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传奇特工有多牛?五重间谍身份,炸日本军火库后还被裕仁接见

文史江山 2024-10-18 23:53:19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38年7月的一天,日本在上海虹口地区的海军仓库意外发生爆炸。

日军迅速介入调查,却一无所获。

而这场爆炸的幕后策划者,却在风波平息后继续其卧底生涯,多次为我方传递重要的日军情报。

明楼 剧照

在热播剧《伪装者》中,靳东精彩演绎的大哥明楼一角,集多重身份于一身。

不仅是汪伪政府要员、军统特工,还是中共地下党员。

而明楼的历史原型,就是这位隐蔽战线的传奇特工——袁殊。

秘密入党,渗透中统

作为间谍特工,通常都有多层身份。

袁殊作为中共地下党员,一直在中统、军统、日军以及青帮四重身份中周旋,堪称传奇。

1931年4月,随着顾顺章的背叛,中央特科迅速进行了战略重组,情报工作的重任落在了潘汉年的肩上。

潘汉年

他悄悄布局,致力于情报网络的重建。

在这一过程中,袁殊作为左翼文化新星,进入了他的视线。

1911年,袁殊出生于湖北蕲春一个日渐式微的官宦之家。

八岁那年,他随母贾氏搬到上海,与父亲袁晓岚团聚。

在上海求学的岁月里,袁殊广泛涉猎各类思想潮流,参与了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

1929年,袁殊远赴日本深造新闻学,接触并吸收了诸多进步思想。

归国后,袁殊积极投身于上海左翼文化运动,为反帝爱国斗争贡献力量。

1931年秋,在经过周密考察后,袁殊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秘密加入中央特科。

自此,袁殊这个名字在进步文化界,彻底销声匿迹。

在潘汉年的领导下,袁殊开始在隐秘的情报战线上工作。

当时,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因顾顺章、向忠发两个叛徒,遭受了沉重打击。

整个上海都被白色恐怖笼罩,共产党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潘汉年对袁殊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你的身份需绝对保密,要学会褪去红色外衣,融入灰色市井,伺机渗透敌人内部。”

潘汉年

为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潘汉年特别指定王子春作为袁殊的唯一联络人,并指导他开展工作。

情报工作对袁殊而言,完全是未知的领域。

但经过两个多月的严格训练,他已经迅速掌握了秘密通讯、情报传递等技能。

袁殊的表哥贾伯涛,曾在袁殊之父袁晓岚的引荐,到黄埔军校学习。

他是黄埔一期生,毕业后在国民党内担任显要职务。

于是,袁殊联系上了这位表哥,请求他给自己安排一份差事。

贾伯涛不负所托,很快就将袁殊引荐给了上海社会局的局长吴醒亚。

贾伯涛

吴醒亚看过袁殊的简历后,对他赞不绝口。

再加上袁殊的家庭背景和他表哥的关系,吴醒亚当即决定录用他。

进入新环境后,袁殊更是凭借他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吴醒亚的信赖与重用。

打入日本外务省情报机构

袁殊在吴醒亚麾下的特工组织中工作,对外的公开身份是“新声通讯社”记者。

凭借记者的身份,袁殊得以频繁出席政府记者招待会,了解国民政府的一些内幕与情报。

不仅如此,这一身份还让他得以踏入日本驻沪领事馆的记者聚会。

也因此,袁殊结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的外交官岩井英一。

岩井英一表面上在上海领事馆任职,实则是日本外务省安排的,负责搜集中国全方位的情报。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反日情绪高涨,日本领事馆的记者招待会渐显冷清。

上级向袁殊下达任务,要求他坚持参与此类活动,并随身携带一本日文杂志。

此举果然引起了岩井英一的注意。

有一次,袁殊在会前翻阅日文杂志,岩井英一见了,便赞道:“真是难得,中国懂日语的记者不多。”

不久之后,两人再次相遇,岩井英一主动上前交流,并邀请袁殊到日料餐馆用餐。

席间,岩井英一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袁殊能协助他,获取一些未公开的,有关中日关系及相关领域的内幕消息。

袁殊立刻表示愿意合作,但前提是自己也想要得到日方的相关情报。

岩井英一闻言,欣然应允。

借助岩井这一关键渠道,袁殊迅速成为上海新闻界的风云人物。

其消息之迅速精准,连吴醒亚也对他另眼相看。

经过半年多的深入交往,岩井英一某日主动提出:“袁先生对我多有助益,今后愿以交际费略表心意。”

袁殊很快就反应过来,岩井英一这是在邀请他正式为日领馆工作。

袁殊深知机会难得,当即应允,并立刻向党组织详尽汇报。

从此之后,袁殊不仅渗透进了中统内部,还在日本外务省情报机构工作。

这为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日后开展对日情报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5月,袁殊还加入了杜月笙的青帮。

这为他的情报搜集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为戴笠做事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的一个清晨,戴笠突然找上门来,邀请袁殊面谈。

袁殊倍感惊讶,随即向潘汉年作了详细汇报。

戴笠

潘汉年听后,认为戴笠此举意在招揽袁殊为其效力,认为这是“天赐良机”。

他鼓励袁殊借此机会深入军统内部,并向戴笠进言:释放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的负责人华尔敦,以此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淞沪抗战爆发后,局势骤紧。

国民党部队紧急向后方转移之际,戴笠正紧锣密鼓地部署潜伏计划。

因此,对于精通日语的情报人员需求迫切。

此时,青帮老大杜月笙向戴笠举荐了袁殊。

他告诉戴笠:袁殊曾留学日本,因时局动荡而生活困顿,其深厚的日本人脉或能派上大用场。

遵照潘汉年的指示,袁殊如约与戴笠会面。

戴笠开门见山,直接问道:“你目前靠什么维持生计?”

袁殊从容不迫,按准备好的回答:“靠老婆。”

戴笠闻言,干脆地说:“既然如此,就来给我做事吧。”

自此,袁殊正式成为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核心成员,随后晋升为少将组长,肩负重任。

戴笠向他明确了两项核心任务:

一是深入搜集日本方面的关键情报;

二是无论未来局势如何风云变幻,都要坚守上海。

戴笠

此时的袁殊,既有中统特工的身份,又为日本外务省情报机构工作,还加入了戴笠的第二处,也就是后来的军统。

他充分利用这几层身份,深入敌后,搜集情报,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日军铁蹄踏进上海后,继续向西进攻。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这一噩耗在上海传开,举国震惊,人心惶惶。

在此背景下,袁殊依托其在上海区国际情报组的独特位置,秘密筹建了“抗日隐秘行动队”。

队伍中汇聚了一群满腔热血、誓死不屈的青年志士,他们决心以实际行动,对抗侵略者的暴行。

1938年夏天,袁殊亲自策划并领导行动小组,完成了一项壮举。

他们锁定了虹口本田纱厂后方的日本海军军火仓库,作为目标。

经过侦察,他们发现仓库有一位负责伙食的外地伙夫,可以自由出入仓库。

于是,袁殊派遣王铁民乔装成黄包车夫,经常接送这名伙夫买菜,逐渐建立起信任。

一天,王铁民将准备好的定时炸药,藏在了伙夫的菜篮里。

伙夫毫无察觉,就将炸弹带入了仓库,并和王铁民约好了“晚上务必出来去相亲”。

夜幕降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日本海军仓库瞬间被熊熊烈焰吞噬。

火光照亮了夜空,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极大地挫伤了其嚣张气焰。

值得一提的是,炸完军火库几年后,袁殊被选为亲日代表,还被裕仁亲自接见,夸赞其在日军情报中的出色表现。

时至年末,行动小组再次出击,策划了一场针对汉奸及伪政权高官的暗杀行动。

他们锁定了伪江苏省省长陈则民与伪大民会会长冯心如,通过周密部署,成功将这两人秘密刺杀。

公开当“汉奸”

日本侵略者妄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阴谋,彻底破产。

面对挫败,日本帝国主义不甘罢休,转而加速实施其“以华治华”的侵略新策略。

通过“三分军事压制,七分政治渗透”的手段,大肆扶植汉奸傀儡政权。

大肆鼓吹“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伪和平论调,企图瓦解抗日意志。

此时的潘汉年肩负使命离开延安,而中共中央已经确立了“渗透日伪内部,加强敌后情报工作”的战略方针。

潘汉年

此前,袁殊遵循戴笠的密令,策划了一场针对汪伪特工总部头子李士群的暗杀行动。

不料此计却遭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背叛,后者私下与李士群勾结,导致行动泄露。

袁殊不幸落入李士群之手,被关押在汪伪76号特工总部。

多亏岩井英一出面,以其在外务省的影响力,成功将袁殊救了出来。

潘汉年遂授意袁殊顺势而为,假借“军统”身份,与岩井达成“合作”。

建立一个“兴亚建国运动”的亲日组织,以此为掩护,渗透并牵制汪精卫的势力。

汪精卫

几年前,袁殊因党的情报工作之需,不得不暂时褪去“红色”,远离进步活动。

此举虽招致误解,却未曾动摇其初心。

可如今,他要公开扮演“汉奸”,这无疑是对他个人尊严的伤害。

甚至很可能让他背负上“民族罪人”的恶名。

潘汉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剖析了秘密斗争的复杂性与紧迫性。

经过一番内心挣扎,袁殊毅然决定,要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彻底抛下了个人的荣辱得失,全心全意投入到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

随后,袁殊在上海滩巧妙利用日本人的名义,利用敌人的资源,建立了一个合法据点。

此据点成为了我党情报工作的隐秘阵地,并在敌人心脏地带安插了情报员与通讯设备。

日伪统治的核心区,直接变成了我党对抗侵略者的前沿哨所。

而这一切,日本人一无所知。

日本人一直以为,这个“亲日组织”是响应其“大东亚新秩序”的产物。

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切都是我党精心策划,潘汉年在幕后运筹帷幄的结果。

潘汉年

“兴建”运动开始不到一年,汪精卫就因感到威胁而向日本方面提出抗议。

经过斡旋,袁殊以加入汪伪政权为交换条件,和平解散了该组织。

此后,袁殊又借汪伪政府要员的身份,继续为我党输送关键敌伪情报。

袁殊从日本方面获取的情报内容非常重要。

其中包括,1939年英法的远东版慕尼黑活动计划;

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战略布局与动向;

还有日伪政权内部的人事变动,苏南地区的日军兵力配置,以及“清乡”行动的时间表等。

袁殊向党组织传递的情报中,不乏对革命斗争具有决定影响的战略级信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袁殊获取的宝贵战略情报,党组成功解救了多位身陷囹圄的同志。

营救鲁迅遗孀许广平,为潘汉年、范长江、邹韬奋等人开辟安全通道,助其顺利抵达根据地。

同时,得益于袁殊的情报,粟裕部队也成功摆脱了日伪军的重重包围。

尽管背负“汉奸”污名,袁殊在隐蔽战线上却做出了非凡贡献。

袁殊身处复杂局势,与日伪、国民党、共产党均保持微妙联系。

然而在他担任日伪职务期间,他始终坚守底线。

他没有做任何损害人民利益之事,反而竭尽全力解救被捕的抗日志士。

自1937年至抗战胜利,袁殊经历了日伪与国民党的多次猜疑与审查。

然而凭借他过人智慧与能力,奇迹般地化解了无数危机,其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袁殊常则如此说道:“敌后工作的幕后策划者是潘汉年、王子春等英雄,而他只是台上的演员!”

参考文献

刘勇强《打入日伪高层的红色特工——袁殊》

奈何天《揭秘《伪装者》明楼原型——袁殊》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1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