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儿护母心切的举动所引发的思考:孩子将来会孝敬你吗?

讲故事的老小孩 2020-12-19 18:14:02

一个明媚的早上,我和妻子牵着小女儿的手在大街上走着。我因一点小事顶撞了妻子一句,碰巧一阵大风刮来,妻子的一只眼睛进了沙子,她用手揉了揉。

“谁欺负你了,妈妈,我来保护你。”小女儿仰起头一本正经地说道。

妻子假装哭着说:“你爸爸欺负我了。”

小女儿甩开我和妻子的手挡在我的前面,一只手叉着腰一只手握紧小拳头狠狠地捶了我一下:“爸爸,不准你欺负妈妈。”

我看着她非常认真的样子就想逗逗她:“我的小公主,你不保护爸爸了吗?”

小女儿嘟着嘴说:“爸爸,你是个大男人了,要保护我和妈妈的。”然后又扭过头来对妻子说:“妈妈,我会保护你的。”

妻子一下子就弯下腰去抱起了小女儿:“我的乖宝宝,这么小就会保护妈妈了。”我看得出来,这回妻子的眼真的流出了泪水。

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去保护母亲了,那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去保护你、孝敬你呢?

孝敬父母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儿防老这种观念更是深入民心。可是事实上呢?不管是网上爆出的新闻还是深藏于民间的一些传说都在指向一点:现在社会上很多老年人不得不通过法律手段来要求子女履行赡养任务,前不久网上热议的“女博士拒绝赡养父母”就是很好的例子,出现这种结果确实令人唏嘘。

几天前一位上海老医生立遗嘱把自己所有的遗产留给救过自己的朋友,原因是自己含辛茹苦培养的女儿出国留学后8年没有联系了,2014年给她打最后一次电话时,女儿竟说打错了。这一幕的发生确实让人寒心,我不知道这位老医生的教育是否成功,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位老医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一直把他们当心肝肉,长大以后他们会不会把我们像皮球一样在兄弟姊妹或养老院间踢来踢去呢?

鄙人认为要想维持一种牢固而持久的亲子关系,让孩子长大后去孝敬你,为人父母的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善待家里的老人。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长大后的品性与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用一根麻绳把孩子的爷爷捆绑住抬到山上扔了,返回的时候孩子取回了麻绳,父亲问为什么要把绳子拿回来,孩子答道:“将来你老了我好用这根绳子去绑你。”父亲听了这句话后赶忙把自己的父亲接回了家中。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面,潜意识里就有一种保护父母的冲动。要将这种冲动转化为孝敬你的动力,需要一个漫长的习惯过程。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呵护,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情纽带。但千万不可溺爱,事事迁就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

第三,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别总是摆出一副很强势的架势。父母的威严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多大用处,除了让孩子和你的距离越拉越远之外,并不能让孩子由心的尊敬你、爱护你。偶尔的让孩子有一点小大人的感觉,学着心疼你保护你,这样孩子会形成一种“我的父母也需要保护”的意识,久而久之自然就心疼你孝敬你啰。

第四,平等对待孩子。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很多家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父母千万不可偏心某个孩子而忽视另一个孩子,这样很容易令被忽视的一方对父母产生怨恨心理,从而在感情上疏远父母,就像那个拒绝赡养父母的女博士一样对父母赡养问题产生抗拒心理。

第五,多给孩子讲关于孝道的故事。比如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等都是古代有关于孝敬的故事,也是用来教育孩子很好的素材。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孝敬的意识,不仅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还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逐渐形成固定的意识。

养儿防老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愿望,但养老应该不仅仅由儿辈承担,也需要整个社会完善的养老机制的干预,这样才能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老有所为”。

1 阅读: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