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早已觉醒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2-04 11:54:26

(陆游)

宋朝有个大诗人,叫做陆游,名气很大,想来我们或多或少都背过他的诗。

然而,这篇文章作者不打算介绍陆游,也不打算把他那些著名的诗作拿出来欣赏,而是要从陆游为别人写过的一篇墓志铭开始讲起。

墓志铭,就是陆游的朋友啊,亲人啊逝去之后,陆游写了一篇短文来记叙(更多是褒扬)这个人的生平。

那么这篇墓志铭,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夫人幼有淑贞,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之事也。’

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指的是谁呢,是李清照。

李清照,我们也都知道,她是宋朝大词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更被很多人称呼为千古才女。

李清照是山东济南人,具体一点是济南的章丘。

他父亲李格非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李父没有别的爱好,就是爱藏书,所以李家藏书丰厚,属于是结结实实的书香门第。

因此,李清照可以在十分优良的家庭环境中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李清照基础打的好,她天赋更好,小小年纪就“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意思是说李清照打小就能写诗写词,有才名,而且写出来的诗词水平那不是盖的,直逼当时北宋文坛的诸位前辈们。

(东京梦华)

六岁以前,李清照一直在章丘生活,六岁之后,则搬家到了北宋的都城汴京。

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会激发人的创作激情,所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那么同样的,优雅的生活环境和繁华的东京汴梁,也会激发李清照的创作激情。

十六岁,李清照写出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诗太经典了,可以说是李清照的不朽名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短短的一首小令,是有人物,有风景,还有对白,宋词的张力在李清照的笔下表现的是淋漓尽致。

这首如梦令一掏出来,整个京师那是大为震动,当时整个北宋文坛都沸腾了,如果搁现在来说,李清照很有可能直接就被清华大学给录取了。

如果说十六岁的李清照虽然有才华,但是其诗词还处在抒情的阶段,那么到了十七岁,李清照就突然剧变,思想水平上升了不止一个等级,写了一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直接就体现出了她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词比较长,作者在这里就不摘录了,但是作者摘录了同时期文坛对这首诗词的一个评价,来供大家一观:

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

如果用标准格式来翻译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妇女之身生活在众多文士之间,不是深有思想的人能够做得到吗?

但是作者认为,这个评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人们说,整个宋朝文坛这么多奇男子大丈夫,都写不出这么有深度有意义的东西,反而是李清照一介女流大放异彩。

十八岁,李清照长大了,结婚了,步入婚姻殿堂,娶走李清照的也是当时的大人物赵明诚,而且这个赵明诚还是官二代,是朝廷宰相的儿子。

(赵明诚)

想来,李清照和赵明诚应该属于是情投意合,是自由恋爱,因为有关这俩人的记载,基本上都是甜蜜快乐的。

俩人一起生活了将近三十八年,然后赵明诚就因病去世了。

三十八年,对一个人来说,已经足够漫长了,甚至对当时的北宋朝廷来说,也很漫长。

三十八年前,两人府邸成婚的时候,宋徽宗治下的北宋还是一派歌舞升平,繁华壮丽的景象,而三十八年之后丈夫死去的时候,靖康之变已经发生,北宋没了,南宋虽然建立了,但是统治者怯战求和,所以连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也算不上。

也就是在这期间,李清照写下了《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啊,李清照只恨自己不是男儿郎。

天下已倾覆,何人不遭殃?失去丈夫庇护的李清照日子更加不好,是颠沛流离,艰难度日。在孤苦无依的境地之下,李清照选择了改嫁张汝舟。

李清照的第一任丈夫是赵明诚,这个赵明诚不仅是个文学家,还是一个铁杆收藏家,这大半辈子收藏了不少珍贵的文物,赵明诚一死,这些东西当然就给了李清照,因而这个张汝舟和李清照结婚,不是图李清照的人,而是图他丈夫赵明诚留下的财产。

但是,一来多年迁徙,走走停停,这些文玩流失了不少,二来就算是有,那也是丈夫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念想,李清照肯定是不会给张汝舟的。

所以,结婚之后的张汝舟得不到财产,心生怨恨,整天对李清照是打骂不断,各种家庭暴力。

(张汝舟)

古代女子大多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般人逆来顺受,也就这么过去了,封建糟粕限制着她们,陈旧礼制控制着她们,尤其又是在宋朝那个女性社会地位大不如前的时代里,李清照恐怕是没处叫屈。

但是,李清照是谁,她是才女,千古奇才,她能惯着这个么?于是她二话不说就找到了张汝舟当年参加科举考试舞弊的证据,直接就把张汝舟给告了,顺带着,她还要求和张汝舟离婚。

我们无从想象,李清照需要多么巨大的毅力和勇气,她的思想又该是多么的进步。

离开了张汝舟,李清照最终选择了独自生活。

人生的后半段时间里,她仍然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诗篇,这些诗篇大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感慨命运无常,感叹悲伤身世,比如《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注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注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剩下的,则是忧国忧民的悲愤之作,最经典的当属《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是啊,李清照见证了北宋的繁华和覆灭,见证了南宋的悲壮和屈辱,在这个过程中,她失去过挚爱之人,她遭到过无情的欺骗,没有人比她更懂得人生幻灭的滋味。

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我们可以详尽的看到当年东京汴梁的万种风情。

谁会相信这些美好绚丽会一朝湮灭?恐怕就连宋徽宗本人都难以置信。

但即便如此,李清照也没有彻底消沉,她还是在悲伤宋朝皇室的萎靡不振,在感慨这半壁江山的艰难守护,一句“江山留与后人愁”,堪称千古名句。

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李清照已经没有亲人了,她独自隐居,静静的等待生命的流逝。

你说她还有遗憾么?当然也有,她最大的一个遗憾,就是自己这一身才学后继无人,所以她一直想要收个徒弟。

李清照隐居之地有一户邻居,邻居姓孙,孙家有个小女儿,十岁出头,头脑伶俐是聪明可爱,李清照很喜欢她,于是打算把自己这一身本领全都倾囊相授,让这个小女孩把自己的才学传承下去。

(李清照)

李清照要把自己的本事教给小女孩,那么在如今看来,这小女儿就等于是买彩票中奖了,等于是初入江湖的少年人遇到了传功的绝世大侠,一般人偷着乐还来不及呢,但是这个小女孩却干脆利落的拒绝了李清照,并且说了这么一句话:

才藻非女子事!

舞文弄墨,读书写字,这不是女子该做的事情。

史书无从记载李清照听完这句话之后内心是什么感受,脸上是什么表情,但是我们能想象的到,李清照一定是分外悲伤和难过的。

李清照当然很难受,但是孙家的大人一听孩子这么说,却是相当开心,这家的大人立刻掏出一本纪录古代女子三从四德,从父从夫从子事迹的书,交到小女孩的手上,然后小女孩也是如获至宝,那是废寝忘食,日夜诵读。

陆游把这个故事记载到了小女孩孙氏的墓志铭中,想来对这个女孩的这种行为,也是持褒奖态度的。

在那个连十岁小孩都认为女子不应该读书的时代里,李清照是怎么猛烈热烈的度过她的一生的?

她要承担怎样的非议和压力?

没人知道。

甚至,作者在网上也看到过不少对李清照的批评,对她婚姻上的不能始终如一,对她改嫁的批评,对她生活作风上的攻击,说她喜饮酒好玩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看来,不仅仅是悠悠两宋,就算是在如今,这非议之声也不绝于耳。

呜呼!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

这满腹经纶的书生肆意的评价已经躺在棺椁中不能开口的人,而墓中人就算不会说话,也会嘲笑你浑身的迂腐之气。

2 阅读:16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