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门世界到现实挑战:这是我在问题丛生中找到的答案与策略……

童行书院育儿 2024-08-17 02:54:39

写在前面:

前段时间看了电影《楚门的世界》,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眼前的生活真的就是生活的全貌了吗?那些让我们喜怒哀乐的事情,如果用更高维的视角来看待,还会让我们那般奋不顾身地全情投入吗?

刚刚过去的七月份,我过得一点都不好。一直视工作如生命的我,迎来了成长的瓶颈期,曾经还能借由工作洋洋得意的小我在不断的失望与鼓足勇气间,选择了暂时地躺平。

另一边,小孩五花八门的暑假作业让我心烦意乱,再加上和小孩在完成作业上的沟通不畅,让我一度选择用最原始的愤怒解决问题。

可想而知,场面该多么混乱,家庭的内部气压该多么令人窒息,而我又是多么的无助和崩溃。

由着小我肆意发泄无果后,我不得不选择理智上线,收拾内心的残局。

反思一:为何工作顺利,于我那么重要?

在第三年课程·第一模块·缓解焦虑的第二课中,提到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的一组心理学术语:“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课程中提到:儿童的基本情感是什么?孩子如果没有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引导,他们都会拥有这样几种基本情绪:开心、快乐、悲伤、恐惧、愤怒。

这些情绪就像三原色一样,是人类情绪色彩盘里面最重要的基本情绪。所有基本情感加在一起,构成的是“自然型儿童”,这是“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当孩子为了适应父母,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时,就逐渐发展出了“适应型儿童”的状态。

回想我自己,学生时代的好好学习、长大后的努力工作就是我的“适应型儿童”状态。

但是,当努力工作收获不到理想结果时,我的认知告诉我,这是不被允许的,于是,我开始变得不知所措。

却不曾想,学习和工作仅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对好好生活的锦上添花。工作上的暂时不顺利,并不会招来灭顶之灾,反而是一个让自己沉下心来修炼专业能力的绝佳时机。

这样考虑问题时,也就给稍显局促的内心世界撑开了无边的空间。

反思二:我的自信从何而来?

法国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弗雷德里克·方热在《医治受伤的自信》中提到:有自信,就是由自己且为自己做决定。

最底层的自信就是自尊,意思是自己将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

金字塔的中间层是严格意义的自信,是指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

自信的第三个要素在金字塔最上层,叫自我肯定,是指我们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从这节课中,我觉察到我的症结在于金字塔的中间层——我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

答案是,只有50%是相信的,也就是说,我一直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抱有怀疑的态度。在工作上,我一直感觉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这也解释了为何我需要不停地学习才能让自己心安。

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便有理由说服自己在专业能力的提升方面,做好打持久仗的心理准备,也就不至于因为急于求成而对暂时的不完美耿耿于怀,甚至内耗到选择“躺平和罢工”。

反思三:

当不良情绪袭来时,

我有应对策略吗?

第三节课程《心理治疗中的依恋》中提到:我们越能够采取反思性姿态,我们就越具有复原力。

反思首先需要我们具备元认知的能力。

认知的三个层面,分别是:外部现实、内部现实、反思性自我。

能够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认知,就是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是心智化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心智化模式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内在世界与外部现实是分开的,但又是有联系的。

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感受及幻想,是如何影响真实发生的事件,同时又如何受真实事件的影响。

元认知可以对我们的认知进行监测,这种反思性姿态,让我们能够从体验往后退一步,从而能够察觉到我们有关体验的想法,它们可能是矛盾的、有偏见的,或者是难以置信的。

当我了解到元认知这个概念之后,我便不再执着于相信头脑中随时出现的念头就是毋庸置疑的真理,我开始试着对这些念头提出质疑和批判。

而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提问与对话,让我得以跳出思维与认知的局限。

与此同时,我发现,解题思路往往就藏在这些智慧的自问自答中。

反思四:

如何修炼稳定的自我价值感?

我对第一课《被讨厌的勇气》中的两句话印象深刻:决定论下的行为,全是“我只能这样,我也没办法”;目的论下的行为,可以是“我想要这样,我选择这样”;以及,不存在“无法改变”,只有是否愿意改变。

当面对眼前不太顺利的局面时,如果能诚实面对自己的目的,承担起主动选择的责任,也就踏上了破除内耗的第一步。

当我学到: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感受,不取决于你的过去,也不取决于你的客观状态,在于你如何去解释和定义自己时,长久以来蛰伏在心中的那份想要证明自己的执念终于能被我放下了。

反思五:

当愤怒下次来袭时,

我可以怎么做?

我从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课程中还学习到:愤怒的背后,本质是人的某种需求未被满足。

情绪本身携带的能量既可以破坏,也能够创造。如果情绪背后的需求被看见了,能量就有可能从破坏转化为创造。

我明白了:我们要管理表达方式和情绪之下的行为,不能毫无节制任意妄为,但我们更要看见情绪背后的需求,承认情绪自带的能量,并且将之转化为超越的动力和改变的热情。

当我对愤怒的情绪有了这层理解之后,我开始尝试着看见和转化这股蓄势待发的黑色能量,也进一步看到了自己在愤怒当下的无能为力。

当这份脆弱被看见时,仿佛充气的气球泄了气一般,整个人的状态也就能更快地回到原初的样子了。

反思六:

当我催促孩子完成作业时,

孩子的拖延是在向我传递什么信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节课中有讲到:心理医生用了一条线来呈现儿童的各种愤怒行为,最弱的方式是退缩,最强的表现是叛逆,从弱到强包括: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这些几乎包含了一个孩子身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所以,当我又看到小孩在做作业时拖延时,我开始反思:

小孩出现这个行为是有什么样的愤怒在心里呢?为什么这样一个行为成为了他的适应策略呢?小孩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决定变得拖延呢?如果不拖延,他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拖延是种防御,我的小孩又能从拖延中获得什么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把我从对孩子的控制中拉回到了现实,原来,这件事的诱因在我这里。

我不禁要问自己:什么样的养育是好的养育,是健康的养育?

如果以走向社会和个人成长为目标,好的养育就是孩子能够和家庭分离,孩子能够健康独立。

既然答案这么明显,那么我还需要继续沿用之前的亲子互动模式吗?

觉察到这一点后,我开始试着抓大放小。在和孩子沟通好当天的学习任务量之后,便安心去忙自己的事了。

没有了大人时不时地监督和督促,孩子反而重新拿回了学习的主动权。因为他对完成作业后的自由活动时光充满了期待,学习的自驱力反而更足了。

尾巴:

暑假过半,我在工作和育儿中吃的苦,都在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课程中找到了病因和解药。在虚心认错和积极整改中,又一次将生活的风帆调正了方向。

养娃不易,自我成长更难。

但幸好有景芳老师在三年课程中多场景多角度、循序渐进、理论结合案例的结构化剖析与深度共情。才让我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一再地看到自己成长和养育的思维盲区,一再地凭借这些认知的迭代,让自己一次次重新认识我自己,重新塑造全新的我自己。

正在阅读文章的你,可曾和我一样,被莫名的丧情绪撞个措手不及?

可曾在丧情绪中迟迟走不出来,无可奈何?

可曾被丧情绪拖着拽着,无法自在做自己?

爱因斯坦说:“人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那不妨通过学习童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三年课程,来给自己的认知升维。

做生活的勇士,为自己而战。

如果你也是愿意学习的家长,但得不到更多认同和支持,欢迎体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

在这个共学社群,你会找到自我、获得认同,得到切实的鼓励!

欢迎体验,仅需9.9,给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作者 | Fancy

童行书院·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第二年学员兼体验营小队长;

家有7岁小暖男一枚;

10年+一线教师;

终身教育与学习践行者。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你在育儿过程中会焦虑吗?你又是如何应对这种焦虑的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成就非凡:家长该如何放手,让孩子书写自己的成功故事总是忍不住吼娃?从脑科学角度出发,解读负面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在“网红专家”横行的时代,意识不到这几点,你也会掉进陷阱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