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54军130师接到命令,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
据说这支部队上战场,是时任总参谋长的罗瑞卿亲自举荐,不仅仅是因为该部驻扎地点离得较近,更重要的是,该军在过去一直以来就有优异的表现,善于打硬仗,作风优良。
时任54军军长的丁盛更是一代战将,10月28日接到军委命令后,马不停蹄的拉着54军军部就组成了前指上了一线,统一指挥瓦弄地区作战。
事实证明中央选对了人,54军在瓦弄这一仗打的相当出彩,被时人称为如刀切黄油一般顺利。
虽然参战的绝大多数官兵也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然而在当时,许多连排级以上的干部其实都是有战斗经验的,一场战斗下来,也让全世界的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军人的战斗意志。
整个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结束后,国防部先后四次授予9名战士“战斗英雄”的称号以及一个英雄集体“阳廷安班”。
9名战斗英雄中,54军130师一共占2名,分别是390团5连战士陈代富以及牺牲的389团7连排长周天喜。
陈代富曾被誉为是“活着的黄继光”。
一尽管过去了多少岁月,但当年的往事却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陈代富接到作战命令时,人还在农场参加劳动。
1962年9月,54军130师就接到了作战命令,要求做半个月的作战准备,130师在接到命令的立即下令,将参加劳动的战士全部召回部队,展开紧张的战前准备以及训练工作。
虽然陈代富参军有两年多的时间,但说不紧张也怕是不可能,因为他此前还从来没有过战场的经历。
按照战前制定的计划,54军主要参加的是东线战斗,对面的印军在平均海拔达4000米的顶峰上,修筑了许多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碉堡,并配置了极强的火力点,印军对于我军的装备情况,其实是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的,所以对我军很不屑一顾,战前就疯狂叫嚣他们在此地可以把守100年。
总攻是11月16日开始的。
陈代富所在的5连执行的是穿插任务,目标是占领瓦弄印军机场,然而在穿插绕行通过“32”高地时,遭到印军在高地上设的火力点的伏击。
印军在“32”高地上所修建的这个地堡群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以母堡为核心的42做座小地堡从里到外布置了3层,由堑壕连接成阶梯式半环形地堡群,因为就设在我军必经的山梁上,只要一露头,我军就会遭到敌猛烈火力兜头打下来。
当时,上级下达严令,要求5连拿下“32”高地。
5连的战士们通过侦查发现,“32”高地上的印军地堡群其实是设在距离山顶不远的平坦的地方,只要通过后山爬上去,就能够居高临下对印军地堡发动进攻。
尽管危险重重,但5连的战士们仍然以大无畏的勇气,绕道到山后,爬上了一段笔直的山坡,这样居高临下的进攻,使得敌人的火力优势难以发挥出来。我军凭借这一优势,顺利夺取了几个小地堡。
不过,印军见我军爬到了山顶以后,发了疯似的疯狂射击,很快战士们便被一个高据群堡挡住了去路。
又是连续冲了几次,5连出现了较大伤亡,但没能顺利夺取敌人的地堡群,几个负责爆破的战士们相继牺牲,就连副班长也倒在半路上。
“班长,让我去爆破吧!”
9班战士陈代富见战友牺牲后,立即提出了请求,不过当时班长考虑到后续还有战斗,没有同意,反而转头吩咐班里的特等射手刘弟禄,注意封锁敌人的机枪口。
可没有想到的是,敌人地堡里面甩出一枚手榴弹,轱辘了几圈滚到了刘弟禄身边,剧烈的爆炸让刘弟禄当场牺牲。
见此情形,陈代富目眦欲裂,又一次请求班长:
“让我去爆破吧!”
班长回过头望着他,拍拍他的肩膀:
“好,你上去吧,我给你掩护!”
班长拎着冲锋枪跳出战壕,开始压制地堡里射出的火力,陈代富手持爆破筒,飞快的奔向敌人,在距离地堡三四米的一个洼地里,陈代富瞅准时机,甩了一枚手榴弹出去,顺着机枪孔扔进了地堡。
本来陈代富想的是,趁着爆炸的一刹那,自己趁机靠近,用爆破筒炸掉地堡,不料这枚手榴弹竟然又被敌人甩了出来,陈代富躲闪不及,被手榴弹扎伤。
一瞬间,陈代富只觉得耳边巨大的轰鸣,右腿和右胳膊都有些发麻,他看到了身上的血,也知道自己受了伤,但他不知道自己的伤有多重,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无论如何,拿下敌人地堡才行。
陈代富忍着巨大的疼痛,爬到了敌地堡最近处。
可这时陈代富所面临的,和董存瑞、黄继光当年一样。
一开始陈代富想着将爆破筒立在地堡侧壁上,但因为地堡处在一个特殊位置上放不稳,陈代富又想通过地堡射孔塞进去,但又担心再给里面的敌人扔出来。
“从地堡顶上想办法。”
陈代富听了战友的呐喊声,转身爬上了地堡,地堡顶虽然也很光滑,但又被炮弹炸出来的星星点点,陈代富也注意到,有个拳头大小的洞,于是灵机一动,上去使劲扒,指甲盖翻卷了,扒出一个深洞出来。
当陈代富把爆破筒塞进地堡里的时候,立马便感觉到,下面有人往上顶,已经吃过亏的陈代富自然是不可能再犯错,他硬顶着爆破筒,用身体猛地压下去一节,然后拉响了爆破筒。
陈代富翻身滚下地堡几秒钟,爆破筒就炸响了,他人也就此晕了过去。
幸运的是,从地堡上滚下来的陈代富受伤并不重,简单的包扎后,还和5连的战友们一起参加了直插瓦弄机场的战斗。
也因为他舍生忘死的行为,被战友们誉为是“活着的黄继光”。
1963年4月23日,陈代富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并被授予一等功。
二当然,陈代富也不会想到自己后来的命运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获得荣誉后,陈代富被要求到部队基层做报告,然而陈代富本人其实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字认识的不多也不全,当时任团政治处保卫干事的贺熙成还给他改过报告,后来陪同下部队基层期间,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哥们儿。
成为了全军榜样的陈代富也得到了升迁和重用,并陆续担任了排长,连副政治指导员、连指导员。
到1964年,陈代富又当选为共青团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1969年7月,任营副政委。
1970年3月,任团政治部副主任。
陈代富的职务一路水涨船高,就连他自己也觉得有些不真实。
1973年8月,在豫北原阳县黄河滩生产连队蹲点的陈代富接到通知,提到上面来了一位首长要见他。
等陈代富匆匆回到团部后才知道,原来是武汉军区的一名处长。
“小陈啊,今年有三十五六吧。”
“没有。”陈代富摇摇头:
“黄河风沙大,生的黑,又长了下巴胡茬,还不满三十一哩。”
两人寒暄了一阵,话里话外也问了不少的问题,最后这名处长表示:
“代富同志,实话告诉你,我是受权特地来考察你的。你是有名的人物,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出身好本质好,军队建设特别需要像你这样的青年干部,你要尽快提高理论水平,准备担负重任。”
当天晚上,陈代富就失眠了,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这种代表上级党组织来谈话代表着什么。不过心情激动的同时,陈代富又不免有些不踏实的感觉。
“担负重任,是怎样的重任呢?”
很快陈代富就知道了。
两个月后,军区一纸命令下来,任命陈代富为54军某师副政委,一下子连跳三级。
而更让陈代富诧异的还在后面。
仅仅4个月后,即1974年2月,又是一道命令下来,陈代富又被任命为武汉军区副政委。
图|1963年10月,国防部设宴招待参加国庆典礼的部队代表,王树声同陈代富握手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陈代富就实现了一连几级的跨越,甚至于他一开始接到命令的时候根本就不敢相信,不仅仅是他,就连他身边的战友、亲人也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可实打实的任命通知书,却让陈代富不由得不信。
陈代富顿时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有些重,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就在赴军区报到之前,陈代富接到通知,要求他到北京参加中央第三期青年干部培训班。
临走时,陈代富的妻子宴秀华有些不安的对他说:
“论文化你是小学,论资历你当兵才13年,论水平一篇会议的讲话稿求人写,论组织能力,在营连的位置上你是称职的,再往上团师军级主管没沾边,一下子跃那么快,那么高,难道仅仅凭你是战斗英雄!”
陈代富心里很清楚,妻子说的是实情,尽管他自己心里其实也没多少底,但还是宽慰妻子:
“生活、事业、人生。你不明白,我也说不清,可有一点我明白,咱们都是党员都是革命军人,听从命令服从安排是天职。再说了,通知上面说的清清楚楚,到北京去是读书,为了加强理论修养,前面已经办过两期,咱们专心致志读书就是了,还担心什么。”
不过,有一点不同,有些事情确实不像表面上那样看起来简单,陈代富后来也为此而吃了不少苦头。
1974年7月2日,陈代富结束了在北京的学习,不久之后便去了武汉军区报道。
要知道,原54军军长丁盛在这一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昔日作为他手下的一名战士,陈代富也只是比老首长低了半级。
在那个特殊年代,类似陈代富的情况虽然不多,但特别的人和事儿实在也不少,所以不能以常理度之。
对于陈代富而言,更艰难的还在后面。
首先是工作上的问题。
因为不熟悉工作,每次军区开党委会,陈代富都习惯性的后面坐,在他感觉,自己坐的那把沙发椅子还不如秘书的舒服。
当时,大军区领导干部许多都是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将军,他们不仅对自身要求严格,对身边人同样要求也严格,陈代富也很尊重这些老将军,有时也向他们学习,努力勤勤恳恳工作,但每次总也不得其法,有时甚至就连他自己都迷糊,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工作。
可相反的是,为了干工作,陈代富有时连假也不敢请,就连妻子给部队打来电话,告诉他母亲病重,他也没敢请假。
其次是待遇问题。
作为一名正大军区副职,陈代富的待遇其实并没有提高,仍然是21级(3级办事员),每月71元,而妻子宴秀华则是23级(5级办事员),每月53元。
可陈代富作为一名军区首长,少不了要接待来客,可是这么一点工资,根本就不够开销,有时家里就是多添一道菜也不成,宴秀华几乎是一分钱一分钱的精打细算,才能将钱算到月底。
也因为没有钱,陈代富也很难去接济母亲。
1975年7月,陈代富最后一次接到“母病危”的电报,跑回家一看,只见母亲瘦骨嶙峋的躺在补丁摞着补丁的被子里。
一贯刚强的陈代富看到母亲的样子,忍不住扑倒母亲怀里痛哭起来。
陈代富后来也反思了自己,他认为自己确实不应该在这个自己不适合的岗位上了。
三以陈代富的工作的情况,别人不可能没意见。
1975年8月,开国上将、原炮兵政委王平调武汉军区任政委,上任后便开展工作,整顿部队中存在的“肿、散、骄、奢、惰”的风气。王平自然也注意到了陈代富的情况。
王平亲自考察了陈代富,发现他实际职务与能力并不匹配,应该将他下放到合适的岗位上锻炼提高。
经军区党委研究,并报军委同意后,陈代富被安排为某师代师政委。
从老家回到部队后没多久,陈代富就打了包裹到部队报到去了。
在这一时间段内,陈代富虽然担任的是师代政委,但他仍然兼任着武汉军区副政委、党委常委的职务。
图|王平回到了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对陈代富而言就要轻松很多,毕竟他在部队的时间就有十多年,实际的工作经验也多数都是在基层部队。
一直到1977年12月被免去职务。
也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陈代富不可避免的受到些许影响,对他的打击也很大,身体情况也差了不少,好在妻子宴秀华是护士出身,在她的照料下,陈代富的身体状况才有了好转。
1981年9月,陈代富接到了脱军装转业的通知,任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河南省南阳地区中心支行副行长。
在妻子的支持下,陈代富坚持写信反映自己的问题情况,并得到了中央军委高度重视。
尽管对他的问题认定事实依据清楚,但组织上认为“不应完全归咎于他”,并仍然肯定了陈代富的贡献,认为他“几十年来,无论顺境逆境,他对党和人民是忠诚的,他还是人民的英雄”。
总政治部后来也批示:
“陈代富享受正师职待遇”
陈代富一家后来收到了这份通知,激动的拥抱在一起,流下了高兴的泪水……
无论过去多少岁月,那些曾经建立功勋的人,都不应该被忘却。
图|董占林将军2012年10月15日,参加过“瓦弄反击战”的原54军130师一部分老兵齐聚乌鲁木齐,在聚会的现场,就连已经年过八旬的董占林中将(原130师师长)也出席的聚会。
大家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有的老战友之间更是几十年不没见,一见面便热情的拥抱在一起,忍不住相拥而泣,他们都觉得,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是他们一生最留恋,最难忘的岁月。
130师当年牺牲的人不少,对每一个牺牲的烈士,董占林将军记忆最深刻。
当然,几乎所有人都记得,54军130师在战后只有两个人获得了国防部授予的荣誉称号,其中一个就是陈代富,只是很遗憾,陈代富当天没有来到现场。
牺牲的7连排长周天喜,是在攻打07高地的战斗中牺牲的。
1962年11月16日凌晨,全师的总攻展开后,周天喜率领一个加强排冲在部队的最前面,但在夺取敌人地堡群的战斗中,被迎面打来的子弹击中腹部,但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最终因失血过多牺牲。
尽管各方面回忆有很大出入,但大家都记得,陈代富是担心爆破筒被敌人从地堡里顶出来,硬生生用身体压着、顶着,一直到爆炸前几秒钟,才翻滚着躲开。陈代富事后受了伤,但经过简单包扎后,又投入到了接下来的战斗。
他们都是英雄,每一个都值得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