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画家常玉:痴迷女人裸体,拒绝回国任教,死后一幅画卖3亿

苍笙客简 2024-10-17 17:00:14

生前无人知,死后天下闻。

2019年,两幅裸女画以天价的价格在佳士得香港拍卖现场出售。

瞬间刷新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

它的创作者常玉也因此被大众所熟知。

还没有等众人一睹这位艺术家的风采。

却已惊闻常玉早已去世多年。

相较于常玉在国内的籍籍无名。

在西方,常玉却有着极高的赞誉。

他被称为“东方马蒂斯”、“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世界级的绘画大家”。

与毕加索吃饭喝酒、畅谈风月,与徐悲鸿、林风眠互为知己,惺惺相惜.......

如此肆意潇洒的经历,也难以遮掩常玉的人生就是一出悲剧。

有人称他是:终生失败的画家。

也有人道,他是被女人和性毁掉的艺术家。

就连官网在对其进行报道时,也忍不住感慨:生前痛苦一生。

艺术启蒙

1901年,常玉出生于四川省达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生长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常玉很早就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

12岁时,他的绘画才能已经崭露头角,引起了父亲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位饱学之士,常玉的父亲亲自担任起儿子的艺术启蒙导师,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传统中国画基础。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常玉的艺术素养日益提升,为他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16岁那年,怀揣对艺术的热爱与憧憬,常玉来到了当时中国最为国际化的城市——上海。在这里,他有机会亲眼目睹西方绘画艺术,这次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也结识了许多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

1921年,年仅19岁的常玉怀着对艺术的无限热情,远渡重洋来到了艺术之都巴黎。

这一时期,同样留学巴黎的还有林风眠、徐悲鸿等日后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艺术家。

初到巴黎的常玉,虽然面临语言障碍和文化冲击,但他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和天赋,很快就适应了这座城市的节奏,并开始了自己的艺术探索。

在巴黎求学期间,常玉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裸女画方面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他的作品融合了东方的意境与西方的技法,既有传统中国画的韵味,又充满现代艺术的张力,独树一帜。

这种独特的风格很快引起了艺术界的关注。

1929年,常玉的艺术生涯迎来了重要转折。著名收藏家侯谢被常玉的作品深深吸引,开始大量收藏他的画作。

侯谢的赏识不仅为常玉提供了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了他巨大的信心和动力。

在侯谢的支持下,常玉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获得再巴黎秋季沙龙展出了自己的作品的机会。

这次展出在艺术界引起了轰动,他独特的东方美学视角和大胆创新的表现手法,让西方艺术界为之惊叹。

随着名声的日益提升,常玉开始与当时的艺术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等人交往。

这些交往不仅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也让他在巴黎画坛的地位稳步上升。

常玉的作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收藏家和美术馆的青睐,他的艺术生涯进入了一个璀璨的黄金时期。

生活低谷

常玉的艺术生涯虽然辉煌,但他的个性和生活态度却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转折。

作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常玉对金钱的态度近乎淡漠。

他视金钱如粪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情来为画作定价。

这种行为虽然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纯粹追求,但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常玉的这种态度不可避免导致他与画商的关系日益恶化。画商们难以接受他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定价方式,逐渐减少了与他的合作。

随着时间推移,常玉的艺术作品逐渐无人问津,这不仅影响了他的收入,也使他在艺术界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1931年,常玉遭遇了一个重大打击。

他在四川的家族企业突然倒闭,这意味着他失去了最后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这次打击不仅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也给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常玉的婚姻生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他与妻子玛索之间因为经济问题和生活方式的分歧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矛盾。

常玉沉浸在艺术创作中,对家庭生活似乎不太在意,这让注重生活品质的玛索感到失望和不满。

更让玛索难以接受的是,常玉的作品中裸女画像占据了绝大多数。

为了创作这些作品,常玉需要专门聘请模特,这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给他们的婚姻关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玛索对丈夫整天与裸体模特相处感到不安和嫉妒,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最终,常玉与玛索的婚姻难以维系,两人选择了离婚。这次婚姻的失败对常玉的生活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变得更加孤独,也更加专注于艺术创作。

1934年之后,常玉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他不得不做过餐厅服务员、陶艺工和水泥工等各种工作。尽管生活艰难,但常玉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他依然坚持创作,即使作品难以售出,也从未动摇过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晚年坚守创作

常玉的晚年生活依然充满艰辛,但他对艺术的坚守始终如一。

尽管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居住在巴黎一间破旧的公寓里,常玉仍然坚持创作,用画笔诠释着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

1956年,常玉收到了回国任教的邀请,这本可以改善他的生活状况,但他毅然选择留在巴黎。

这个决定充分体现了常玉对艺术环境的珍视,以及他不愿向现实妥协的坚定信念。

常玉的艺术理念始终如一,他坚持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不随波逐流,也不为迎合市场而改变。

即便在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这种坚持虽然让他在生前难以获得应有的认可,但也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1966年,常玉因煤气中毒在巴黎孤独离世,一周后才被人发现。

这位曾经在艺术界璀璨一时的画家,最终以如此悲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但是常玉的离世并非他艺术生涯的终结,反而成为了他艺术价值被重新发现和评估的开始。

生前落魄无名,死后声名鹊起,这是常玉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当代艺术市场上,常玉的作品表现惊人。

2019年,他的多幅作品在拍卖会上屡创新高。其中,《五裸女》和《曲腿裸女》等作品更是创造了拍卖纪录。

常玉的作品受到国际收藏家的青睐,价格持续攀升,这种现象既是对他艺术才华的肯定,也是对他一生艺术追求的褒奖。

信源

澎湃新闻:2017-03-11 《观展 | 他是漂泊巴黎“孤独的象”——台北举办常玉回顾展》

中国美术馆:2023-01-05 《开馆60年话馆藏|常玉艺术的“出彩”与“出众”》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