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进封魏公曹操为王。
崔琰崇尚武功,喜好击剑,性格沉稳,寡言少语。天生一副君王相,体态雄伟,声音粉龙,眉目婉朗,须长四尺。这样的外貌让曹操心里对他总是不放心。
起初,崔琰以冀北名士的身份被袁绍招揽,在袁绍面前说话很有分量。袁绍死后,两子相争,崔琰两不相帮,被视为异已投人大狱。
曹操击败袁氏残余势力,把崔琰从狱中放出,引其为知己,说:“我看了冀州的户籍,冀州现有三十万众,算得上大州了。”
崔琰正色道:“差矣,差矣,冀州人民久受兵火荼毒,如今未闻王师以仁政为先导,拯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却计算百姓数目兵甲多少,把老百姓当成替自己攻城略地的牺牲品,这难道是仁者所为吗?”
曹操呆呆地看着崔琰,竟不知说什么才好。看得出来,无论是跟着曹操,还是跟着袁绍,崔琰这人,有个把公务当成自己私事的良好习惯。
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声威大震,北地的游牧民族纷纷表态投诚效忠,为患汉帝国边关多年的匈奴部落派了使者前来,携带着金银珠宝,请求曹操接见。
曹操对自己的外貌,严重缺乏信心。于是曹操就在见匈奴来使的时候,让崔琐当自己的替身,曹操假扮个武士,持刀站在崔琰的身边。
崔琰果然如君行天下,浩气击空,令匈奴使者钦服不已。
等匈奴使者离开,曹操派人追上去问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如何?使者回答:魏王形貌俊美,姿势优雅。不过君王讲究的是威仪,而不是美貌。我看魏王榻侧立着的那个持刀人,就有这种霸气,多半是个真英雄。
曹操闻报,大骇,怕这事泄露出去,匈奴少了畏惧之心,于是立刻遣人追杀使者。从此,曹操就对崔琰有了想法。
不久,崔琰把钜鹿人杨训推荐给曹操,这个杨训极其懂事,来到之后就以诗文赞颂曹操的丰功伟绩。
有人嘲笑杨训阿谀世俗,轻浮虚伪,说崔琰推荐人不当。
崔琰从杨训那里把上表的底稿取来查看,给杨训写信说: “看了你的上表,事情做得很好。时运啊,时运啊,该当有变化的时候!”
崔琰的本意,是讥讽那些乱议论的人太苛求,而不通情理。当时有与崔琰历来不和的人,上告崔琰“傲慢而目空一切,怨愤诽谤,信中有悖逆不逊之意”。
曹操很气愤,下令把崔琰逮捕入狱,处以剃光头发服苦役的刑罚。那个告发崔琰的人又说:“崔琰当了刑徒,对宾客捻着胡须直视,似乎心有所恨。”
曹操于是命令崔琰自杀。尚书仆射毛玠对崔琰无辜而死很伤感,心中闷闷不乐。又有人告发毛玠怨愤诽谤,曹操下令将毛玠逮捕入狱。
侍中桓阶、和洽都为毛玠辩解,曹操不听。
桓阶请求查清事实,魏王曹操说:“告发他的人说,毛玠不但诽谤我,而且为崔琰感到怨愤。这是抛弃君臣的恩义,狂妄地为处死的故友怨愤,对这些行为,恐怕不可容忍。”
和洽说:“然而人的思想难保会发生变化,应当进行审查,对告发者和毛玠两方面进行核实。当今大王圣恩,不忍将此案交到司法部门,更使得是非曲直的界限不明。”
曹操说:“所以不追究,只是要使毛玠和告发的人都得以保全罢了。”和洽回答说:“毛玠如确实有诽谤主上的言论,应该斩首示众;如果没有,告发的人就是诬陷大臣,混淆主上的视听,不加审查,我感到不安。”
曹操到底没有追究,毛玠被放了出来,罢黜官职,后来在家中去世。当时,西曹掾、沛国人丁仪得势,毛玠获罪,丁仪起了很大作用,群臣都很怕他,不敢正眼相视。
唯有尚书仆射何夔以及东曹属东莞人徐奕不依附丁仪。徐奕遭丁仪谗毁,被调离京城任魏郡太守,靠了桓阶的帮助,才得以免受伤害。
尚书傅选对何夔说:“丁仪已经害了毛玠,您应对他稍稍低头。”
何夔回答说:“做事不义,恰恰害了自己,怎么能够害人!况且怀有奸险之心的人,在圣明的朝廷中,能够长得了吗!”
崔琰的堂弟崔林,曾经和陈群一同评论冀州的人物,称崔琰为第一,陈群则认为崔琰的才智还不足以保护自身,因而贬低崔琰。
崔林说:“大丈夫只看有没有机会遇到明主罢了,如果像各位一样,就算高贵了吗?”
曹操此时已经六十二岁了,曹操对这点从不糊涂,不认为自己能万寿无疆。他在自己的诗文中明白告诉大家:“神龟虽寿,猷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士灰。”并且发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实际上曹操其实早在五年前的建安十六年就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了。那时曹操让皇帝任命自己的儿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并领副丞相职衔,可单独设置自己的属官。
对其余的儿子曹操也开始了重点照顾:分让出自己的封地三县,共一万五千户,封给了三个儿子,曹植为平原侯,曹据为范阳侯,曹豹为饶阳侯,食邑各五千户。
但对接班人的最后敲定,曹操却一直在犹豫不决。
因为三子曹植才冠当时,聪明绝伦,十余岁时便能够背诵诗、论.辞、赋十余万言,其文采爱好都与曹操本人相近,曹操对其特宠。
曹操在铜雀台落成的次年曾召集自己的儿子们登台,使众子作赋以现场考试各自的文采。唯有曹植援笔一蹴而就,且文辞华美,曹操甚爱其智,甚至曾于建安十九年征讨孙权时委曹植监国重任。
但上面又有一个年长于他的哥哥曹丕,所以曹操对把自己的衣钵交给哪位,还在观望中。
为了后代子孙,曹操对自己的魏公爵位又开始不能满足了,他决定晋位自己为魏王。因为魏王属于爵位,与司空、丞相什么的行政职务不同,魏王是可以世袭的。
汉献帝刘协颁发了一份诏书:“今进君爵为魏王,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君其正王位,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
献帝颁发这两件东西给曹操,是因为曹操作为魏王在名义上也拥有调兵的权力,即拥有独立的军事权,这一点又在刘氏诸侯王之上。也只是一种象征意义。
这份诏书传达出来的另一个信息是,曹操担任魏王以后,原担任的丞相、冀州牧两个职务保持不变,这样曹操身边就有三套班子同时运行:魏王府、丞相府和冀州府。
魏王府和丞相府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能范围,魏王府偏重于行政管理,包括王室事务,而丞相府重点负责军事,包括军队将领的选拔任用、军队调动、军事后勤以及战略谋划、战役参谋等。
至于冀州府主要定位于管理冀州的事务,幽州、并州撤销后,冀州的管辖范围增加了一倍以上,人口和实力都居九州之首。
这段时间,行政区划大调整。魏公府和魏王府的设立,都需要大量人才,曹魏出现了人才大流动现象。
曹操成为魏王后,乌桓单于普富卢率领其下的各位侯王,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率领旗下的各名王,先后来到邺县朝贺。
魏王曹操以礼相待,最后把呼厨泉率领旗下的各名王留下来长住邺县,让他手下的右贤王去卑回国主持工作(遂留魏,使右贤王去单监其国)。
与千里之外许县的冷清场面相比,邺县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才是整个北方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天下的中心。
不过,曹操再次晋爵也招致一部分人的不满。一些人原本相信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的那些表白,他们认为曹操在政治上是克制的,不会做大出格的事,但现在看来不是那回事,曹操的做法分明是步步进逼,汉室已经退无可退。
在这种猜疑、不安和担忧心理的驱使下,一些有极端想法的人试图铤而走险,他们暗中联络那些因为其他原因对曹操不满的人共同发难。
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也就是曹操登上王位的当年,在邺县发生了一次很严重的叛乱事件,叛乱的发起者名叫严才。
他率领徒属数十人攻击位于邺县城内的魏王宫门。严才的行为可能就是为了表明一种政治态度,这正是一部分儒学之士的最高追求,而还有那么多的人追随他,说明他们的政治信念并非没有影从者。
事件发生时,曹操本人正在铜雀台上,他居高临下地看到了整个过程。曹操发现有一些人迅速赶过来与叛乱分子展开了搏斗,不过离得太远看不清楚。
曹操对身边的人说那一定是王修(彼来者必王权治也)。
长期担任司金中郎将的王修此时任郎中令,他最先得到消息,来不及调动人马,就率领正在官署值班的属下们步行赶到宫门,保卫王宫的安全。
这场叛乱很快平息了,事后检讨功过得失,担任魏国相国的钟繇虽然认为王修有功,但也认为其行为于制度不符:“过去京城一旦发生事故,九卿应各居其府不得出来。”
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发生叛乱,外面的情况不明,闭门不出首先是一项制度要求,钟繇是王修的上级,他的话也不完全是责难,更多的是一种提醒。
对此,王修回答说:“食其禄怎能避其难?待在府里不出虽然符合制度,却不符合共赴国难的大义(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
曹操没有追究王修的责任,仍让王修担任郎中令,负责魏王宫的安全。
这场叛乱刚平息,第二年又发生了一场谋反事件。参加这场谋反的有大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关中人金祎以及吉本的两个儿子吉邈、吉穆等人,这场谋反规模很大。
这几个人看到汉室衰微,不禁感慨,同时也想乱中夺权(睹汉祚将移,谓可季兴,乃喟然发愤)。
他们的具体计划是,利用金祎与王必的私人关系,想办法借机控制王必,或者把王必杀了,之后挟持天子占领许县,然后引当时坐镇荆州的关羽为后援,伺机成事。
金祎先派人设法潜入王必的军营做内应,因为平时关系不错,王必并无防备。夜里,吉邈等纠集了门人、家僮共一千多人突然火烧王必的营门,金祎的人在里面做内应。
事发突然,王必仓促应战,结果被射伤了肩膀。王必不知道是谁挑起的叛乱,带伤逃了出来,因为平时与金祎关系最好,就投奔到金祎处。
但是金祎不知道来的是王必,还以为是吉邈等人回来了。金让人在黑暗中对王必喊道:“王长史是不是死了?咱们的大事看来要成了(王长史已死乎?卿曹事立矣)!”
王必一听吓坏了,赶紧改投他处。
王必后来在负责颍川郡屯田工作的中郎将严匡的帮助下,将叛乱平息。但是王必伤势很重,十多天后不治身亡。
参与此次叛乱的耿纪、韦晃等人全部被抓,曹操下令全部就地处死。
临刑之前,耿纪喊着曹操的名字叫道:“曹操,只恨我做事不周,被这帮小子给误了事!”韦晃一边跺脚一边抽自己的脸,表示心有不甘(顿首搏颊,以至于死)。
曹操命令在许县的汉室百官全部到邺县来接受审查,让当晚参与救火的人站在左边,没有救火的人站在右边(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
大家还以为凡参加救火的人不会有罪,于是大部分人都往左边挤。哪知曹操的思路刚好相反,他认为半夜没有跑出来参加救火是正常反应,跑出来的人恐怕都是想参加叛乱的,于是把站在左边的人都杀了。
从严才叛乱到金祎等人发动的谋反,对曹操的现实打击很有限,但它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