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一家专业拆解机构发布的报告引发了业界对大疆无人机芯片依赖问题的广泛关注。
该报告指出,大疆无人机内部约80%的芯片来源于国外,其中多数芯片更是进口自美国企业。这篇报告一经发表,立刻让大疆的短板暴露无遗!
而美国见此,便迅速开始了对大疆的制裁,不仅以侵犯专利为由向大疆索赔8.7亿美元,还将其列入了黑名单,并禁止美国企业与大疆进行合作!
作为一个无人机制造商,为何美国会如此忌惮大疆的发展呢?大疆面对美国的制裁又能否成功存活下来?
美国为何如此忌惮大疆发展美国对大疆的制裁历程可以追溯到2016年。
当时,一架大疆无人机成功在白宫上空盘旋,却未被及时察觉,这一事件引发了美国政府对无人机安全的高度关注,也成为日后美国对大疆实施一系列制裁措施的导火索。
自2017年起,美国政府开始以网络安全为由对大疆展开调查,并要求陆军停止使用大疆无人机。
这标志着美国对大疆的制裁正式拉开帷幕。
2018年,美国国防部更进一步,下令禁止其下属部队购买大疆产品,将安全顾虑上升到了国防层面。
2019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美国政府对大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削弱大疆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制裁力度的真正升级发生在2020年,美国商务部将大疆列入实体清单,对其实施严格的进出口管制,这一举措直接影响了大疆在全球市场的供应链。
最新的制裁动向出现在2024年,美国国会正在推动一项将大疆列入FCC(联邦通信委员会)黑名单的法案,如果通过,将进一步限制大疆产品在美国的使用和销售。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看似严厉的制裁措施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数据显示,大疆不仅没有被遏制,反而实现了惊人的300%到500%的年度业绩增长。
更令人瞩目的是,大疆在美国执法机构市场的份额仍然高达90%,在紧急救援领域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92%!
为什么大疆在受到制裁的情况下还能够如此的受欢迎呢?
大疆——无人机领跑者要知道,在全球无人机技术市场中,美国本土无人机的技术远不能和我国大疆相提并论。
业内普遍认为,大疆的产品性能,包括创新能力、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至少领先美国本土厂商数年。
尽管美国政府多次出台政策支持本土无人机产业发展,但像Teal、Skydio等美国本土厂商仍然难以与大疆展开有效竞争。
大疆凭借其优秀的产品质量、丰富的产品线以及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牢牢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包括其用户评价更是直观地反映了大疆与美国本土无人机之间的差距。令人意外的是,即便在美国本土,许多专业用户对国产无人机的评价也不尽如人意。
美国警察和搜救人员普遍对本土无人机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这些产品在性能、可靠性和易用性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更具戏剧性的是,美军特种部队甚至提出申请购买大疆无人机的请求!
在国际舞台上,大疆与美国无人机的差距同样显而易见。乌克兰军队对美国提供的无人机评价较差,认为这些产品在实际战场环境中表现不佳,难以满足军事需求。
相比之下,大疆的民用无人机却在多个冲突地区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尽管美国拥有雄厚的科技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但在无人机这一特定领域,却难以追赶中国企业的脚步。
而美国对大疆实施制裁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反映了无人机技术在现代战争和国家安全中的关键地位,以及中美科技竞争的战略考量。
首先,俄乌战争充分展示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革命性作用。无人机不仅能够执行侦察、监视等传统任务,还能进行目标指示、火力校射和对地打击等复杂作战行动。
这些功能极大地改变了战场态势,提高了作战效率,降低了人员伤亡。乌克兰军方甚至计划成立专门的无人作战体系部队,足见无人机技术对现代战争的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人机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新兴的战略性技术,无人机不仅关乎军事实力,还涉及国家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因此,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无人机技术自然成为双方角力的焦点之一。
美国的战略考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美国试图防止中国在无人机领域保持技术优势。
大疆作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领导者,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无疑引起了美国的警惕。通过制裁大疆,美国希望能够遏制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维护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国家安全。
另一方面,美国的制裁措施也是试图限制中国高科技企业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在美国看来,像大疆这样的中国高科技企业不仅代表着单一产品或技术,更象征着中国科技实力的崛起。
通过对大疆等企业施加压力,美国希望能够延缓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保持自身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然而,这种制裁策略的效果却值得商榷。事实上,大疆不仅在商业市场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在一些关键领域如执法和紧急救援中,其市场份额甚至高达90%以上。
这足以说明大疆的市场地位一骑绝尘,不是其他海外品牌所能够比拟的。
那为何大疆无人机芯片如此依赖国外进口呢?
大疆芯片来源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自2006年在深圳成立以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和惊人的增长。
从2013年到2017年,公司营收从8.2亿元飙升至175.2亿元,之后更是突破260亿元,并最终达到500亿元的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大疆的海外收入占比高达八成,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大疆也面临着芯片依赖的挑战。
公司使用的11种芯片中,约80%来源于国外进口。其中,视觉芯片、主控芯片和电源芯片是最为核心的组件,主要来自美国、英国、韩国、日本和瑞士等国家。
大疆对进口芯片的依赖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国内芯片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难以满足高端无人机的需求。
其次,即便有同规格的国产芯片,其价格往往高于进口产品,这就涉及到商业利润的考量。作为一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大疆在芯片选择上自然会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尽管如此,大疆在核心技术方面仍然保持着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的飞控系统软件算法、云台和机械结构、飞行安全系统等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结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驱动旋翼和桨叶的芯片是大疆独有的专利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技术实力。
从制程角度来看,大疆使用的无人机芯片主要集中在14nm到28nm之间,属于中低端芯片。
这一特点既反映了无人机对芯片性能的实际需求,也说明了大疆在芯片选择上的务实态度。
面对美国的芯片制裁,大疆又会如何应对呢?
大疆的应对策略面对美国的制裁措施,大疆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提高产品价格。
公司对旗下产品实施了平均13%的涨价,这一举措既是为了应对成本上升和供应链压力,也是为了维持公司的利润水平。
这种价格调整策略反映了大疆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灵活性和市场应变能力。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价格上涨,大疆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并未显著下降。相反,美国消费者对大疆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
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大疆产品的高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即便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消费者仍然认为大疆的产品物有所值,这无疑是对公司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的最好肯定。
从业绩表现来看,大疆不仅成功应对了制裁带来的挑战,还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销售额上,也反映在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上。
大疆的成功不仅限于消费级市场,在商业和专业应用领域,如测绘、农业、安防等方面,公司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展望未来,大疆的发展趋势仍然令人乐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技术优势。
大疆在飞控系统、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为其产品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种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上,还包括用户体验、生态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
基于这些因素,业内普遍预计大疆将继续保持其市场领先地位。
尽管面临来自政策、竞争对手和市场环境的多重挑战,但大疆凭借其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洞察力,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
参考资料新浪财经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