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晚这么拉夸,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看

高广银 2022-02-01 15:03:41

不知道你今年有没有像我一样,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把春晚看完了。虽然一边吐槽今年春晚拉夸,却还是和家人一起看完了。春晚已经不再是一档综艺节目,更像是每年和家人聚会时候的谈资。

说实话,2022年春晚,除了《忆江南》《只此青绿》等少数亮点节目之外,整个晚会看完很尴尬,有邓超广场舞的尴尬,还有大张伟《快乐气氛组》不知所云的尴尬。

即便如此,2022春晚也创造了21.9%的收视率,触达观众更是达到49.32亿次,覆盖国家达到170多个。也就是说春晚无论你看没看,它都在那里,依然是综艺里的“扛把子”。

回顾历史,真正意义上的春晚要从1983年开始,为了庆祝农历新年,在除夕夜举办一场综艺晚会。这么算下来,春晚已经走过了29个年头,无论你是70后、80后、90后,还是00后,几乎伴随每一代人的成长。

当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40多年来,电视的普及,大众文化的传播,春晚或许也不会获得这么广泛的认可。春晚目前是吉尼斯纪录里,收视率最高,播出时间最长,演艺人员最多的综艺性晚会。

毫不夸张地说,春晚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成为我们共同经验和认知的总和。

能成为共同的文化母体无疑是幸运的,它必须是我们共同的经验,共同的知识,共同的观念,而且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反复地出现。

同时它还要让每个人都知道,并且每个人的观念以及行为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无论你在东北铁岭,还是广东深圳,大家都会对赵本山那句“要啥自行车”,会心一笑,现在已经成为被无数年轻人玩烂的梗。

春晚当之无愧,成为文化母体当中最大的载体,同时也在不断衍生出新的文化符号,诞生新的文化现象。

2015年,微信红包通过春晚这个巨大的文化母体,一晚上10亿次的红包收发量,成功偷袭珍珠港,进入支付宝腹地,抢走了支付宝8年时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用户基础。当然也让春节发红包,成为每个春节必备娱乐项目。

不仅是我国,同样借助文化母体和国民消费习惯进行强制绑定的还有可口可乐。

我们现在能想到圣诞老人的形象,是一身红衣服、白胡子的老头。在可口可乐为这个形象定妆之前,圣诞老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形象,有穿绿衣服的,也有穿蓝色衣服的。

可口可乐为了解决冬天不喝可乐的问题,于是请了一个艺术家,叫做海顿·珊布,按照可口可乐的品牌色彩绘制了现在的圣诞老人的形象,从那以后,圣诞老人就被定义成了红白相间的颜色。红色的衣服、靴子和帽子,它们上面都有白边,以及帽子头儿上的那个球球。

和圣诞节这个巨大的文化母体绑定之后,不但让美国人在冬天喝了可乐,而且让可口可乐借助圣诞节走向全世界。

你看,这就是文化母体的巨大市场效应。

无论你怎么抱怨春晚,沈腾不好笑了,撒贝宁拖不住了,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它对于我们文化的塑造。

0 阅读:283
评论列表
  • 2022-02-04 04:51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看,看看能拉胯到什么程度。再说也不是专门看节目的,主要是开个电视机弄点声音图个热闹

  • 2022-02-04 14:29

    虽然没意思,但是不看春晚还能看啥,让他在那里开着已经是一个习惯,收视率高真看的有几个[笑着哭],一点意思没有

  • 2022-02-04 17:56

    看啥?你说

  • 2022-02-04 11:42

    有的选吗?打开电视都是春晚,只能开着电视干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