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英烈:晚明重臣王老爷(王夫之)的人生结局

凤凤文化 2024-09-17 03:51:23

庚辰眉批:《石头记》总于没要紧处闲三二笔,写正文筋骨。看官当用巨眼,不为被瞒过方好。护官符云:假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这里不但贾府的历史原型是真实存在的,其他四大家族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与历史方面有关的人物如严老爷、王老爷、张同圭、聋哑僧人、周太监、东平郡王、南安郡王、沈世兄、仇都尉、杨都尉、冯唐、冯紫英、卫若兰、秦可卿葬礼上的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

那些严老爷、王老爷、张同圭、聋哑僧人、周太监、东平郡王、义忠千王老千岁、沈世兄、仇都尉、杨都尉、冯紫英、卫若兰的历史原型都是明末清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重要人物,每一个都有一段波澜壮阔可以彪炳史书的历史。但是在时过境迁的历史文献里,在满纸荒唐言的文本中寻找到这些人物的历史原型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他们之间不但要有朝代联系、气脉联系,年代联系,地域联系,政治联系,经济联系,而且要有字词联系,诗词联系,典故联系和个性联系。

红楼文本里关于王老爷的原文:

雨村犹未看完,[甲戌眉批:妙极!若只有此四家,则死板不活,若再有两家,又觉累赘,故如此断法。]忽听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甲戌侧批:横云断岭法,是板定大章法。]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

前文已经分析了这里的王老爷的历史原型就是晚明著名的文人兼重臣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生于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子时,卒于壬申正月初二午时。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哲学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被合称为清初“三大儒”是相当晚近的发明。王夫之直到道、咸年间才由于表彰乡贤经由湖湘士人的推许方得以与孙奇逢、李颙、黄宗羲等老牌大儒相提并论。王夫之论史善于分析众多史实,并加以归纳,从而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如他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为“唐之亡,亡于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能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央效力。

王夫之纵论古今历史变迁、人物沉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结论。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慨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 曾国藩在《王船山遗书》中作序评:独先生深閟固藏,追焉无与。平生痛诋党人标谤之习,不欲身隐而文著,来反唇之讪笑。用是,其身长邀,其名寂寂,其学亦竟不显于世。荒山敝榻,终岁孜孜,以求所谓育物之仁,经邦之礼。

穷探极论,千变而不离其宗;旷百世不见知,而无所于悔。先生没后,巨儒迭兴,或攻良知捷获之说,或辨易图之凿,或详考名物、训诂、音韵,正《诗集传》之疏,或修补三礼时享之仪,号为卓绝。先生皆已发之于前,与后贤若合符契。虽其著述大繁,醇驳互见,然固可谓博文约礼,命世独立之君子已。

王夫之曾经借由宋代政事的得与失,探讨“上下古今兴亡之得失”,以图从宋朝历史经验教训中寻绎政权存在的内在逻辑。王夫之正统观的底色源于对孔子正统观念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民族正统论、政治伦理正统论、学术正统论三个部分。在民族正统论方面,贯穿于王夫之史学思想中的“诸夏内而夷狄外”的夷夏观被视为天下大贞之一。

尽管王夫之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但其学术渊源仍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窠臼,传统儒家观念贯穿《宋论》其中。《宋论》主要分为王夫之论宋兴、王夫之论宋亡、王夫之借宋谈明三部分,王夫之依托历史评论对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进行深度的思考,提出“君、相、谏官”三环相治来制约上层政治结构的权力的设想及对宋朝猜忌之家法的批判都体现出王夫之的民本主义,他的治国理念与方案与现代政治哲学具有可沟通性,并对现代中国民主建设有借鉴意义。

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初一子时,王夫之生于衡阳府城南回雁峰。天启二年(1622年)王夫之开始跟随长兄王介之学习。天启五年(1625年)王夫之跟随长兄王介之学习,完成了十三经的学习。天启六年(1626年)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国子监毕业,因拒绝贿赂选官,被罢选返乡。崇祯元年(1628年)王夫之跟随父亲王朝聘学习经义。崇祯四年(1631年)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在京城拒绝权相温体仁党羽索贿,气愤之下撕毁荐贴,自誓不出“赇吏胯下以重辱先人”。

崇祯五年(1632年)王夫之中秀才,湖广提学佥事王志坚欣赏王夫之才能,荐其入衡阳县学。崇祯六年(1633年)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武昌参加乡试,均落第。崇祯七年(1634年)王夫之跟随叔父王廷聘学习作诗。王夫之被湖广前后两任提学佥事水佳胤、王澄川列为岁试一等的第一名。崇祯十二年(1639年)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乡试。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自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北上参加会试,因李自成军克承天,张献忠军攻陷蕲水,道路被阻,王夫之兄弟自南昌而返。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王夫之听闻崇祯皇帝自缢,作《悲愤诗》一百韵(已佚)。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六月,王夫之的妻子郑氏病卒。九月,王夫之作《初度日占》。王夫之把《续落花诗》、《广落花诗》、《补落花诗》等六十九首与《正落花诗》合编为《落花诗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春,王夫之大病垂危。秋,王夫之病见起色,王夫之在病中完成《俟解》一卷。十月,王夫之旧病复发。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春,王夫之完成《张子正蒙注》九卷。八月,完成《楚辞通释》十四卷。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王夫之大病,险些病亡。五月,王夫之跋《耐园家训》。六月,王夫之书《传家十四戒》。夏,王夫之回忆二十九岁前十余年诗作成《忆得》一卷。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正月,王夫子病情加重,完成《读通鉴论》初稿。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王夫之咳喘中定稿《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在家乡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午时(2月18日),王夫之卒于湘西草堂,终身没有剃发。十月,王夫之葬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墓碑镌“遗命墓铭”如下:“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也。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

0 阅读:13
评论列表
  • 2024-09-17 12:18

    这个王老爷不是指王夫之,是指皇帝征税的诏文,与前面的严老爷合称“阎王”爷到,贾雨村指李自成,甄士隐指老百姓(君子之道费而隐)。阊门以西即皇门以西,即陕西。王夫之出现在红楼梦里在“碧痕和宝玉洗澡”,宝玉即“王”,强压碧痕,即“夫之”,这是写南明永历年间,王夫之和柱臣之间的一段公案,细节在整个洗澡过程

  • 2024-09-17 12:44

    秋纹指御史(秋宪是汉代最早的御史名,宪即纹),碧痕指弘光朝遗留的老御史(碧指“珀石”,琥珀即松油红光,中间一个傀儡僵尸虫子,指朱由崧的弘光朝,痕即遗留的痕迹),碧痕和秋纹是怡红院(朝堂)的一对搭档,指代相同。碧痕洗澡宝玉,“蹬翻了澡盆,汪了一席水,没到床脚”,汪即王水,指王化澄,澄即蹬水,一席水指水呰(水寨),床脚即柱足,指柱石定策之臣。宝玉和碧痕发生关系,即“王夫之”,时任行人中介,能和宝玉发生关系的,都指拥有掌控政权。当时,王夫之很得永历重用,却得罪了皇亲重臣王化澄,王化澄欲杀王夫之,王夫之吓得逃到水呰,饿了四天,成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