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战前瞻:日本的“三后卫”和中国的“四后卫”

文字拯救男篮 2024-02-26 08:56:08

2025亚预赛第一窗口期,对比去年世界杯,日本男篮主力阵容除渡边雄太和富勇启生缺阵外没有太多变化。

5号位储备了两个归化外援霍金森和哈雷尔森,上一场跟关岛比赛,日本派出的是哈雷尔森,跟中国男篮交手,曾在世界杯上场均砍下21分的霍金森会替换哈雷尔森。那么,主力阵容大致是:河村勇辉、比江岛慎、富坚勇树、马场雄大和霍金森。

亚预赛首场跟关岛交手,日本男篮打得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40分钟的赛制,全场狂扔了45个3分,命中率只有26.7%,下半场日本几个小后卫防守突然上强度,河村勇辉一马当先,一次成功单防对方后卫,完成抢断并在反击中造成对手违体犯规的回合,彻底吹响了日本反攻号角,最终以77比56取胜。

河村勇辉拿了15分6助,比江岛慎12分3助,富坚勇树3分4助,哈雷尔森11分21板,马场雄大并未上场。

日本整体阵容偏小,常态摆“两大三小”阵容(个别阶段甚至“一大四小”),霍金森只有2米08,锋线最高2米01,主力后卫普遍在1米8左右,河村勇辉1米72,富坚勇树甚至只有1米67,这两人比咱们的徐杰还要矮一头。

(人动球动、连续突分)

中国有句谚语,通常被用在篮球里——“一寸长一寸强”,但实际上,这句谚语还有下半句——“一寸小,一寸巧”,后半句其实同样适用篮球,尤其是在如今逐渐小球化的时代。

没错,日本男篮主打一个“小灵快准”,但也不全是如此,在引进了归化外援后,日本在保留了原先的“小灵快准”的基础上,弥补了禁区的劣势,而且,与此同时,无论是霍金森还是哈雷尔森,在拔高了日本内线尺寸之外,两人具备的投射能力与日本的“小灵快准”可谓是无缝衔接。

与关岛的比赛,哈雷尔森外线8中3,霍金森在去年世界杯上外线投出了29.4%的命中率(对一个大个子来说,这个命中率够用了),在最后一场与佛得角的比赛中外线甚至8中4。

中国男篮过去也曾尝试过三后卫,但跟日本的三后卫不能画等号,中国男篮三后卫并没有在进攻端带来实际意义上的效果,最终还得靠中锋来解决问题,原因是我们的后卫不够快、不够准、也不够灵,只剩下了小,再加上,“小灵快准”本身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后卫本身,其他位置需要协同配合,积极跑位,随时接应,然后,利用一些小空位,继续突分配合,这恰恰是中国男篮欠缺的,也就是说,中国男篮围绕三后卫在整体战术的设计和配合上并不算成功。

河村勇辉和富坚勇树两个170左右的小后卫就像两把尖刀,既能够单挡投三分,准不准先不说,出手之果决,容易让看惯了中国男篮的球迷略感不习惯,更重要的是,这俩后卫也能够凭借速度撕扯防线,进而给队友创造机会。

(富坚勇树突破分球)

上一场跟蒙古交手,乔帅的防守策略是无限换防,效果不错。蒙古的后卫其实速度也不慢,但他们在被胡金秋几次追冒的震慑之下,已经没有胆量再去尝试挑战杨瀚森。

而实际上,不比篮下单凭尺寸和吨位的静态防守,杨瀚森在防挡拆这种动态防守中并不比更敏捷机动的胡金秋更可靠,后来,蒙古的大多数进攻都交给了锋线上的比尔根·巴图夫辛,锋线挡拆突破,明显速度不比后卫,自然,无论是杨瀚森还是胡金秋,也都能应付自如。

对阵以后卫为主力的日本,乔帅是否继续无限换防?这个问题尤为关键。

(河村勇辉小打大半场压哨3分)

如果换防,结果会是,河村勇辉小打大外线出手3分或突破篮下,其实交给河村勇辉单打倒不是最头疼的,最头疼的是,日本是否会利用换防大做文章:

1.另一组错位发生在篮下,即霍金森面对的是赵继伟或者徐杰;

2.河村勇辉突破了中锋杀到篮下,侧翼补防,河村勇辉传给外线,日本外线出手或继续突分……

如果不换防,中锋弱延误的同时,由后卫追防,考验的将会是赵继伟、徐杰、程帅澎和胡明轩等挤过、绕过和穿过的速度,侧翼在中路对霍金森的垫防质量和回位速度以及胡金秋、杨瀚森和余嘉豪转身回防的速度。

在这方面,不同的球员有不同的特点,乔帅的用人十分关键。至于夹击、Ice、Yellow、Next和联防等其他的一些策略,从过去的比赛来看乔帅用得并不多。

还有两块重点防守内容:日本的攻守转换和霍金森的篮下硬解。对攻守转换,要减少失误,退防积极,不必多说。对霍金森的防守,在篮下,杨瀚森和余嘉豪要优于尺寸较小的胡金秋。

从整体的防守资源来看,中国男篮完全具备足够的阵容储备来应对日本的进攻,但比起一堆单防高手,面对日本,中国男篮更需要做的是流畅的团队防守,也就是说,强侧避免过度协防的同时,弱侧的轮转、收缩和外扩要迅速积极。

对于中国男篮进攻,虽说不排除后卫和射手有亮眼表现的小概率事件发生,但更可靠的基本盘仍旧是内线。

胡金秋是绝佳的硬解资源,挡拆后接球攻框和二次补篮是主要打法,霍金森的防守并不差,胡金秋在篮下一定不会像打蒙古那样轻松,所以,适当的挡拆外弹出手中距离或者3分非常有必要。

杨瀚森下顺速度略慢,背打能不能压过霍金森仍未可知,但与胡金秋不同的是,杨瀚森具备策应价值,中国男篮将会得到更多的反跑空切和更多的外线机会。不过,靠朱俊龙、阿不都空切的效率和射手外线的手感,既有可能打出非常高效的进攻,一波流带走比赛,也容易陷入进攻低谷,被对手一波流,因为,空切大都偷吃,不能长久,而中国男篮的外线一直不太可靠。

日本男篮的天然小个阵容必然存在一些防守短板,谁不利用谁是傻子,能利用的有两个位置——内线和锋线。

内线挡拆之后的错位必须把握,这考验的是后卫通过挡拆、制造错位和阅读防守的能力,锋线上,崔永熙、朱俊龙和阿不都在各自位置上都具备身高优势,直白点,低位要球,背身单打,稳妥点,通常的做法是,由锋线和后卫在低位Flex,逼迫对方换防,由崔永熙、朱俊龙或阿不都背打河村勇辉或者富坚勇树。

总体而言,在进攻端,除了投射不稳定,实际上中国男篮阵容配置上并不比日本差,除内线之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锋线上朱俊龙、崔永熙和阿不都就具备优于同位置的持球能力,这些锋线不是纯粹的球权终结者,也不是外线的摆设。

当杜润旺在场的时候,在配备了高炮台的同时,中国男篮其实也算是个“三后卫”阵容,而当阿不都替换下杜润旺的时候,中国男篮甚至可以看做是常规阵容尺寸的“四后卫”阵容配置,这意味着,除持球后卫之外,外线有好几个接应点,可以实现进攻的二次推进,战术配合不容易陷入僵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