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9年,中国历史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西晋皇帝司马炎发动了灭吴之战,自此三国归晋,天下一统。
另一件大事影响至今,史学界争议不断。
西晋汲郡太守上报朝廷,在一盗墓中发现大量竹简。
司马炎非常重视,让人将竹简用车拉回洛阳,有十车之多。
打开这些竹简一看,傻眼了,竹简上是蝌蚪文,没有人认识。
这难不倒司马炎,很快,一大批学界的顶尖人物被召集到京师洛阳,对竹简进行整理考证,翻译注释。
经过学者们加班加点整理考证,最后编辑成书,凡十三篇,十万余字,称为《汲冢纪年》。
根据西晋的学者们考证,埋藏竹简的墓主人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襄王。
竹简内容为春秋时期晋国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书写,用的是魏国文字,记叙了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战国时期魏国的历史。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编辑而成的。而魏襄王死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这批史籍很幸运躲过了秦始皇的焚书之劫。
令人惊异的是,《汲冢纪年》,(以后来又被学者称为《竹书纪年》)这部书记载的部分内容与正史《史记》记载大相径庭,匪夷所思。
《史记.夏本纪》明确记叙尧帝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将帝位传给了贤明的舜。
而舜也没有将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治水有功的禹。
禹将帝位传给益,益却将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
古朴淳厚,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禅让制,传诵至今,尧舜禹这段历史被学者们奉为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尧舜禹成为中国历史道德最高典范。
而《竹书纪年》记载此内容却让人大跌眼镜,与《史记》记叙截然不同。
《竹书纪年》:尧失德,舜将尧囚禁,夺了帝位,还将尧的儿子丹朱放逐到丹水,让他们父子永不能相见。
禹将帝位传益,他的儿子启发动政变,杀了益,夺回帝位。
帝位相传,充满着阴谋和血腥,哪来的高风亮节?哪来的大公无私?
尧舜禹贤明高尚的形象荡然无存。
《史记》记载伊尹是千古贤相,辅佐商朝三代帝王。伊尹辅佐太甲时,大甲犯了过错,伊尹将太甲安置到成汤的墓地桐宫面壁思过。自己秉政,代为处理国家大事。三年后太甲改过自新,伊尹将太甲迎回来,交还国政,自己尽心尽力辅佐太甲。
真是千古贤相,坦荡无私,古今无人可企及。
《竹书纪年》记载却不是这么回事。
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圈禁起来,他自立为帝。
太甲潜回来,杀了伊尹,重夺帝位,而用伊尹的儿子来辅佐。
在《竹书纪年》里伊尹成了篡位权臣。
《史记》赞美上古时期,权力交替祥和温馨,传位和接位的人一派高风亮节,讴歌这种崇高的美德,至善至美。
《竹书纪年》推崇的却是血腥的丛林法则,强者为王,适者生存。
不能说谁错谁对,因为夏朝的历史根本没有出土实物佐证,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全是后人根据传说加上自己的思想倾向编写的。
当司马炎看到整理成书的《竹书纪年》的内容后,如获至宝,终于松了一口气,下令全国刊行。
西晋得国不正,备受当时士人诟骂。对西晋统治者非常不利,司马炎背负强大的舆论压力。有了《竹书纪年》关于尧舜禹权力交替时的血腥与阴谋,世人谁还好意思提他爷爷司马懿他老爹司马昭满手血腥毫无道德底线的夺权手段。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指洛水为誓,只要曹爽放弃兵权投降,保证不加害他。
司马懿待曹爽投降后,将曹爽三族,无论老少全部杀光,连同拥护曹魏的官员及家人共三万人全部诛少,血流成河。
司马懿不守誓言的作为让全国士人为之侧目,玩阴谋一点底线都不顾,彻底击毁了读书人的道德观。
而司马炎的老爹司马昭更是做出千夫所指,让世人惊愕的事:当街击杀皇帝。
但,如果没有司马懿和司马昭做出的惊世之举,司马炎又怎么可能成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呢?
司马炎是个聪明人,如果一直让天下士人觉到靠血腥手段和无底线阴谋上位得国,是非常不光彩的,那么他在国人心目中的威望也会大打折扣,他又何以为人君?又何以安定人心?
《竹书纪年》推崇的丛林继位法则,让当时的读书人知道,儒家所推崇的尧舜禹禅让道德风范根本不存在的,强者为王才是正道。他司马懿家族是凭本事夺得天下的,有什么错?
大家推崇备至的尧舜禹他们都是靠血腥手段和阴谋继位的,连伊尹这样的贤想都自立为帝,古人做得,我司马家族又为何做不得?
有了《竹书纪年》为司马家族阴谋篡位背书,天下谁还敢指责他司马家族得国不正?那不是自己找抽吗?
有没有可能,那些整理翻译《竹书纪年》的西晋顶尖学者,是不是得到司马炎的某种暗示,有意识地将尧舜禹权力交替整理翻译成血腥阴谋论,将千古贤相伊尹编排为篡权夺位之徒,以达到为司马家族洗白的政治目的。
因为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为了富贵权力而不惜丧失良心的御用文人。而且西晋是公认的我国历代王朝政治上最黑暗的时代,那些个文人在权力威逼利诱下,做出有背于良心,有背于学术原则的事,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到底当时是怎么整理出来的,由于年代久远,缺乏史料佐证,真相已无法得知了。
《竹书纪年》面世的时间节点很巧,偏偏在西晋初建,灭掉东吴,天下一统的时候。而记载有关尧舜禹权力交替不是儒家推崇温馨和谐的禅让,而是通过血腥暴力和阴谋诡计夺取政权,这无疑为司马家族阴谋篡位的行为抹上了一层金粉。
金粉终究是会脱落的,斑斑锈蚀就会兀现。
西晋皇朝宣扬崇尚的权力更迭所遵循丛林法则,最后反遭自噬。不久西晋王朝高层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兄弟叔侄,为争权夺利,挥剑相向,血流成河。
盘踞在北方草原的各个游牧民族趁机纷纷南下中原,建立政权。中原士族为避战乱,衣冠南渡,苟活于江南,最后建立东晋。而滞留在北方的汉族士人差点被游牧民族杀绝。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中原汉人最黑暗的一页——“五胡乱华”。
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旦抛弃了自己所崇尚道德准则,所遵崇的信仰,不但会亡国,还可能会灭种。
由于《竹书纪年》宣扬的丛林法则思想理念对中国和谐文明的冲击力具有摧毁性,到唐宋时被官方列为禁书,严禁出版。已刊行出版的被官方强行收缴焚毁。
现在我们见到的《竹书纪年》是近代学者通过搜寻散落在其他典籍有关竹书的内容编辑而成的。是不能做为信史的。
司马迁《史记》之所以成为二十四史之首,在于其史学思想观点符合国情,遵崇和谐,宣扬贤良美德,贬抑血腥暴力与阴谋。这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