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当下的难言之隐,聊聊《美国内战》背后的刺骨现实

波波谈影剧 2024-06-30 19:20:35

老实说,看完这部老美拍的电影后,不禁有种“油漆未干,勿舔”的感觉!

缅甸、叙利亚、南苏丹,以及许许多多我们或曾听过,或未曾听过的地方,直到现在仍饱受内战之苦。宗教、理念、境外势力介入,有太多太多因素将这些原先充满希望的地方,转变成吞噬性命的战争泥淖。

曾因理念的冲突,而在一百多年前爆发将整个国家撕裂成两半的南北战争,后来成为世界强权的美国,却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战争输出国,多年来间接或直接造成了无数国家内战。

也因此,这部以“美国内战”为主题的电影,显得格外讽刺。

一部好的战争片往往都带有反战的思想。

《美国内战》是个纯粹关于战争的寓言故事。

他选择让战争发生在美国本土,去除多数战争片即使有美军参战也不影响美国平民的防护罩,考虑到美国近年价值观渐趋极端化,在各项重大议题都有严重矛盾,内战确实并非不可能。

而电影在美国的上映日是4月12日,与1861年的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日期一致,更彰显导演意在呈现“历史可能重演”的危机感。

《美国内战》或许并非人们想象中炮声隆隆、枪林弹雨的战争片。

以记者为主角的本片,以战地记者的视角,带着观众看见战争如何从各个面向去改变和影响一个国家。

它讲述资深战地摄影记者李·史密斯的一场大胆行动。事件背景是,在某个时刻,德州与加州组成西方力量联军,向华盛顿发起进攻;而困守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总统则负隅顽抗。内战行将结束时,李获得总统方面首肯,和几名新闻同业人员试图开驾车穿越此刻万分危险的热战区,前进白宫,亲访节节败退中,几乎确定已濒临绝境的总统。

这是唯一的故事主轴。所以在叙事结构上,它其实比较接近一部公路电影。

一位骨瘦如柴的非洲女孩蜷缩在地,饥肠辘辘的秃鹰则在一旁注视着女孩。1993年的这张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引起全世界对饥荒、内战、粮食问题的关注。

但随之而来的指责与批评,随同无止尽的内疚和痛苦在隔年压垮了那位年轻的摄影师凯文・卡特,并将其逼上了自我了断的绝路。

试问一下,记者能以什么方式帮助镜头里的受难者?

当这张举世闻名的照片获颁普立兹奖后,许多人纷纷指责拍摄者当下的不作为,批评这位摄影师以镜头中的苦难,换取自己成名的机会。

但事实上,这位女孩的母亲正在一旁领取救援物资。

而不具备医疗专业的凯文,在当时更被再三叮咛,不要碰触到这些身体状况欠佳的难民。

在新闻现场,不具医疗或军事专业的记者,能够提供的协助往往有限,甚至有可能因此而帮倒忙,造成第一线人员的困扰,导致更大的伤害。

回归前述的问题,记者能以什么方式帮助镜头里的受难者?

当下伸出援手也许可以救一个人,却也可能多赔上一条性命。

《美国内战》的主角是一群战地记者,将自身陷于险境,比多数人更接近悲剧发生的现场。

同样的议题,也是主角们在剧情中不断面临的内心挣扎。

面对世界各地持续发生的各种战争、饥荒、极端气候的灾害,记者们选择冒着生命危险在现场用镜头纪录下画面。

他们相信当世人看见问题后,能够救下更多面临相同困境的人们,甚至在未来提早预防相同的悲剧发生。

这些媒体记者相信镜头与文字的力量,并将自己置身于极端的危险中。

《血钻石》中的记者曼迪是如此,《美国内战》里的李和乔尔、萨米,以及世界各地正置身于冲突第一线的媒体记者们也是如此。

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记者的身份角色特别为难。他们的工作是报导,不能插手干涉,他们必须靠近苦痛,但不能对其有反应。然而眼看屠杀正发生,却不能避开不看或出手相救,是很违反人性的,久而久之要背负许多情感创伤。电影中很能看出导演对老派记者风范的敬意,尤其在新闻业、媒体、记者等等的形象益发低落的今日,特别令人回想起这行业的往日荣光。

四位记者前往华盛顿的路上,是一站又一站的残酷景象,公路旁店面破落无人、废弃车辆随处闲置,少数有人烟的地方却又充满暴行威胁,几乎像个公路电影形式的鬼故事。在乱世,好人大概不是被杀掉就是躲起来了,还待在外头让人遇到的,几乎都不是善类。

整趟旅程所经之地,已经见不着理念、价值、同袍与信任等等概念,人们忙着互杀与自保,甚至有些人只是在打着自己的小小内战,在一块小地盘里当独裁者,杀掉看不顺眼的人。

例如杰西·普莱蒙客串的一位凶残民兵,那句“你是哪种美国人”问得让人内心发寒。

虽然本片没特别交代背景,但前段利用非常精简、有效率的方式带出政治概况,包括现任美国总统已在他的第三任期,他解散了联邦调查局、把记者视为敌人、轰炸平民也不要紧,具体实现现代人们对“民主将死”的恐惧。

以如此极端的状况看来,德州与加州合作确实是可以想象的,毕竟美国人党派再怎么不同,都无法接受独裁者上台吧。

《美国内战》其实并没有对影片中的这个政治脉络多作解释。之所以没有解释,当然就是因为,主题并不在这里。

但这反而呈现了编导的巧思。

首先,德州和加州都是妥妥的大州,以现状而言,各有约40张与54张选举人票。如果说西方力量这支显然颇具实力的叛军,由较具政经实力的德加二州带头联合发起,则相当合理。

其次,德州是共和党的地盘,加州则蓝到不行;

以现实中的政治形势而言,很难想像这二州能联合行动。但另一方面,如果红州和蓝州居然愿意联手反叛,则代表总统倒行逆施到了一定程度。

是以故事中也交代了,总统已进入第三任期——倒行逆施的总统遭到“全美讨伐”,理所当然。

换言之,这样的政治脉络完全符合故事需求:导演亚历克斯·加兰(他的前作是《机械姬》与《灭绝》,虽未必完美,但显然都是好片)成功让这个幻想中的美国凌空浮现,而且几乎避免了所有可能对现实有所影射的暗示。

完全一丁点和现实有关的政治暗示都没有吗?大概也很难办到(笑)。

对于美国人来说,观看这部电影或许又会有格外特别的感受吧。

在电影中的许多片段,观众会透过主角群的镜头观看那些冲突影像,就像平常人们观看那些关于战争的新闻时事一般。

但当视角切换,看见熟悉的街景与城镇被战火摧残,想像自己深爱的人们处于食物、饮水的匮乏,并身陷被轰炸的恐惧之中。

这才终于意识到那些新闻并非某种虚构的故事,而是真实存在的悲剧与死亡。

《美国内战》并不是一部传统的战争片,重点并非枪来弹往的战场胶着,借着主角群的脚步。

看见形形色色平民在内战状态下生活样态的改变,以及极端情势驱使他们做出的不同选择。

而这些,也是现实新闻焦点极少关注到的,属于战争状态国家的真实样貌。

主角李从业的十几年间拍下了许多战争的恐怖与残酷,希望可以借此告诫世人,阻止战争持续发生。

结果更讽刺的是,战争在李自己的国家中发生了。

电影中李和前辈萨米的一段对话,正质疑着所谓镜头的力量、媒体的力量,当李眼前不断闪现自己镜头下曾记录的死亡与暴力时,是否也怀疑着自己曾经的作法?后悔着当下没有伸出援手,没能真正救下些什么。

在《血钻石》这部电影中曾有类似的对话,战地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所记录下的这些悲剧事件,能在体育和八卦新闻间获得几分钟的关注呢?

而这短短的时间又能发挥多大的效果呢?

媒体的力量可大可小,到底这些新闻能够造就多少改变?还是最后什么影响也没造成?甚至更糟,造成了社会更大的纷争与对立?

在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且人们拥抱更多元价值观的当代。

这样的灵魂叩问,或许更常在新闻从业人员的脑海中反复出现。

借由电影中提及的只字片语,我们能够推测这一场内战或许起因为总统的专制,以及一系列违背民主精神的政策。

然而内战的原因、内战局势的发展,甚至情节的真实性都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

借着战主题带到记者,尤其是战地记者工作,并借此角度探讨记者扮演的角色与内心挣扎,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轴。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主角群,特别是那些成熟与不成熟,世故与热血的对比。

也很喜欢以公路电影呈现的战争样貌,带领观众从不同的角度看见了战争对人们造成的影响。

故事的结局有些魔幻,很A24,似乎没有交代这场内战的后续发展,但其实也并不重要,不同角色做出的选择以及改变,才是更值得观众细细品味的部分。

这部电影在美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与评价,但由于其背景设定,对于美国以外的观众来说,或许并不容易产生共鸣。

对于媒体工作有越多了解,并持续关注国际间各种大大小小冲突的观众来说,更能从另一个角度看见这部电影所欲呈现的议题。

尤其听闻过许多出色的战地记者,在现场传来噩耗后,更对电影的许多桥段特别有感。

对美国的观众来说,将“内战”的背景搬回美国,能够带着习惯和平生活,且远离战争现场的人们更身临其境感受战争的残酷与荒谬。

但对和我一样对场景和地理环境不熟悉的他国观众来说,不要抱着传统战争片的期待,并感受其中情节与现实世界荒谬的雷同性。

将能更加享受,并从电影中获得一些什么。

跳出电影来看,导演选择跟片中记者同样站在中立角度,没有交代整个内战形成的原因与详细战况、没有置入个人立场,只展示现况,让观众将内心认定的美国现状代入之后自行想像,他甚至让理论上不对盘的加州与德州结盟,透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整部片完全可以很安心地自称“没有选边站”。

不过,史上第一场美国内战,也就是那场南北战争,可不是个能让人“不选边站”的情境,虽然解放黑奴的出发点并非纯然的善意、即使胜利方的某些作为也很邪恶,但毕竟在大方向上,后世人们很难说出“解放黑奴这个战果不重要”这样的话。当《美国内战》表现出由谁引战、什么理由开战都不重要的态度时,整个作品就只能剩下“战争很糟糕,不要战争”的精神口号。

若拍下战争的惨状,看过的人应该会极力避免战争,这大概也是导演的理念与目标。他在片中不时将战场景象停格为记者拍下的照片,让观众彻底理解战争的后果。

理想上,在成千上万的人命牺牲面前,确实所有的价值观冲突都应该停下来,追求绝对的和平,但实际上,世人没有办法活在那样的完美真空里面。

在《太空部队 第二季》里面,博士发现将军让登月小组带枪上月球,生气地说“不是每件事都跟二战一样!”将军则回道“不是每件事都跟越战一样!”每一场战争都有错综复杂的成因与内涵,必然有原因让战争这种绝大多数人类都会想避免的惨况不断发生,且仍有许多人得为保护自己珍惜的一切而战,这不是靠播放卸除脉络的残酷影像就能制止的,否则在影像发达的现代,应该早就达到世界和平了。

不过,《美国内战》以记者的中立视角、采用平实的风格叙事,确实规避掉如《现代启示录》那样意在反战却浪漫化战争的问题,并且有力地提醒大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就没有文明讨论意见的空间了,只剩下求生存与杀敌。至于明了这点的人们在真实世界里有没有办法阻止战争发生。就是个令人伤感的问题了。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