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造汽车的丹麦移民,如何帮美国打赢了二战

发煌说历史 2024-01-22 11:08:09

这几天重温一本书《拼实业:美国如何打赢二战》,主要内容是二战时期美国工业的发展和对二战的影响。作者在书里提供了大量令人耳目一新的细节,不少让人感到意外的史实和观点,对了解70年来美国制造业和美国社会的变迁,至今仍然不乏启示意义。

大家都知道,二战前期尽管欧洲、亚洲打得昏天黑地,但美国基本上是隔岸观火看热闹的态度,虽然总统罗斯福对德国和日本的野心忧心忡忡,但奈何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的传统盛行已久,美国人民早就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人支持开战。

事实上,美国高层当时也普遍认为自家军队根本没做好打仗的准备。

当时美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但军事上却拉跨的很。整个美国有上百万家工厂,但还在运转的兵工厂只有6家。在这些兵工厂中,85%以上的机器都已经使用了10年以上,有些甚至是南北战争时代的老古董。

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表示,陆军需要的每种装备,从步枪、机枪到电话线、药品,都长期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新兵训练时只能使用木质枪炮,打靶时对着贴着“坦克”标签的木头盒子开火。飞机数量只有德国的五分之一,而且大部分都是落后老旧的机种;装甲旅的坦克,连配件都凑不齐,旅长得自掏腰包从百货公司购买。

妥妥的武备废弛。

二战爆发前夕,美国陆军举行过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想看看自家军队战斗力如何,结果这场演习成了一场灾难。《时代周刊》不无幽默地刻薄评论:“看上去,美国陆军就像一伙手持气枪的可爱大男孩。”

军方悲观地判断,这真要打起来:“只要有5个师的德军从东海岸登陆,美国就将沦陷。” 希特勒也公开嘲笑美国:“除了选美皇后、百万富翁、毫无意义的纪录和好莱坞之外,美国还有什么?”

1940年,希特勒的装甲部队横扫欧洲,闪电战下,法国举白旗投降,英法联军还差点在敦刻尔克被德军包了饺子。大洋彼岸,虽然普通美国人依然岁月静好,但总统罗斯福可坐不住了,他意识到战火早晚得烧到美国头上,是时候早做准备了。

罗斯福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先把军需生产搞起来。这事儿得找一个懂行的人,为此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的政治盟友巴鲁克,这位老兄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担任美国的战争工业委员会主席,对动员军工生产很有一手。

但巴鲁克一口拒绝了罗斯福的邀请,说经历了大萧条的美国,经济已经孱弱不堪,自己没信心将美国打造成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不过,他倒是给罗斯福推荐了另一个人,一个比自己更专业的工业大亨——威廉·克努森。

一个即将改变历史的人,一个制造业的传奇,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从“五月花”号登陆北美开始,一直有人源源不断地从老欧洲奔赴新大陆。不过实话说,这些“润”去美国的人,大多都是在欧洲混的不怎么如意的底层,期待到新土地碰碰运气。克努森就是这种移民浪潮中的一员,而他的经历也相当励志。

1900年,年仅20岁的克努森,兜里只揣着30美元就登上了北美的土地,从造船厂的钻孔工做起,修过火车头,做过发动机。小伙儿天资聪颖又勤勉上进,所以进步神速,年仅29岁就做到了公司总管,手下管理着上千名员工。

这样的人才,当然被不少大公司觊觎。克努森后来被福特汽车公司挖走,他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为福特搭建起了一整套汽车生产流水线。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福特T型车,就是克努森的杰作。离开福特后,克努森还一手帮另一家巨头通用汽车,打造成另一个商业帝国,他开创的“灵活性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方式,至今仍然有效。

在那个年代,放眼整个美国,没有谁比克努森更懂制造业。不过接到罗斯福的邀请时,克努森已经60岁,马上到了退休的年纪,但他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这个国家待我不薄,我要报答这份情义。”

罗斯福与威廉·克努森

今天回看历史,可能很多人觉得,以美国当时庞大的工业潜力,只需一声令下,工厂就能全面转型造飞机、坦克。但问题是,所谓“潜力”,另一重含义是眼下问题太多,所以发挥不出来。

克努森接手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棘手的问题一大堆。

首先,美国刚经历了大萧条没几年,虽然罗斯福好不容易把美国经济从泥坑里拉了出来,但1940年的美国,人均收入只有1929年的三分之二,失业率高达16%;企业生产维艰,全国钢产量只有危机前一半,全国每月只有4艘新船下水;另外政府还面临着国债危机,不得不大幅削减军费应付财政赤字。

其次,美国当时并没有一个统筹全局的强力机构,可以一纸命令,对全国企业发号施令。美国政府倒是成立了一个叫国防顾问委员会的机构,克努森就在这个机构中任职,但这个所谓顾问委员会,没有法律地位、不设主席,没啥实际权力。

当时企业普遍对军工生产毫无兴趣,按一般人的想法,政府直接下命令给企业得了,这样效率最高。一开始美国军方就是这么想的,直接把生产任务摊派给企业,这也是二战期间其他国家的普遍做法。

比如德国,几乎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为战争服务,战争后期资源吃紧,普通德国人连食品都要定量配额,优先满足前线需求。这种战时体制,是一种比计划经济还要严苛的攫取制度,无论德国、日本,还是苏联,二战时都采用这种方法,一切以战争为中心。

但克努森制止了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作为一本行走的制造业百科全书,他很清楚:造坦克、飞机和造脸盆、拖拉机一样,最重要的都是完善的管理机制、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将整条生产链从上到下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克努森虽然手里没啥发号施令的权力,但他也有一样无人能及的东西,那就是无与伦比的行业权威和名声,在美国的制造业领域,他就是泰山北斗般的存在。这位老兄振臂一呼,就说服了5位汽车、航空、通讯等领域的企业高管,又拉来海事委员会主席杰里·兰德,组成了他的“六人团”。这支团队有着无比强大的人脉和个人魅力,他们走遍全美,说服企业家转投军工生产。

当然,企业也都不傻,造什么以及造多少,他们都要求克努森交个底,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未来战争的走向。别吭哧吭哧造了一堆军火,最后军方来一句,对不住了您呐,仗打完了,我们不需要这么多。

为此,克努森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他带领国防顾问委员会,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编纂了一本“战争账册”,里面详细罗列了战争所需的物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从坦克、飞机到军装用的棉花,巨细无遗,无所不包。凭借这本“战争账册”,原本两眼摸黑的美国政府总算大致搞清了,打一场世界大战到底要动员多少物资储备和工业能力。

这本账册内容实在太多,假如交给一个外行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时候,克努森的价值就进一步体现出来了,干了一辈子制造业的他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车床、铣床、钻床等工业母机是撑起整个工业的核心,也是关系这场备战胜败的关键。在他的建议下,美国政府将订单大量抛给相关企业,使美国的工业母机很快就翻了一番,达到了惊人的18万台。

就这样,从1940年开始,克努森带领美国工业紧锣密鼓地准备了一年,使美国在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做好了战时生产的准备。这时候,包括希特勒在内的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世界上最可怕的战争机器已经蓄势待发,就差最后一把火了。

这把火很快就来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除了山本五十六这样少数脑袋还算清醒的人之外,大部分日本人还没意识到,他们捅的篓子有多大。此时手握1000亿美元订单的克努森,立刻发起了生产总动员,领头的企业都是些直到今天仍然赫赫有名的工业巨擘,比如通用、福特、杜邦、陶氏化学等,加上全美2.5万家一级承包商、12万家分包商,一夜之间全部被动员起来。

充分开动起来的美国工业,到底有多强大呢?

这里有一组数据,从克努森开启备战计划至二战结束,5年时间里,美国生产了1830亿美元的军火,同盟国三分之二的军事装备都是美国造,这里面包括:8.6万辆坦克、50万辆吉普车、250万辆卡车、29.4万架军用飞机、8.8万艘舰艇,光是航母,就造了140多艘——要知道,整个二战,日本人只造出来20多艘航母,到战争结束,全打光了。

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向罗斯福举起酒杯:“让我们为美国的生产干杯,没有美国生产的武器,我们将输掉这场战争。”

B24重型轰炸机生产车间

现在回头看,我觉得整个过程最让人惊叹的是,克努森和他的企业家团队手里没有掌握政治、军事权力,却奇迹般完成了这项逆转乾坤的伟业,这是高度计划经济的苏联和将战时经济发挥到极致的德国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事听起来有点儿违反直觉,战争时期,自由散漫的市场经济,效率似乎远不是令出如山的战时经济所能及的,但史实证明,这种直觉并不准确。

与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军队在创新和效率方面,其实远远赶不上民营企业。

举个例子。美军坦克用的装甲钢板,过去一直采用将多层钢板铆接在一起的工艺,有企业提出用简便的焊接取代,陆军的工程师嘲笑说,这是不可能的。但克努森认识一些焊接专家,在焊接方面的知识远超陆军工程师。他亲自跑到底特律做了块样品,拿给军方做测试,结果证明焊接不仅成本更低、工期更快,坚固性也更好。后来在大规模制造的主战坦克M4“谢尔曼”中,焊接钢板成了标准工艺。

二战时期,底特律生产的坦克比第三帝国全部的产量还多。

在克努森带领下,美国企业在动员过程中,工业界的各个大神纷纷涌现出来,各显神通,将效率提高到了极致。

比如造船大亨亨利·凯泽。他是德国移民的后裔,早年贫苦,13岁辍学打工,干过收银员,开过照相馆,后来投身美国西部建设,修公路,建钢厂,啥都敢接手,著名的胡佛水坝就是他修建的,现在已经成了一大景点。

二战前期,英国海军被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打得焦头烂额,运输船一艘接一艘地沉到大西洋海底,再这么下去,英国人迟早得被困死在岛上。英国军方跑到美国各大船厂买船,但当时造一艘巨轮起码得一两年,等船造好,英国说不定都凉了。

这时候亨利·凯泽站了出来,他跟英国人谈条件,把船的图纸和工艺都进行了优化,然后采用灵活的模块化生产,像积木一样先将大船拆分,每个部分都在流水线上生产,最后再焊接在一起,刷上漆就可以下水。用这种方法,造船周期不断缩短,最后被不可思议地减少到了40天。

后来亨利·凯泽又开始接造航母的任务,用类似的方法,下饺子一样造了50艘航母,到战争后期,他的船厂造船技术已经炉火纯青,平均一周下水一艘航母——这仗还怎么打,这种工业能力,比山本五十六对美国开战前担忧的还可怕。

除了军工厂,美国的食品、饮料公司也跟着发了笔横财。像可口可乐公司,跟随美国军队一同前进,在前线建立可口可乐的装瓶厂,让美国大兵随时随地能喝到这种“象征美国的饮料”,对当时连饭都吃不饱的中国抗日军民来说,这简直无法想象。

二战时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因为战争滞留德国十年。据他回忆,战争早期德国人的生活影响不大,毕竟几乎整个欧洲的资源都被德国人掌控和榨取,前线打仗,后方酒照喝舞照跳,但战争后期越来越吃紧,德国人连饭都吃不饱了。

反观美国,在参战国中动员程度最低,仗打完,经济不但没受啥影响,反而彻底摆脱了大萧条的阴影,经济翻了一番,一跃成为超级大国,而且是成功做到了大炮和黄油兼得。战争结束时,美国人工资上涨了70%,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是德国人的2倍,日本人的4倍。

1945年,克努森被授予中将军衔,在一众身经百战的将星中,他是唯一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平民。战争结束后,克努森辞去军职,回到了底特律。那里为他举行了一次大游行,马歇尔在演讲中向他致敬,感谢他将美国军队打造成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机器。

这里顺便再多说几句后话。

二战刚结束时,美国到处都是发展机遇,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充满乐观主义。当时美国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美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对手。欧洲汽车市场前三名,福特和通用占了俩,欧洲人用的电脑80%是美国生产,英国市场上打字机、吸尘器乃至电动剃须刀、早餐麦片一大半都产自美国。美国制造业雇佣的人数占到近1/4,光是通用汽车一家,就有100万名员工。

这段时期被称为“大压缩”时代,意思是,当时社会不公减少,就业机会充分,似乎每个人都有向上爬升的机会。一个高中都没上过的美国人,在车间拧个螺丝,也能够买地建房,养活一大家子,过上中产生活。

当时蓝领工人社会地位不低,企业也愿意花钱给员工各种福利。像柯达公司,给员工看电影、野餐、棒球等各种活动提供经费,甚至还建设了一个30万平方英尺的员工娱乐中心,里面包括一个高尔夫球场。

对很多老一辈美国人来说,那真是金光闪闪的黄金时代。

只是,底特律工厂里,那些日复一日做着拧种螺丝这标准化工作的工人,可能从未想过,未来有一天,他们其实完全可以被国外廉价劳动力甚至机器取代,逐利的资本和全球化趋势,将毫无留情地从他们头上碾过。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