一种则是“水料”,取自于各种植物的枝叶中的水分,“石料”与“水料”结合才能够画出承染意味更重的作品。

大家所熟知的朱砂就是国画中最著名的一种,其红色正而夺目,较早被研磨为画作原料。时至今日,朱砂依旧在颜料店铺中售卖。这种画中的“红色”,入药及画俱善。

从汉唐以来,历代皇帝都是用朱砂颜色写圣旨、作御批,以示庄严、压邪,其色赤而能经久不变。作为画作原料,朱砂的作用显著,因为它的颜色纯正而艳丽,而且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斑驳。

但是朱砂有一个极大的副作用——造成汞中毒。因此,现如今售卖的朱砂原料大多会标注不可用皮肤触碰,不可食用。但是很多古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古代的画家们在长期使用朱砂的过程中,身体会遭受侵损。成人汞中毒的症状大多数是肌肉无力,而婴儿则会影响语言发育。

除了朱砂外,铅粉也常被用来浸染画作景物的青灰厚重。我们今天都知道了,铅粉也是一种对人体有危害的原料。

幸好更多的“石料”对古代画家是友好的,比如石黄、胡粉、珊瑚、玛瑙、银珠等这些常见的矿物质的颜料,不仅晶莹剔透、色泽亮眼,用在画卷中非常抢眼,也没有过多的副作用。

“水料”大多数为植物榨取的汁液或研磨成粉后调水使用,所以又被称为水色。它们的颜色看起来比较清淡透明,适合多层晕染。

“水料”这一部分对画家就温和很多。例如花青是传统国画颜料中一种重要的颜色,它的深蓝显得文净、优雅。画面用上花青,就会使画面出现国画特有的雅静氛围。它与中药中的青黛、青黛散都是植物性原料,为蓼草中的蓝靛素。

不过绘画的植物原料中也有“刺头”,藤黄就是其中一个。藤黄结块含毒,幸而古代画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会特别嘱咐新人画师,“调研成画料时务要注意,切务以舌舔笔。”

取藤黄入画,只因藤黄色彩厚重,不似别的黄色稀疏,色彩轻薄。故此,其与朱砂、铅粉一般,因颜色美好,不能割舍。

矿物和植物衍生的色泽有很多,大部分的变化都为历代画家所熟知,他们通过复杂的调制方式,让色彩产生出不同的颜色,在中国古画中呈现的不同的色泽变化也让整个画面看起来层次十足。层层推进,就是用石色和水色互相勾兑,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层层叠叠,令人心折。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